2024“世界艾滋病日”文献专题 | 解锁艾滋文献密码,助力“社会共治”行动

文摘   2024-12-04 17:16   北京  
   




世界艾滋病日

    

    在医学的广袤天地里,艾滋病防治一直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役。每年的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如同号角一般,唤起全球对这一重大公共卫生挑战的高度重视。2024年12月1日,我们迎来了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宣传活动主题为“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深刻地揭示了当下艾滋病防控的关键所在 —— 社会各界携手并肩,共同承担起抗击艾滋的责任与使命。


有爱更温暖,无“艾”更健康
    世界艾滋病日的到来,再次将全球目光聚焦于这一重大公共卫生议题。在这个特殊的节点,对于奋战在医疗一线的医生和护士,以及所有热忱关注医疗健康事业的人士而言,深入探究艾滋病的防治奥秘显得尤为紧迫。



近期,十篇艾滋病文献新鲜出炉,试图开启艾滋病重重谜题的大门,为我们在“社会共治”艾滋的道路上照明了新方向。这里有2024 版《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的权威更新,重点对抗病毒治疗、全程管理、机会性感染、HIV感染合并肿瘤、HIV感染的预防与干预等内容进行了更新;有艾滋病患者同时被马红球菌、马尔尼菲篮状菌及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罕见复杂病例解析,考验着我们对疑难病症的诊断鉴别与治疗决策能力;有针对艾滋病病人及 HIV 感染者孤独感的深度剖析,提醒我们在关注生理病痛时,切莫忽视其心理健康需求;还有艾滋病合并结核相关免疫重建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深入研究,为我们处理棘手的合并病症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与方向。


从夫妻间性行为特征对艾滋病性传播的微妙影响,到 AZT+EFV/NVP 用药方案在预防母婴传播上的卓越成效;从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真菌研究进展到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研究热点与趋势的大数据分析;从艾滋病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特点及死亡危险因素的精准剖析到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临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这一系列研究,广泛涉及了艾滋病的诸多领域,为我们逐渐拼凑了一个立体的、多维度的艾滋病研究概貌。接下来,让我们跟着小编一起阅读探索吧!














































































































































































































01

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4版)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太生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2024年9卷4期68-94页


摘要: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于2005年制订了我国《艾滋病诊疗指南》(简称《指南》),2024版《指南》是在2021年第5版《指南》的基础上参照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修订而成.新版《指南》重点对抗病毒治疗、全程管理、机会性感染、HIV感染合并肿瘤、HIV感染的预防与干预等内容进行了更新,并新增"艾滋病免疫重建不全(immunological non-responder,INR)"等内容,首次提出了"艾滋病脆弱人群"的概念,增加了诊治推荐意见及其推荐证据和推荐强度.《指南》包括流行病学、病原学特征、实验室检测、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分期、诊断标准、常见机会性感染、抗病毒治疗、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INR、艾滋病相关肿瘤、HIV母婴垂直传播阻断及单阳家庭生育、HIV暴露前后预防与阻断、HIV感染的全程管理等14个方面的内容.本《指南》旨在帮助临床医师在艾滋病诊治和管理中合理决策,《指南》也将根据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定期进行修订与更新.



02

艾滋病同时合并马红球菌、马尔尼菲篮状菌及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1例

杨红红,李梅,刘倩,李小凤,刘敏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24年24卷1期93-96页

EMBase   ISTIC   PKU   CSCD


摘要:艾滋病(AIDS)患者由于其免疫功能缺陷,容易合并各种机会性感染.AIDS患者合并单一病原菌,如马尔尼菲篮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1-2]、非结核分枝杆菌[3](Non-tuberculosis mycobacteria,NTM)、马红球菌[4-5]的报告已常见,同时合并两种病原体共同感染的病例也曾见报告[6-8],但AIDS患者同时合并马红球菌、马尔尼菲篮状菌、NTM感染鲜有报道,本院收治此类患者1例,现将其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03

AIDS病人/HIV感染者孤独感研究进展

韩贇,柯欢,张立秀,王伟洪,王淑婵,林淑洁

《护理研究》2024年38卷6期

1026-1030页

ISTIC   PKU


摘要:对艾滋病(AIDS)病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孤独感的概念、机制、现状、评估工具、影响因素以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今后对AIDS病人/HIV感染者进行心理干预,促进其身心健康提供参考.



04

艾滋病合并结核相关免疫重建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何景冬,梁跃东,龙海,何娟,涂文瑶

《安徽医药》2024年28卷5期854-859页

CA   ISTIC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艾滋病(AIDS)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结核病(TB)是艾滋病病人常见的一种机会性感染,同时也是导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病人同时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及结核分枝杆菌(MTB),两者可相互促进,使艾滋病病人病情变得更加复杂,并最终可能发展为艾滋病(AIDS)合并结核相关免疫重建炎症反应综合征(TB-IRIS).目前针对这类疾病的研究不多,主要依赖临床医师的经验进行诊断和治疗.该文对AIDS合并TB-IRIS的发病机制及其疾病发生进展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更好地防治并发症,以期为临床诊断、治疗和研究提供参考性意见.



05

艾滋病夫妻性行为特征对配偶间性传播的影响因素分析

陈晓颖,宋玲,蒋岸,赵立华,张蕴慧,王雪敏

《宁夏医学杂志》2024年46卷4期314-317页

CA


摘要:目的 探讨宁夏艾滋病夫妻性行为特征对配偶间性传播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截至2022 年5 月31日,现住址在宁夏5 个市19 个县区的现存活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及其配偶,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艾滋病夫妻性行为特征、安全套使用情况及生育愿望等.结果 2 类家庭中,夫妻关系好相对于一般及差是艾滋病家庭配偶间性传播的危险因素(OR =3.501,95%CI:1.742~7.037);使用安全套和每次用是艾滋病家庭配偶间性传播的保护因素(OR =0.513,95%CI:0.243~1.085;OR =0.208,95%CI:0.070~0.620);职业中的公务员或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及其他,相对于农民、长卡司机、工人、家务及待业是艾滋病家庭配偶间性传播的保护因素(OR =0.318,95%CI:0.148~0.684).结论 职业是农民、长卡司机、工人、家务及待业的夫妻关系好的家庭中,并且在夫妻性生活中不使用安全套或者不是每次都用的对照组家庭,是预防艾滋病配偶间性传播的重点人群.



06

AZT+EFV/NVP用药治疗方案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效果分析

孙冉,史晓林,贾玉珍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24年30卷4期707-710页

CA


摘要:目的:探讨AZT+EFV/NVP用药治疗方案预防艾滋病(HIV)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8 年 5 月—2023 年 1 月河南省镇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诊治的艾滋病孕妇 86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 1∶1 随机硬币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 43 例与传统组 43 例.观察组给予AZT+EFV/NVP用药治疗,传统组给予AZT+3TC+LPV/r用药治疗,比较新生儿HIV阳性情况.结果:所有孕妇都顺利完成分娩,孕妇与新生儿都存活;观察组新生儿HIV阳性率、HIV载量低于传统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高于传统组(P<0.05).观察组皮疹、头晕、贫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AZT+EFV/NVP用药治疗方案可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发生,提高孕妇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降低HIV病毒载量,且可降低孕妇并发症发生率.



07

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真菌研究进展

刘永兰,成涛,汪燕岱久,张桂仙,谢祺,李正伦,王桂林,高丽

《中国真菌学杂志》2024年19卷1期95-99页

ISTIC  CSCD

摘要:艾滋病患者易受念珠菌、隐球菌、耶氏肺孢子菌、马尔尼菲篮状菌等机会性真菌感染,对生存构成重大威胁.该文综述了这些感染的流行病学、诊断及治疗最新进展,旨在提升早期诊断与治疗效率,指导抗真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进而改善艾滋病患者预后.



08

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研究热点及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郑凤菊,侯召猛,刘文博

《传染病信息》2024年37卷4期

308-317页

ISTIC


摘要:目的 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可视化技术,对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研究领域的热点和趋势进行深入探究和分析,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方法 选取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SCI-Expanded进行文献检索和提取,以获得相关研究样本.用VOSviewer 1.6.19、CiteSpace 6.2.R4和Pajek 5.18等可视化分析工具,绘制知识图谱,全面系统地阐述合作网络、共被引网络和共现网络等多个方面的信息.结果 共纳入相关文献8183篇,近20年来该领域年发文量和被引频次均呈稳步增长趋势.美国是最具生产力的国家,加州大学系统贡献了最多的发文量.Mayer KH和Beyrer C分别是发文量和被引频次最高的作者.可接受性、暴露前预防、依从性、跨性别女性、障碍、高危、HIV检测、性和性别少数群体、性健康、公共卫生和护理等关键词是近年来的热点研究主题,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未来的研究趋势.结论 通过文献计量学与可视化分析揭示,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研究领域热点聚焦于暴露前预防及性健康等议题,预示未来研究将继续深化对高危群体、公共卫生干预及护理等方面的探索.



09

艾滋病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特点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李湘,刘夏,郑虹,梁运光,韦晓

《传染病信息》2024年37卷1期31-34页

ISTIC


摘要:目的 探讨艾滋病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为提高临床诊治水平、降低病死率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艾滋病合并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原菌分布情况.根据住院期间患者存活或死亡,分为生存组及死亡组,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艾滋病合并血流感染200例患者中,检出致病菌232株:其中真菌144株(62.07%),以马尔尼菲蓝状菌(55.60%)为主;革兰阴性菌35株(15.09%),以肠沙门氏菌(3.88%)和大肠埃希菌(3.88%)为主;分枝杆菌16株(6.90%);革兰阳性菌37株(15.95%),以人葡萄球菌(3.45%)和表皮葡萄球菌(3.45%)为主.200例患者中,死亡49例(24.5%),生存151例(75.5%),2组性别、年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红细胞压积、CD4+T细胞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死亡组血小板计数、白蛋白水平、内生肌酐清除率低于生存组,而降钙素原水平、复数菌感染率、脓毒性休克发生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高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OR=1.035)、发生脓毒性休克(OR=10.443)、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评分>25(OR=7.708)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艾滋病患者血流感染率高,病原菌以真菌为主,患者病死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发生脓毒性休克、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评分>25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10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临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汪燕岱久,高丽,张米,董兴齐

《中国真菌学杂志》2024年19卷3期292-296,309页

ISTIC    CSCD


摘要:马尔尼菲篮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TM)是艾滋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真菌之一,属于篮状菌属中唯一的温度依赖两相真菌.该菌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被误诊,而金标准诊断所需的时间较长,常导致治疗延误.因此,建立一种简便而敏感的检测方法成为解决马尔尼菲篮状菌防治问题的迫切需求之一.该文旨在对马尔尼菲篮状菌的实验室检测方法(真菌培养与镜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进行系统综述,阐述目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点击“艾滋病最新文献合辑”查阅合辑文献全文

 




艾滋病的防治之路,任重而道远。这十篇文献只是众多研究中的沧海一粟,却也为我们照亮了当下防治的道路。作为医生和护士,我们肩负着患者的信任与期望;作为关注医疗健康的人,我们怀揣着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让我们携手共进,将这些研究成果化作手中的利器,在与艾滋病的战斗中,为患者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


记得持续关注我们的公众号,跟着小编一起,在医学知识的海洋里破浪前行。更多精彩内容,下期再见!


版 权 声 明 


本平台(万方医学网)旨在为医疗卫生领域人士提供专业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传递更多医学学术信息。本平台针对所发布的内容,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且发布内容不能作为诊疗建议及医疗指导,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


万方医学网
国内专业医学信息提供与评价分析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