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无数三线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党和国家的无限忠诚,用牺牲和奉献成就今天的和平与发展。他们生活虽苦,但精神世界却丰富多彩。他们是工人、技术人员、工程师,他们是父亲、是母亲,是我们心中永远的英雄。
让我们走进振华60年专栏——“我的父亲母亲”,倾听他们口中父亲母亲的故事。
记忆的碎片散落在岁月的长河中,闪烁出深深浅浅的光影,这一道道记忆的光影时常把我带回到那所大山深处的旧址——中国振华群英无线电器材厂。破旧不堪的厂大门,傲然挺立的巨大烟囱,魏然而立的三座桥梁,掩于草木之下的厂房、医院、幼儿园、学校、洗澡堂、锅炉房、灯光球场……一栋栋斑驳的建筑仿佛是慈祥的老者,默默地守望着这片土地,诉说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我的父亲、母亲从学校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风尘仆仆、满腔热血来到大山深处,开始了他们将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是一个敢于担当的人。九十年代初,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既给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同时也给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的三线企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振华群英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陷入了极大的困境,开始艰难的跋涉,父亲也是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接过工厂负责人的接力棒。在他患癌期间,我曾和他闲聊起那段艰难岁月,那时企业不堪重负面临破产,有普通员工离开群英另谋出路,也有高管到沿海城市另谋高就,振华群英发展的形势岌岌可危,但他没有选择离开群英,他说“不能逃避,只有勇敢面对,还要为留下来的九百余人的生计着想,相信困难只是短暂的,相信群英可以挺过这个难关。”我问他是否后悔当初的选择,他没有回答。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虽然已调离岗位病养,仍专心研究TO-5产品自动化生产线,一笔一划地画着生产线布局、零部件组装、分工序构图……他不想休息,因为他有好多好多的事还没有做完,他想把对群英的那份难以割舍的感情留下来,那一刻我终于知道他对当初的选择是无怨无悔的。
父母这一辈子不容易,包括三线建设那一代过来的人其实真的都不容易。有时,我总会不经意的为父母惋惜,也会不由自主的深感敬佩。他们把最美最好的青春奉献给那火红的年代,用汗水、努力、执着建设着这片火热的土地,“三线精神”深深地刻在他们的骨子里,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兄妹,我知道这是父母给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
弹指间三十多年过去了,照片泛黄,旧址沧桑,老厂的记忆尚忧新,父母们因为爱,他们无谓芳华不在……而我们,所以爱让芳华永在……
来源 | 冯 娟
编辑 | 周勇军
审核 | 殷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