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华60年 | 一个地名背后的故事(四)

企业   2024-11-06 18:05   湖北  



三线建设时期,许多国营工厂遵循“靠山、隐蔽、分散”的建设方针,在大山深处孕育而生,每个小地名都承载着一个国营工厂的诞生和发展史,也见证着工厂与职工的故事。
让我们走进振华60年专栏“一个地名背后的故事”,一起了解贵州三线建设者们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中开荒建厂,以及他们在这个小地方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



图为振华宇光早期厂址:凯里红岩冲


上世纪六十年代,根据四机部的决定,宇光电工厂由七七六厂负责包建。当年八月,首批肩负着建设大三线重任的四十余名职工,告别了亲人,离开了“天府之国”成都,抛弃了大都市的繁华生活,来到了贵州高原东南角——距凯里县城十一公里的山沟“红岩冲”。从此,红岩冲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挂在了嘴边,红岩冲的声音也通过这批建设者们跨越山谷被传递到了他们的亲人耳边。
当时的红岩冲是一条野草丛生的荒山沟,没有人烟,一片荒凉,一条公路贯穿全沟,天晴是条“扬灰”路,下雨则是“烂泥”道。没有住处、没有水喝,包括生活用品和粮食在内的许多物资都要往返二十余公里到凯里购买。面对这诸多的困难,首批开拓者们没有退缩。他们以大无畏的精神揭开了建设大三线的序幕。没有住处,就在荒山坡上搭建简易工棚,把办公桌拼起来当床铺;没有水喝,就到一公里以外的农寨挑水;没有电灯,就用煤油灯替代;没有燃料就到山上砍柴……

建厂职工以大庆精神为榜样,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不论开山挖土、平整场地,还是搬运建材、肩扛水泥,大家都争先恐后,无人退却,没人叫苦。经过四个月的艰苦奋战,到一九六六年底,完成了厂区的三通一平任务,完成了红岩冲基础建设。
全体干部、工人、技术人员、刚分进厂的大中专毕业生和学徒工一齐出动,上山打洞、立杆、架线。无论刮风下雨,寒冬酷暑,从一九六七年春节后开始到一九六八年三月连续工作,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架通了从工厂到凯里的高压电线和通讯线路。架设了35kV变电站从凯里电厂至厂区的高压线路及厂区至挂丁纸厂的备用线路、厂区内的低压线路等总长45公里,立电杆250根;安装各种设备812台,各种管道12000余米;安装180门自动电话交换机,架设了厂区至凯里、厂内通讯线路,随着厂区的建设完成,红岩冲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也更加丰富饱满。
从一九六六年八月到一九七〇年十二月,宇光电工厂的开拓者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发挥聪明才智,克服重重困难,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在施工单位和参建部队的大力支持下,历时四年零四个月,在贵州东南角的凯里红岩冲建成了生产基地,从此宇光电工厂在红岩冲扎下了根。
从一九七一年到一九九四年的二十多年间,宇光电工厂为国家重点工程和国民经济建设提供坚实保障,曾受到国务院、国防科工委和电子工业部的表彰和嘉奖。“宇光牌”产品也从大山沟走向了全国,甚至走向世界。红岩冲这个山沟也被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员所踏足。

随着国家在“七五”期间对“三线”地区调整政策的实施,宇光电工厂等隶属于中国振华的企业被纳入搬迁计划。一九九七年一季度,宇光电工厂的搬迁工作基本完成,标志着这家曾经的工厂告别了深山沟壑,远离了充满历史记忆的红岩冲。2012年公司改制更名为中国振华电子集团宇光电工有限公司(简称:振华宇光)。公司生产的宇光牌小型化中封式玻璃外壳真空灭弧室在国内率先上市,多年来一直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地位。陶瓷外壳结构真空灭弧室荣获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税务总局、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等五部委联合颁发的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
随着时间的流逝,红岩冲这个地方,始终铭记在“三线”建设者们的历史记忆里,它不仅承载着三线建设的回忆,也见证了宇光的发展历程。无论岁月如何更迭,振华宇光始终坚守“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企业精神。因为“红岩冲”作为宇光厂的发源地,已在一代代宇光人心中深深扎根,留下了那份难以磨灭的记忆。






来源 | 史丽霞

编辑 | 高   义

审核 | 殷婷婷

监制 | 景   红

中国振华
打造电子元器件产业生态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