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华60年 | 一封书信背后的故事(一)

企业   2024-09-02 17:05   湖北  



在历史的长河中,书信曾是最温柔的情感桥梁,承载着思念与期盼,记录着时代的印记。在那个简朴而充满激情的时代,每一封信件都有着特殊的使命,是细细的笔尖勾勒不出的隐藏情感
让我们走进振华60年专栏“一封书信背后的故事”,理解那代人如何在国家需要时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祖国的忠诚与爱。



图为1969年3月上海市革命委员会下乡上山办公室批准车文申同志到贵州插队落户的通知书。


“五十多年前的3月17日,一张邮寄而来的上山下乡‘通知书’决定了我的人生。我从上海来到贵州插队,从此与贵州,与振华结下了不解之缘。”车文申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依然记忆犹新。

今年75岁的车文申与新中国同龄。收到上山下乡通知书时,他20岁。虽然他成长在上海,父母都是干部,但家中兄弟姐妹众多,共12人,他们一家人挤在仅3、40平方米的房子里,生活十分局促。

他至今仍清晰记得通知书背面印着“牙膏已购”、“解放鞋已购”、“热水瓶已购”等字样。正是这张通知书,让他在当时物质极度匮乏的环境下,得以购置生活必需品。他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怀抱着革命热情坐上“解放牌”汽车,在泪水中与亲人挥手告别,踏上了人生新的旅程。从上海到贵州,也从繁华的大城市到了偏远的山村。

知青岁月是艰苦的,生活是简朴的,人生是难忘的,车文申感觉到了落差。抵达贵州的第一顿饭是在地上随便挖出的坑里做的,刚进工厂时,他睡的是地上的大通铺,用他的话说,感觉自己到达了人生的“冰点”。然而,他并没有因为这些困难而气馁,反而将这一切视为人生磨炼的机会,他坚信经历了苦难,每一步都会走得更加坚定!

与车文申一同进厂的32名上海知青中,其他31人最终都以各种方式陆陆续续回到了上海,唯独他坚持了下来,选择把青春献给了“三线”建设。在“三线”建设的最前线,他和同事们一起,凭借着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事业的热爱,勇敢地面对并克服了重重困难,他们搭草棚、钻山沟,在昔日荒凉的山坡建起了厂房,在杂草丛生的山林间建起了车间。

车文申亲眼见证了中国振华各企业一步步克服困难,发展壮大。而他自己也从一名普通的知青成长为企业的高级领导干部。在回忆个人工作和成长经历时,他多次提及最感恩的是组织的重视、领导的培养和同事的帮助。当然,这一切也离不开他个人的不懈奋斗。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这张早已泛黄的上山下乡通知书,不仅标志着他人生的转折,也是那个时代的缩影。那是特殊年代中,一群有着特殊际遇的人,用青春和汗水书写下的壮丽篇章,而那段关于上山下乡通知书背后的故事,也将永远被后人铭记于心,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






来源 | 徐   瞰

编辑 | 周勇军

审核 | 殷婷婷

监制 | 景   红


中国振华
打造电子元器件产业生态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