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华60年 | 一个地名背后的故事(二)

企业   2024-09-11 16:33   贵州  



三线建设时期,许多国营工厂遵循“靠山、隐蔽、分散”的建设方针,在大山深处孕育而生,每个小地名都承载着一个国营工厂的诞生和发展史,也见证着工厂与职工的故事。
让我们走进振华60年专栏“一个地名背后的故事”,一起了解贵州三线建设者们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中开荒建厂,以及他们在这个小地方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



图为振华永光原址:凯里市开怀乡三棵树镇羊角冲。


“我们始终记得羊角花开的模样,不忘三棵树镌刻的勋章,向着光照的前方,那就是心中的永光。”

羊角冲是永光老厂所在的地名,承载着老一辈永光人的回忆。羊角冲顾名思义是倒八字形,如同羊角一样的两条山沟,山上长有较少的松树和杉树,大部分是小灌木和杂草,虽然环境看起来比较荒凉,但是人们的幸福指数很高。羊角冲的一角是福利区,另一角是厂区,在工作中,有困难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生活上有难处,同事们互相帮助、互相照顾,所以在羊角冲的山沟沟里,形成了独属于永光人的浓厚“三线情结”。

在羊角冲,看露天电影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下午一放学,他们便迫不及待将家里的小板凳摆放在灯光球场上,为自己和家人占得一席之地。每当有新电影上映时,会几个单位轮流跑片,因此常常要等到深夜才能得以放映。记得有一次,在老厂区放映朝鲜电影《卖花姑娘》,电影直到凌晨三点才开始,当时,天空飘起了雪花,与影片中的雪景相映成趣,为观众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电影结束后,天刚朦朦亮,空中还飘荡着阵阵薄雾,观影的人们虽然身体感到寒冷,但电影中那些积极向上的形象深深感染了大家,让每个人心里都暖洋洋的,大家收拾好心情,又开始了新的一天的工作。

1975年,为了方便员工上下班,厂里有职工提出用义务劳动抢修羊角冲的半山小路,俗称“张定卓小道”,这一倡议马上得到全体员工的热烈响应。厂革委会支持群众的革命倡议,成立会战指挥部,全厂总动员,男女老少齐上阵,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参与。为了加快进度,甚至临时架上电线,挑灯夜战,每个人都努力完成自己分工负责的路段,最后,仅用四天时间,就成功铺设了一条长达650米、面积达2600平方米的水泥马路,比原计划提前八天完成任务。从此,羊角冲有了由职工亲手修建的道路,这条道路不仅缩短了职工上下班的时间,更成为了一条连接心灵的纽带。如今,虽然永光厂早已搬离了羊角冲,但羊角冲的“张定卓小道”依然静静地躺在那里,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它提醒着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团结与奋斗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传承。
许多老职工以及现在外地生活的职工及子弟们,每当提及永光老厂,或说起羊角冲,总是滔滔不绝,许多80后的子弟都想重返凯里、回到羊角冲,再看看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找回童年时的记忆。那些散落在五湖四海的厂子弟,根据回忆创作了一首歌《梦想在前方》:
多少次在梦里回到老厂,
任岁月将她变得沧桑,
残破的墙记载多少彷徨,
几代人的理想和渴望,
好想念灯光下的球场,
很怀念小小冰棍房,
回忆里的那些老地方,
过了好多年还是难忘,
我们默默回望,
青青的山上红色楼房,
高高的梧桐在放学路上,
谁在歌唱童年时光,
我们轻轻地唱,
风儿吹清水池的麦浪,
小溪在脚下慢慢地流淌,
不问终点在何方,
我们默默回望,
纪念碑飘来烤玉米香,
烈日下巴拉河的游泳场,
谁在歌唱童年时光,
我们尽情地唱,
树叶跳着舞空中飘荡,
当我们回到儿时的故乡,
梦想就在前方。






来源 | 钟继锋 杨昌龙

编辑 | 周勇军

审核 | 殷婷婷

监制 | 景   红



中国振华
打造电子元器件产业生态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