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0日由厦門大學歷史系與漳州台商投資區聯合舉辦,厦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承辦的「月港北港與海上絲綢之路」研討會暨回到歷史現場 厦門大學歷史系2018級本科生「文獻與田野」實習彙報會,在漳州角美舉行。漳州台商投資區社會事務綜合服務中心主任李文勇和社管局文旅柯洛敏、以及當地文史工作者列席報告會。來自厦門大學歷史系2018級的28名本科生、13名研究生以及鄭振滿、張侃、黃向春、饒偉新、鄭莉五位老師參會。報告會流程為分組報告和老師點評。同學們通過考察村落中的宗族與廟宇儀式,試圖瞭解此地區多元的發展模式以及社區運行機制。
向俊奕的報告〈離而不散:清代以來錦宅村的外遷人口與原鄉祠廟系統〉(撰稿人井浩淼、李佳琰、向俊奕)在考察錦宅村禮儀空間的基礎上,分析從前清到晚清再到當代以來錦宅村的外遷人口,並指出這一群體通過參與祠堂和廟宇的建設,與家鄉保持一種「離而不散」的關係。尤其是在晚清民國大變局的背景下,華僑積極捐資建設家鄉的祠堂和廟宇,使得宗族血脈和民間信仰文化不至中斷,而在上世紀80 年代,臺胞和華僑積極發起和資助廟宇重修,使得錦宅的信仰系統得以重建。正是外遷人口的這些貢獻,使得錦宅民間的宗族與信仰系統得以保留,本地特色文化得以延續,促進了本地社會文化的傳承。
蘭榕生的報告〈從潘厝到番禺:潘啟官的原鄉社會與行商家族的興起〉(撰稿人蘭榕生、薛龍楷、林涵)指出明清時期潘厝原有的社會文化傳統,使潘啟官家族得以崛起。潘家崛起後對原鄉的宗族組織、信仰體系進行全面的改造,但是到了民國以後,政治動盪等原因使得潘厝與南洋的經濟聯繫中斷,外縣異姓人群進入潘厝,逐漸造成潘姓在潘厝的衰落。報告呈現在改革開放以後潘氏族人為恢復原鄉傳統、整合信仰體系作出的努力。
遊善偉的報告〈大帝恩蔭:白礁村的神廟和社會空間〉(撰稿人郭旭江、遊善偉、袁妙雨)注重從聚落內部發展脈絡來考察白礁慈濟宮。通過系統梳理白礁王氏家族的發展歷程,來探討保生大帝信仰在王氏家族興起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並進一步指出王氏家族的發展也促進保生大帝信仰中心的形成,保生大帝信仰中心的形成與王氏家族發展的相輔相成。
李沐霖的報告〈「神」「祖」交匯:石厝村的信仰空間與儀式生活》(撰稿人李沐霖、李雨珊、焦點)根據調查所得的各種資料和訪談資訊,對石厝村的廟宇系統和宗族組織進行詳細闡釋。報告指出,石厝存在保生大帝系統和威惠廟系統兩套信仰體系,保生大帝系統的信仰範圍輻射整個石厝行政村,而威惠廟系統是統合在岱洲慈濟宮的保生大帝信仰之下的,只是石厝村下各個社各取所需選擇陳元光或者其部將奉祀,並不具有規模性、跨越村社的儀式行為。
陳惠霞的報告〈求同存異:金山墩尾村三李二張的歷史記憶與禮儀秩序〉(撰稿人鄭淑文、胡哲源、陳惠霞)主要運用口述材料,輔以碑刻榜文,梳理金山村下廳、墩尾、金山、下店四個社的歷史記憶與人群互動。報告指出,墩尾社雖然是李姓單姓村,但村落的形成實際上反映當地「三李二張」等人群遷移流動的過程,這一歷史過程與當地的人群認同、公共事務的展開和社區秩序的建立息息相關。
張中華的報告〈「葉問」:充龍社的宗族關係與象徵系統〉(撰稿人胡歡歡、陸俊芷、張中華)考察充龍社的宗族組織、複雜多樣的神廟系統與社區的關係,強調人們通過血緣關係與象徵儀式緊密聯繫在一起。文章著重分析社區居民的日常生活與多樣的信仰儀式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多樣的信仰儀式貫穿充龍社居民一年的生產週期,也伴隨著他們生命中的每一個重要節點。
盧雨的報告〈記憶與傳承:蔡店村歷史文化考察記〉(撰稿人吳成瑤、盧雨、姜世躍)梳理蔡店村蔡、莊兩姓的宗族源流和蔡店村的儀式活動,並利用在一戶人家收集到的契約講述一個古厝流轉的故事。將村落的「大歷史」與村民的「小故事」結合起來,從整體和局部細節這兩個角度出發,呈現蔡店村的歷史風貌與文化傳統。
郭婧儀的報告〈紐帶:楊厝村的海外華僑與原鄉家族〉(撰稿人郭婧儀、景昆瑜、謝霖)利用在田野過程中收集到的族譜、碑刻、僑批等資料,從白石楊氏宗族與海外楊氏族人兩大視角出發,展現楊厝強有力的宗族聯盟的形成過程,以及華僑與原鄉通過血緣紐帶、社會組織等多元的互動模式來保持密切的聯繫。
禹星海的報告〈祖蔭與神庥:丁厝村的千年變遷史〉(撰稿人禹星海、賴梓賢、辛雪琪、吳家昕)圍繞丁厝村的家廟與神廟兩大公共空間,探究村莊延續千年的原因。報告分析自唐以來丁氏發展的歷程,著重分析清代丁氏復界以後重建家廟的意義。報告指出,家廟的重建在這一特殊歷史時期,既增強族人的凝聚力,又強調丁氏在此地定居發展的悠久歷史事實,為丁氏族人在此地生存提供合法性、正當性的解釋。同時,福文殿作為丁氏族人重要的信仰空間,使得丁氏族人的凝聚力不斷加強。
歐陽鷺婷的報告〈宗親、紳耆與地主:閩南村社中的林氏義莊與臺灣板橋林家〉(撰稿人張智鈺、袁華高、歐陽鷺婷)從社區出發,討論林氏義莊的建立和發展對周邊村落的影響。報告著重描述林氏義莊的設置和運營機制,以及板橋林氏通過林氏義莊在當地的投資行為和產生的影響,認為這種行為不僅改變原有村落的權力結構,也吸引大批閩南山區的外來移民,對聚落產生深刻的影響。
肖瑀澤的報告〈在地與他鄉:恒蒼林氏的宗族結構與家庭形態〉(撰稿人黃蕾玨、周翔宇、盧映輝、肖瑀澤)以田野調查中收集到的訪談和族譜資料為基礎,討論恒蒼的宗族結構與秩序的形成過程,並透過華僑的個人生命史考察僑鄉的家庭形態,勾勒晚清民國時期華僑的跨國生存圖景,揭示華僑在家鄉公共事務與宗族建設中發揮的積極作用。
陳婧的報告〈捐獻:岑兜村的社會網路與社區秩序〉(撰稿人于沉、陳婧、李超)以岑兜福安宮捐款碑和榜文為切入點,展現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當地族人、出嫁女和華僑參與本村公共事務,繼而維持社區生活運行秩序的不同方式。此外,報告還通過僑批的釋讀,展現當地不同類型華僑參與家庭事務與公共事務的方式,以及華僑間網路關係對原鄉的影響。
在每組報告之後,由指導老師進行點評和指導。老師認為,同學的報告內容非常豐富,信息量很大,且通過對收集到的文獻和口述資料的整理與分析,對各個村莊的宗族和神廟系統進行較為詳細地介紹。更為難得的是有些報告能夠圍繞某個主題進行集中討論,這體現學生們探尋歷史真相、挖掘傳統文化內涵的能力。
但同時報告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報告應該進一步聚焦提煉主題,並且要關注學術史,思考如何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更進一步;二是報告的內容邏輯不夠嚴謹,章節之間有時會存在割裂;三是報告內容多是描述性的話語,缺少對家族、神廟、儀式等背後的文化闡釋;最後是報告內容往往「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沒有把村落放在一個更大的區域裡討論,從而很難發現村落歷史轉變或延續的原因。
漳州台商投資區社會事務綜合服務中心主任李文勇主任和厦門大學歷史系張侃主任,認真聆聽了全場報告後,給予精彩的總結。李文勇認為,此次實習參會集共46 萬餘字,這對於政府瞭解民生,深入鄉村,關心群眾都很有意義。報告會既嚴肅,又活潑,短短7 天,同學提供數萬字的報告,令人感動。張侃對漳州台商投資區有關部門和領導表示誠摯的感謝,感謝他們為厦門大學在角美進行田野調查提供的大力支持。他指出,厦門大學歷史系學生在九龍江入海口區域進行多次的社區調查,從2018年暑假在海滄進行社區調查,到2019年暑假、2020年寒假和2021年暑假分別在角美進行社區調查,幾乎涉足了厦漳交界的所有村社。這樣的校地合作意義重大,一方面能使厦漳的歷史文化資源得到發掘與保護,另一方面也讓學生能夠更好的「回到歷史現場」。
(本文原載《田野與文獻》第104期,2024年,頁20-22頁。引用請參考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