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我有个观点,认为针对自己个人而言,某一件事,去做与不做之间存在本质的区别,但是做的好与不好其实区别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很多时候,大多数人习惯在做一件事前,希望做好十足的准备,但是很多时候这件事情就在做准备的过程中被搁置了,他认为自己要做好完美的准备才能拿得出手,而现实并非如此。
在当今社会,几乎没有人会真正在意你做了什么,所有的热点问题不需要几天就忘得烟消云散,连油罐车、盗遗体这样的没底线事件也很快被人遗忘了。更何况,对于个人来说,比如我们想要去旅行、想要去参加一个论坛、想去拍个视频、想去写些文字等等,不需要在意结果如何,不需要在意别人的评价。
电影《白日梦想家》中主人公沃特.密提(Walter Mitty)是一名在《生活》杂志工作了16年的胶片洗印经理,他性格内向,甚至无法跟心仪的女同事开口搭讪,面对生活他像个旁观者,时常“放空”做白日英雄梦,直到要被裁员了才被动走了出去,走过名山大川、走过曾经的自己,最终看到不一样的景致。
律师这个群体有时天生会自带完美主义的负担,觉得自己可能做的不够好,怕招致别人的议论,所以很多时候为了追求完美而一再搁置自己的初衷。其实,追求完美没有错,但是世上没有绝对完美。
比如我们要承接一个明显证据不够充分的案件,但是基本可以判断当事人所言属实,这种情况下如果从完整证据链的角度就不好办理了,而现实却是,很多案件在办理的过程中,会有各种变数,逐渐有利于我方当事人。在办理案件过程中,虽然证据不足,也经常碰到发个律师函就解决问题,或者立了案对方就主动处理的,前提是要先启动去做这个事情。当然,也有很多时候这些程序都没用,但是那也恰恰验证了这条路径行不通,也是一种结果。
很多时候做一个事情,过程中会获得一闪而过的灵感,比如读一段文字,突然产生了一个与自己贴合的灵感,那就足够了,那就是文字的意义。可以追求完美,但是除了主旋律的观点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的文字能够得到所有人一致的认同观点,了解到这个基本逻辑,放大到任何事物上,就可以放下心理包袱,放心大胆的去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