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云:学琴要“亲明师”“重传统”,按部就班地磨出“真功夫”

文化   2024-03-03 13:03   江苏  

 


                   




静心 | 传统 | 承古 | 



        2019年10月15日星期二,王焱老师,王媛媛老师和天津大学北洋古琴社的同学参观了天津音乐学院李凤云古琴传习室,并与李凤云教授进行交谈。

No.1

嘉宾介绍


     李凤云,天津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琴会副会长,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古琴会会长。1985年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并留校任教,创建天津音乐学院古琴专业学科。师从陈重、李祥霆、许健、李允中诸先生;1987年拜广陵琴派大师张子谦先生为师,深得广陵琴派精髓。

No.2

活动内容


当天下午18:30许,北洋古琴社的同学们在王焱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李凤云古琴传习室,在简要参观了传习室后,李凤云教授和大家分享了她对琴的理解和从琴中得到的感悟。随后,李教授专业详实地解答了大家有关品琴、学琴方面的疑惑,同学们获益匪浅。在交谈结束后,同学们试弹了传习室里的古琴并欣赏其中字画。


No.2

问答摘要


在解答同学有关零基础同学如何学琴的问题上,李凤云教授强调要“亲明师”,这个“明”是智慧明白,而不是有名气,我们不一定要名人来教,但要真正懂琴的正规老师教琴,尤其是重要的入门阶段,否则养成了不好的弹琴习惯之后再去改正就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

李凤云老师与同学交谈

《古琴三十课》李凤云

针对同学提出的如何看待现代指法与传统指法的差别一问中,李教授建议以传统指法为标准来练习。她提到,传统指法的某些象征意义在现代指法中逐渐被淡化,但实际上并不单纯是象征意义的弱化,更重要的是传统指法对基本功的要求更加严格,按照传统指法弹琴比简化指法弹琴更能体现一个人的技巧程度,从而也督促自己多练琴,按部就班地磨出“真功夫”。

李凤云教授

李凤云教授在谈到现在某些就“古琴中传统文化的扬弃”的观点中,她提出说一味的追求创新和现代化而摒弃传统减字谱和琴曲韵味等传统的琴学精粹是不可取的,但是类似前辈琴家采用简谱、线谱和减字谱双行谱等承前启后并有利于古琴学习和推广的方式是可以借鉴吸取的。古琴艺术不只是琴这件器物,更包含其背后的文化和与琴相关的一系列经验方法,这是千百年传承下来的精粹,这才是学琴之人想要学习了解的古琴艺术。李教授感悟道:“对于当下的‘古琴热’,在古琴发展一片繁荣的表象下,可能内在是一个并不是很健康的发展方向。这也要我们反思自己,我们学琴的人每一步都要练的认真,练习必须要到位,‘古琴热’是我们希望更多的人热爱它,但是我们要知道我们要热爱什么,通过弹琴我们要知道什么。在我给学生传达,和我自己在弹古琴或为琴曲打谱的过程和练书法的过程中,我就觉得古人的智慧无与伦比,我们能够通过古琴看到百年以上、千年以上。我们非常感激他们留给我们这些文化,让我们能够弹这样的音乐。所以我觉得,如果要说一味的把古琴传承中有韵味的东西或带有思想的东西给去掉的话,那就不是古琴了,它不是高,不是快,不是强,它是具备自己真正韵味的东西,我觉得学琴者想学的是这个。所以我们要真正的去学这件乐器,然后透过这件乐器感受古人智慧,这个是最重要的,这是我几十年我自己的体会。”

琴社成员试弹传习室古琴



李凤云教授的金玉良言和真切感悟让同学们收获良多,也感受到李教授作为致力于推广古琴艺术的优秀琴家对古琴艺术的坚定热爱和不懈追求和对古琴未来发展的长远眼光。

再次感谢李凤云教授的细心解答和分享。

李凤云教授与北洋古琴社合影

另外,第三届天津高校古琴艺术文化节将于2019年11月10日在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举办,届时李凤云教授将会开展古琴讲座,解答大家在古琴欣赏和学习上的困惑。


文章原题目:琴家采访|北洋古琴社拜访广陵派李凤云教授

琴事雅韵

两耳是知音

七弦为益友





              以传承古琴文化艺术  弘揚傳統文化为目的

 




琴事雅韵
弘扬中华传统古琴文化,交流操习琴艺之心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