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虽然是军阀混战的乱世,却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各路人才英雄辈出。其中,北洋军阀皖系将领徐树铮将军,犹如一颗璀璨又独特的流星,以其惊世骇俗的才华和传奇般的人生经历,在民国那璀璨的时代留下了绚丽的色彩。本文笔者就讲述徐树铮将军从一个天才少年,一路成长为军政奇才,其成长的非凡之路充满了传奇色彩,令人叹为观止。
徐树铮的童年
徐树铮是安徽人,晚清末年出生在江苏萧县醴泉村(今属安徽)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中,父亲名字叫做徐世道,后来成为一名乡村私塾讲师。然后,在1873年时,徐世道被选为选贡生,先后迎娶了两门妻子,徐树铮的母亲就是徐世道的第二任妻子,自称是岳飞的后代。
可以看到,徐树铮出身在名门望族家庭之中,自然幼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有两个哥哥和四个姐姐。
徐树铮自幼聪颖,再加上他是父亲四十七岁快晚年时候得到的儿子,自然获得父亲的宠爱,受到绝佳的家庭教育,三岁识字、七岁作诗、13岁中秀才、17岁岁试一等补廪生,成为当地众人传颂的神童,少年天才,也是父母的骄傲。
徐树铮的青少年处在晚清末年,也正是晚清政府衰弱和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多事之秋。甲午战争的惨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令无数有识之士受耻辱。年轻时候的徐树铮,虽然走传统读书人科举考试中仕途之路,却也目睹了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自然也想实现读书人救济天下苍生的理想。
徐树铮的参军理想
1897年,徐树铮跑到江苏南京参加乡试,可惜临场发挥不好落榜。此时正逢甲午战争大清失败,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得当时中国无数知识分子痛恨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对清政府可谓是怒其之不争,同时也哀国家和民族的不幸。同时,徐树铮也逐渐认识到国家的危难,不是通过笔杆来彻底解决,决定也走众多知识分子弃笔从戎的道路。
徐树铮果断放弃了科举考试,并写下了著名的励志名言:“儒者读书,要以致用为宗。频年朝政日非,丧师割地,为国大辱。释而不图,虽皓首牖下何益?”
之后,徐树铮就想参军,但父母不同意。因为徐树铮的年纪比较小,也是父母老来得子的心肝宝贝,自然不想失去儿子,不同意他弃笔从戎。于是,父亲赠送给徐树铮大笔财富,同时也为他买一个官当。
可是,年轻的徐树铮可谓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他不再局限家乡的狭小天地,自然是拒绝了父亲的安排。此时,正逢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徐树铮义愤填膺,认为这是国家最艰难的时刻,作为国家一份子必须要参军报效祖国。
正好,徐树铮听到南京正在招募士兵,打算离家奔赴南京去参军入伍。当时他对父母表达自己的意向之后,双亲却坚决反对。因此徐家耕读世家,世代丛文,再加上徐树铮也是老父亲晚年得子,自然接受不了宝贵儿子参军战死沙场的风险。
徐树铮的婚姻
于是,徐家长辈们自然反对,徐树铮的舅舅亲自赶到了南京阻扰。但他舅舅获知徐树铮跟随部队调遣到了清江一带,又追到了清江找到了徐树铮,把徐树铮五花大绑带回了老家。当徐树铮看到母亲为他离家参军哭疼了眼睛,只能是暂停这个想法。
之后,徐树铮的父母为了彻底打破儿子从军的念头,立即为他安排亲事,强迫他赶紧娶妻成亲。经过他父亲一番相亲,寻找到一位同是乡村私塾教师的千金,贤良淑德的夏宣。
自古不孝为三无后为大,徐树铮只能遵循父母的命令结婚。虽然是包办婚姻,可是好在徐树铮的妻子夏宣却是一位贤良淑德的女子。在结婚一年后,夏宣看到丈夫徐树铮的郁郁寡欢,难舍军人梦想,决定应尽支持丈夫所有行为的义务。
于是,夏宣作为儿媳妇,亲自到公婆面前劝说令丈夫徐树铮参军。同时,夏宣私下拿出全部嫁妆支持徐树铮去参军。这样,在妻子的支持下,1901年徐树铮偷偷离家去了济南。
徐树铮从军的路也没一帆风顺,他先是投靠山东巡抚,之后又投靠袁世凯。但由于两人性格合不来,最终离开了袁世凯。之后,徐树铮只能如流浪汉一样,流浪在山东济南。
徐树铮与段祺瑞的合作
可是,在他流浪济南城时候,却遇到一生中最重要一个人——北洋三虎中的段祺瑞。徐树铮与段祺瑞两人一见如故,海阔天空地聊天,结交为挚友。
在接触过程中,段祺瑞看到徐树铮这一位年轻人的与众不同之处,如思维敏捷,对国家大事和军事战略有独到的见解,邀请徐树铮给自己当记事,于是开启了两人事业上合作。之后,徐树铮二十多年都是段祺瑞的幕僚和左膀右臂,被当时的人戏称为段祺瑞的“小扇子军师”。
1905年,段祺瑞给予徐树铮出国留学的机会。于是,徐树铮到了日本的士官学校学习,在这一所著名的军事学院里,他学习到了西方文明和军事力量,接触了世界先进的军事教育体系。在他刻苦学习军事技能时候,对日本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做了深入研究,自然也想着如何用先进文化去改造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提高中国的军事力量。
学成归国的徐树铮,袁世凯也当上了内阁总理大臣,段祺瑞成为袁世凯的左膀右臂,此时也是北洋系的崛起时期,急需有才能的军事人才。徐树铮又在段祺瑞手下任职,充当他的幕僚。在北洋军的军事训练上,他引入了在日本学到的先进军事训练方法,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徐树铮的军事才华
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之后,徐树铮也参加了起义,目睹了清政府的土崩瓦解。之后,徐树铮受段祺瑞的指使,参与北京暗杀革命党人、北洋第六镇统制吴禄贞的计划。之后,段祺瑞当上了湖广总督位置上,徐树铮又被指派到湖北孝感一带驻扎,最后参与袁世凯逼清朝末尾溥仪的计划。
这样,徐树铮在北洋军阀的内部斗争和对外军事行动之中,开始逐渐崭露头角。如在某次北洋军阀一次局部战争中,徐树铮通过对局势的冷静分析,提出一套创新的作战方案,如利用地形和情报优势,采取迂回包抄的战术,打乱了敌方的部署。同时,他身先士卒,亲自指挥部队,展露了杰出的军事才华,最终获得战役的胜利。战役结束之后,他不仅在北洋军中声名鹊起,更是获得段祺瑞进一步信任。徐树铮不仅是一位军事人才,在政治舞台也有杰出的表现。如他知道军事和政治师相辅相成的,要在军事上有作为,必需稳定掌握政治权力。因此,徐树铮凭借聪明才智,积极为主子段祺瑞出谋划策,凭借段祺瑞的地位名声为自己获得政治利益。如他巧妙利用政治斗争,“三造共和”,拉拢各方势力、打压反对者,与段祺瑞联手掌握中华民国的军政大权。
徐树铮收复外蒙古
在对外政策上,徐树铮也有自己的主张,他主张反抗列强的压迫,在一定程度上也维护国家的主权。在处理与日本等国关系的时候,他既保持警惕之心,又试图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中为中国争取有利的地位。虽然他参与外交谈判,与列强谈判中展露了中国人的民族气节。
徐树铮一生中最辉煌的成就,也就是当属收复外蒙古的军事行动。当时,外蒙古在沙俄的煽动下,企图脱离中国独立,严重威胁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
这时候,徐树铮挺身而出,他知道外蒙古问题的严重性,收复外蒙古对恢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有重要意义。于是,他积极筹备军事行动,组织了一支精锐的部队出兵外蒙古,仅仅用22天收复了180万领土,不仅控制了外蒙古的局势,迫使外蒙古取消独立,重新回归中国的版图。
徐树铮收复外蒙古一战,使他成为了民族英雄。虽然他最终被冯玉祥在火车站刺杀,名字在历史上也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对徐树铮的评价
徐树铮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他才华横溢,能文能武,却有些恃才傲物。在北洋军阀内部,他的高傲性格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候,手段过于强硬不懂妥协,这也为他树敌颇多,被刺杀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结语
但是,不可否认,徐树铮的爱国情怀是真挚的,一生都在为国家利益去努力,无论军事成就和政治抗争,也流露了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虽然徐树铮一生中有许多争议,却是一个才华横溢和有爱国情怀的将领,收复外蒙古的壮举,成为中华民族维护领土主权的光辉典范,在历史上功绩是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