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领域摔打过多年,经常还想起清华老学长的分享:经济学并不是科学,不能以工科的确定性思维来推导。我们在学校学习越好,可能越不适应投资和经济学中到处充满的非理性、非线性和不可预测性。
经济投资中经常混杂着情绪和预期,导致群体的疯狂,最后相互反馈生成完全意想不到的灾难性结果。在繁荣周期时,资产价格上涨,房价上涨,信贷宽松,居民部门扩大消费,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发展,公司利润提高,员工工资提高,投资者偏好更高风险的投资,并最终形成泡沫。
但繁荣周期戛然而止进入衰退周期时,资产价格下跌,房价下跌,消费者减少支出,公司利润下降,员工工资下降,投资者减少投资,经济陷入萧条。而其中,乐观情况和悲观情绪会加重泡沫的高度,也会加重萧条的深度。
1930年代美国的经济大萧条就是这样的案例。在繁荣的1920年代戛然而止的时候,股市崩盘并没有越跌越便宜,而是导致投资者大幅亏损,银行大量倒闭,消费者减少消费,企业纷纷破产,工人大批失业,最终股票越跌反而估值越高(因为公司利润大幅降低或开始亏损)。当时美联储还没有应对危机的经验,在危机初期反而因担心通胀而大幅缩减货币供给,最终导致了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并埋下了二战的祸根。
1990年代日本的经济大萧条也是这样的情况,在繁荣的1980年代戛然而止时,股市的崩盘触发了地产的下跌,引发了银行的不良贷款大增,金融机构不断重组;投资者和房产持有者大幅亏损,居民大量减少消费,企业纷纷破产,工人大批失业。当时的日本央行也是经验不足,在危机初期并没有采取有力的宽松措施,任由银行收缩信贷,造成经济的快速萧条;一直到90年代末才开始实施量化宽松,但为时已晚,日本国内经济竟然原地踏步了30年。
2008年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也是类似。在繁荣的2000年代戛然而止的时候,股市的崩盘导致金融系统的脆弱,银行倒闭,地产价格崩塌使危机迅速扩散到全球。全球的投资者大幅亏损,房价下跌,居民大量减少消费,企业纷纷破产,工人大批失业。当时的联储其实有应对的经验,但他们选择让雷曼兄弟倒闭,引发了全球金融的坍塌。全球经济由此陷入长期衰退。幸运的是,这一次危机有中国的4+40万亿的刺激力挽狂澜,但也使中国的居民部门从此背负上了沉重的负担。
而这一次,轮到我们接受考验了。从2016年以来,我们就又经历了一轮宽松和繁荣,房价股价上升到严重脱离基本面。但危机一般不会在货币宽松时爆发,而是在22年之后,我们实行对房地产定向紧缩之后。房价不再上涨,成交量下降,地方卖地收入下降,基建强度也持续降温;地产周期下的建筑业、家电业、家具、装修业进入衰退。部分企业亏损,部分工人失业,部分消费者减少支出。就如同慢慢撒气的气球一样,这时其它行业也开始感到寒意。各行的利润分批下降,股票大幅下跌,企业融资困难,更多企业利润下降,更多企业裁员,更多员工收入下降,更多消费者减少支出。从而进一步传导到更多的行业,最终形成全社会的悲观和寒意。这时房价早就已经大幅下跌而且还丧失了流动性。银行坏帐风险提高,企业融资困难,居民宁愿不要利息也不愿冒险投资,企业家心灰意冷。而国家财政收入也在不断下降,国企也不得不勒紧腰带、不断降本增效以求稳定利润上缴。
照此下去,我们貌似要掉进一个自我实现的经济衰退之中了。悲观的预期造成居民消费的下降,企业投资的减少,房价的下跌,最终经济活动的下降使衰退预期真的自我实现了。而且可怕的是,这种向下循环可以进行很多轮。也就是说,并不是跌的足够多就均值回归了。看看美国和日本的例子,如果不打破循环,可能会经历多次的下跌循环。拖得越久,信心越难恢复,经济也越难重新走入繁荣循环。一代人的青春可能要在萧条中耗费了。
因此,一定要全力避免这种自我实现的经济大衰退。
那么要如何避免呢?
其实自从2022年幻海就认为最好跟随美国进行一次居民端的大补贴,在当时政治压力也小,需要的资金也少。而如果拖到后面悲观预期形成后再去扭转就要耗费更长的时间和更大规模的财力。
但显然顶层有其它的考量,也许是政治上的,也许是经济上的。总之,顶层掏出了第一个锦囊:进一步加大在制造业方面的投入,鼓励各种新产业投资,希望能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其实几年下来,还是有不少成就的。中国企业在新能源车、光伏、机床、航空、造船甚至半导体都有了快速的发展。但新供给在居民部门购买力下降、外部贸易壁垒加深的环境下,进一步造成了通缩,加剧了悲观预期。
而此时,顶层又掏出第二个锦囊:加大一带一路国家的深度合作,帮助企业和资本出海,到带路国家抢市场抢利润。这个战略相当的伟大,从宏观上讲是解放全人类的架势。从微观上讲也是把中国过剩的产能输出到广阔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如果成功,那会给中国企业和政府再造一个新的利润来源。那时我们就可以成为美国,只做高附加值的产业,享受高利润和高质量的生活。但这个愿景难以在短期见效,而且能否成功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而直接造成的效果就是国家和企业需要大量的对外投资,对国内抽血进一步加剧。至少有兴趣在本国投资的资本和企业家有了更多出海的选择。甚至制造业外迁还会减少国内的工作岗位。广大从事内需产业链的居民部门并无法直接受益,悲观预期会进一步加剧。
那么,是否还有第三个锦囊呢?
吸引外资回流吗?一个萎缩的内需市场和卷到没边儿的竞争环境,外资不敢轻易回来吧。即使是中东没有太多地缘风险顾虑的资金,恐怕当前也会非常谨慎。
鼓励民企投资吗?居民部门有140万亿的存款,除去贷款82万亿也有58亿净储蓄;企业部门存款和贷款总额其实差不多,貌似几乎没有净储蓄。金融系统已经通过不断降息的方式逼民间资金向外投资:存款利率不断下滑。关键是房价下跌,股价下跌,企业利润下滑,消费低迷,民企很少有能投资赚钱的机会。那些国家鼓励需要的高精尖技术,也不是一般民企可以参与进去的。欧洲和日本其实都采用过低利率的方式刺激经济,但长期低利率甚至负利率也并不起什么明显作用。
加大税收力度,向富人征税,集中民力投资大基建、大项目拉动经济吗?恐怕这更是竭泽而渔。民间的不安全感和悲观预期将更加严重,有产家庭资金外流将更为严重。短期刺激之后,可能会加重衰退循环。
那么要打破衰退循环,第三个锦囊可能还是需要中央政府有魄力的大规模补贴居民部门。央行与财政配合:央行扩表,财政发力。
但千万别再发力到基建或制造业的投资上了,不是说这些投资不重要,而是这些投资已经用力过猛,而且解决不了衰退预期的问题。
财政还是应当发力到补贴居民消费之上,直接用到养老、医疗、公共教育、贫困补助、失业救济、租金补助、房贷利息补贴等等。居民的负债表修复、获得感不断提升才能真正刺激起消费,才能有效的打破衰退循环。
当然这只是权宜之举,短期扭转局势。真的要实现长久的经济正循环,还是要做更深层次的制度建设。这不单是税制改革,改变地方政府只促生产轻消费的倾向。更需要法制建设、最低工资保障、社保养老制度化、政府支出阳光化等一系列体系相互配合。
只有经济走上正循环才能身强体壮,才能苦练神功。如果一个营养不良,消化不畅的人天天练少林拳跑马拉松,即使肌肉练出来了,也会因营养衰竭而大病一场。
如果领导层是因为对外或对内的政治原因一直不肯使用这第三个锦囊,那么就有希望,可能就在等待一个时机。但时间越拖,悲观预期越严重,所需要的刺激能量就会越大。那么掐指计算,这个转折的时机就会不远了。
---
但如果真的万一,领导层还有其它因素权衡,还有更大的棋局,选择以时间换空间,那么大约长期衰退将不可避免。那我们确实有必要复盘一下90年代之后日本人的生活,提前规划一下如何优雅的躺平了。
其实躺平也并不是坏事,日本人、欧洲人躺平多年而人民自得其乐,在低消耗下,各从其欲,皆得所愿,合乎道也。
一个优秀的政府执政最大的功绩可能就是使大部分百姓可以优雅的躺平也能过上高质量的生活。其实以我们当前掌握的生产力水平,并不是不可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就是党的目标嘛,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目的不就是未来可以多躺平休息享受生活吗?
就怕那些在衰退周期内不想躺平或不能躺平的人。逆潮而动,耗费巨大而存活概率不高。对于这类燃烧型人才,可能就要主动选择一个还在发展的小环境,例如AI、前沿科技;或暂时去一个不在衰退周期的经济体闯荡,顺势而为。
但愿吾国繁荣昌盛,逢凶化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