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载传承 新时代华章”,近日,第十八届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年会(COA 2024)于成都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主办。年会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包括权威专家的大会主旨演讲、深入细致的专题研讨、启迪思维的病例分析、以及精湛技艺的手术现场演示等,为眼科同道搭建学术交流桥梁,促进眼科领域前沿知识与技术的深度交融与共享。近2000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分享报告,共谋眼科发展。
出席本次大会的嘉宾有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陈有信教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葛坚教授、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李筱荣教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吕帆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王宁利教授等,希玛眼科派出以张敬法教授为代表的专家队伍参会,与国内眼科同道共探共同分享探讨眼科精准诊疗的新动态、新技术、新成果,展现希玛学术风采。
学术盛宴,智慧碰撞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犇亚国际眼科研究所副所长、深圳希玛眼科医院眼底病科主任张敬法教授在“2024年第十八届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年会”中作为嘉宾与主持人全面参与了会议的多个环节。在“眼底规范化治疗,走近‘临床治愈’新境界”为主题的讨论中,张教授与眼科同道们深入探讨了眼底疾病的规范化治疗进展。同时在大会上,他作了专题分享《Dry AMD: Models and Research Advances》,系统地介绍了Dry AMD模型构建和研究突破;在其另一项专题分享《视网膜胶质细胞参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研究》中张教授指出:糖网病及DME发病机制的复杂性,通过深入讲解视网膜胶质细胞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针对视网膜胶质细胞的研究视角和潜在的治疗靶点。
另外,张教授还针对“中浆患者OCTA脉络膜毛细血管层不均质高反射信号及临床意义”及“视网膜下纤维化导致持续性疾病活动加重湿性AMD发病机制及治疗探索”分别做了大会发言。通过OCTA技术对中浆患者进行的研究,揭示了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为诊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并对湿性AMD的发病机制进行了深入剖析,明确了视网膜下纤维化对疾病活动加重的影响,并探索了相关治疗药物。
11月29日,国家四部门颁发《独资医院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工作方案》,外商独资医院近来成为全国热点。在“院长面对面”论坛上,希玛医疗集团执行董事李肖婷就“外商独资医院带来的机遇“谈到,希玛眼科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于2013年在CEPA框架下赴深圳创办内地首家香港独资眼科医院。作为港资“北上办医”的先行者,希玛医疗积极探索融合香港医疗与国际同步的医疗服务体系。目前国家不断优化外商投资准入政策,这不仅为外商独资医院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也为我国医疗技术与管理、创新等方面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同时,外商独资医院的多元化,可带动本土医疗的改革和创新。通过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我国医疗健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会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犇亚国际眼科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朝阳博士分享了题为《AQP11-ERS介导的Müller细胞分泌紊乱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BRB破坏的机制研究》的相关工作。该研究表明:AQP11下调介导的Müller细胞功能障碍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黄斑水肿中的作用和机制;明确了AQP11通过ERS-ATF4调控Müller细胞的分泌功能及血-视网膜屏障;并阐明过表达AQP11可通过“促排水”和“保BRB”双重机制减轻糖尿病视网膜水肿。
此次眼科分会不仅是知识的分享,更是眼科界智慧的碰撞。专家学者们总结了眼科的现状,展望了未来,还分享了各种治疗方法和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期待此次学术旅程给希玛眼科的学术增添宝贵经验,并能将这些知识、经验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共同推动眼科医学的繁荣发展。
本文转载自:希玛眼科集团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