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视角来看,医保对于创新药支出的绝对金额和比例还不够多。
撰文丨王晓
今日(10月30日)中午,2024年国家医保谈判现场谈判/竞价正式收官。在“全链条支持创新药”信号的释放后,多位业内专家表达了对医保支付端的期待,预计今年的“国谈”结果将在11月公布。过去5年间,医保谈判不仅加速了创新药的市场准入和放量,还通过降低药品价格减轻了患者负担,同时激励了企业的创新研发,推动了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在“医学界”10月19日举办的“价值医疗与三医联动”论坛上,天风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医药团队负责人杨松就“医保在支持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的角色”做了重点分析。杨松直言,医药企业过去经常和药监部门互动,而现在更多是在和医保部门“打交道”。无论是带量采购、医保谈判还是创新药除外支付等,医保部门近些年在支持创新药方面的动作的确很多。从数据上看,2019年,医保基金对创新药的支出为59.49亿元,2022年为481.89亿元,2023年约900亿元。也就是说,相较于4年前,医保基金对于创新药的支出增长了约15.1倍。但为何大家仍然觉得医保“抠门”?从国际视角来看,医保对于创新药支出的绝对金额和比例还不够多。2023年,创新药占医保基金支出的比例大约为3.2%(900亿/28140.33亿),尽管这一比例相较往年有所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较低。例如,2022年美国创新药占医疗总支出约10.4%。较大的比例落差表明,中国医保基金对创新药的支付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当然,随着药品品种数量的增多、报销比例的增加,以及“国谈”新纳入谈判品种数量的增加,医保对于创新药支出的金额仍会稳步上升。医保谈判同样影响到了药企的定价和市场策略,在杨松看来,这已经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机制。为了补偿国内市场的降价影响,国内药企开始寻求国际市场的销售机会,近两年的“出海”进程加速,包括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传奇生物的西达基奥仑赛等在内的多个品种,海外销售成绩较为出色。但本土价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外的价格。一些国家和地区药品上市要求享受本土首发价格或参考本土定价,因此,许多企业也在呼吁提高表观价格(药品在市场上的标价或公开价格),以提升企业形象和药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另一值得关注的现象是,随着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和临床试验机构能力提升,中国医药产业与海外差距持续收窄。体现在全球及中国同靶点首款上市的时间间隔,2000年左右大概相差20年,现在大概只差3~5年。从研发、准入再到使用,杨松认为,当前创新药产业对于政策的期许更多落在“使用端”。如何保证用量?在新的医保筹资和结余环境下,这是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一是提升带量采购政策实效。目前已有大量产品完成带量采购,且大部分产品供应保障较为充足,但中标外市场仍然较大,需进一步扩大带量采购中选品种的使用,提升带量采购政策实效。二是采取更为灵活的创新药定价机制。当前药品价格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建议后续的首发挂网和医保谈判政策制定中采取更为灵活的定价机制,尤其是对首次纳入医保谈判品种,加大对于高质量创新药的支持力度。三是提升政策的完备性,避免劣币驱逐良币。医保目录调整中,对于一些有争议的品种,支付限定的调整要特别慎重;加强部门之间的政策协同,包括分级诊疗、DRG、高质量创新药的定义、创新药注册审评时间节点、创新药的进院。杨松还特别提到,今年7月5日国常会审议通过了《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这份文件对医药产业的意义不亚于“722事件”(2015年7月22日,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的临床试验数据核查工作)和医保谈判。
目前,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已经陆续出台了具体落地政策,后续,各个地方都会推出相应的支持措施。
如果您对本文感兴趣,或有意参加下一届“泰山奖”,可以扫描上方二维码填写问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进行报名。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