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谁向你借钱,回答这三句话你就赢了,还不会得罪人!

乐活   2024-11-16 07:35   广东  

作   者:安歌

来   源:诗词天地(ID:shicitiandi)


俗话说:“有钱走遍天下,没钱寸步难行。”


当你顾及面子,向别人施以援手后,别人懂得感恩及时还清自然是好事儿。


如若不还,到最后,帮了别人,却给自己拉了仇恨。


真是应了那句话:钱,是感情的验证器,也是关系的试金石。


今天小编教你几句说辞,不会得罪人,还显得高情商。



询问对方借钱的原因


老话说:“救急不救穷,帮困不帮懒,借亲不借疏。”


当有人向你借钱时,不论是谁一定要问清楚原因,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借与不借。


有位朋友分享了自身经历:


去年过年回家,当天晚上,多年未见的发小邀请自己吃饭。


酒过三巡后,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向自己哭诉这两年的遭遇。


生意破产,投资亏本,房子都抵押了,过年了,给老婆孩儿娃买件新衣服都囊中羞涩。


最后离席时,开口借两万块钱。


朋友没多犹豫,直接转了过去,毕竟认识发小二十多年,也从未开口向自己借过钱,大概是真的遇到难处了吧。


朋友回到家后,跟另外一位发小说了这件事儿,想要求证一下。


却不曾想得到了:“你这两万块钱指定肉包子打狗了。”的回复。


原来这两年他染上了赌博,店铺转让,房子抵押,老婆也跟他离了婚。


朋友打电话过去,对方直接将其拉黑。



犹太人有一句至理名言:“不要借钱给朋友,除非你不想要这个朋友了。”


深以为然。


亲兄弟明算账也是这个道理,在借给对方钱时一定要询问清楚原因。


为了防止乱编事由,最好向共同的朋友打听求证一下。


而对于那些吃喝嫖赌、应酬投资等不当的借钱原因,不管关系多好,都要及时拒绝



表示自己最近也缺钱


人与人之间,分寸感真的很重要。


在和人相处的过程中,一旦牵扯到利益,那这段关系将会变得复杂。


生活中,总有那么一群人,没有眼力见。


明明双方已经很久没有联系了,或者是关系非常一般,他们也会直接开口借钱。


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故事:


一天晚上,许久未联系的老同学突然打电话过来,寒暄几分钟后,话锋一转问我最近手头宽不宽裕,说儿子结婚彩礼还差点,借点钱周转一下。


听到借钱,确实有点尴尬,说关系好吧,长久不联系。


说不好,又有同窗之情。


答应吧,又怕他开口借太多,毕竟自己也有个小家要养活,还害怕有去无回。


不借的话,又有些担心把关系闹僵。


再三纠结之下,我还是婉拒了他,说自己最近手头也不宽裕,就连上个月交的水电费,也是找朋友借的。


找借口拒绝了对方借钱的请求之后,顿感整个人神清气爽。


正如那句话所说:


“年过半百终于活明白了,让自己高兴才是真的,其它全是瞎掰。”


不想借就找借口回绝,真正的朋友,不会因此就记恨你。


而那些记恨你的,也不必再来往了。



财政大权不在自己手里


刷知乎的时候看到一个人分享自己的故事:


朋友想换一辆车,但是钱不够,就找他借两万块钱。


他平常在朋友圈营造的人设是不差钱的高富帅,但其实很多炫富的图片都是在网上找的。


为了面子,他便答应了朋友,转身用信用卡套现了两万块钱借给了朋友。


没想到,朋友借钱的时候答应地好好的,说工资发了就还,但没想到,等到了他承诺的发工资的那天,就找各种借口往后拖。


当时说的两月内还清,现在已经过去了两年时间了,朋友只象征性地还了他一千块钱,连他借钱的利息都不够。


最后,他劝看到这个故事的读者说:


“人啊,千万别太要面子,你害怕别人嫌你穷,你硬着头皮借给别人钱,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自己。偶尔哭一哭穷,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如果真的想拒绝别人的借钱请求,那可以根据现实情况来回绝对方。


没结婚的话就可以说刚给了父母生活费,还买了一些东西,现在手头有点紧。


如果结婚了,就说财政大权在妻子(丈夫)手里,要借钱的话得跟对方商量。


再然后过个一两天再主动联系对方,说自己实在是没办法,拿不出那么多的钱,让他再找其他人想想办法。


拒绝之后再安慰一下,表达一下自己没能帮得上忙的歉意,他肯定也会理解你的好意。


千万别觉得,财政大权不在自己的手上说出去没面子。


要知道,钱是你自己的,你有权决定它的去向。



当有朋友向你借钱时,如果关系真的很好你又有能力,同时他的情况也确实很紧急,你不妨可以顺手帮他这一次。


若是你们关系一般,你对他的人品也没有足够多的了解,那最好就别趟这趟浑水。


拒绝借钱,一定要找好托词,给双方都留有退路。


点亮【赞】和【在看】,要记住,坦然拒绝,也是一种难得的人生智慧。




作者:安歌
来源:诗词天地(shicitiandi),茶的故事经授权转载

茶的故事
茶的故事,与百万茶友,一起寻茶、学茶、品茶,传播茶知识、分享茶故事、交流茶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