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会 | 射线摄影、图像电报与瓦尔堡的“图像科学”

文摘   2024-11-06 22:17   上海  





作为我们社群常驻活动“分享会”(Sharing Section)的第一期,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国内阿比·瓦尔堡的研究者、瓦尔堡代表作《记忆女神图集》中译者乔泓凯,为我们分享他有关瓦尔堡与摄影的最新研究成果。活动向所有人开放,欢迎关注!


有关社群活动的板块划分等信息,可以参见本期推送副条。


以下是本次分享会简讯:



时间:11 月 10 日(周日) 18:00-20:00

主题:1900 年前后的电波与幽灵 —— 图像电报、射线摄影与瓦尔堡的“图像科学”

分享人:乔泓凯

腾讯会议:528-316-014 (腾讯会议观众限 100 人)

直播平台 :“摄影理论避难所”视频号

费用:免费





分享会内容介绍



1891年,25岁的阿比·瓦尔堡(Aby Warburg)参加了在法兰克福举办的“国际电力技术博览会”,展览现场的各类电力技术设备给瓦尔堡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在著名的“蛇仪”讲座的末尾,瓦尔堡宣布“电波”将使宇宙重返混沌。“电”作为一种魔法般的力量,在媒介论与宇宙论的双重维度上定义了1900年前后的世界体验与认识论范式。“电”以及与之相关的图像电报、射线摄影等视觉媒介,深刻影响了瓦尔堡的“图像科学”。瓦尔堡在手稿中大量诉诸“电”、“电荷”、“(电)波”、“能量”等概念来构建其理论体系;瓦尔堡颇为重视赫兹对电磁波的研究,“波”构成了一种具有本体论意义的能量表达形式,揭示了隐藏在图像表层之下的“幽灵”……



谁是阿比·瓦尔堡?


Aby Warbug, 1866-1929


阿比·瓦尔堡(Aby Warburg)作为艺术史学科的开创性人物,以其多维度的跨学科方法对艺术史研究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瓦尔堡将艺术作品视为文化和情感的“符号性”(symbolic)载体,通过揭示图像在历史与文化传播中的延续性,打破了传统艺术史对风格和年代的划分框架。他的研究强调图像在不同时空中的能量结构,认为图像不仅作为表现的对象存在,更在心理、情感层面上对观者产生实际影响,成为传递和重现情感与思想的“中介”(mediation)。瓦尔堡在其“瓦尔堡文化科学研究图书馆”(Kulturwissenschaftliche Bibliothek)以及《记忆女神图集》(Mnemosyne Atlas)中以拼贴系统揭示了图像间的关联性,试图构建跨越时间与文化的视觉系谱学。尤其是他提出的“情念程式”(Pathosformel)概念,成为分析图像的情感模式的关键。他认为,这些承载强烈情绪表达的图像模式是一种“心理遗产”(psychological heritage),在古今不同时代的艺术作品中不断出现并被重新激活。情念程式不仅表现了图像中原始的情绪力量,也体现了艺术在文化记忆和集体情感中的重要地位。这种情感模式通过图像的反复再生,实现了特定情绪的跨时空传递,使艺术作品成为文化记忆的象征性“存储器”。 


瓦尔堡的方法与理论对后世学者产生了深刻影响,特别是在图像学与视觉文化研究领域。在视觉文化的现代语境中,瓦尔堡的情念程式概念依然具有理论深度,不仅深化了对图像符号性和情感传递的理解,也构建了艺术史研究的文化和情感维度。他的跨学科路径开辟了新的理论空间,奠定了艺术史与文化史、思想史之间复杂对话的基础,使其成为现代艺术史领域不可或缺的奠基性人物。



什么是《记忆女神图集》?


《记忆女神图集》中译本


Aby Warburg, Bilderatlas Mnemosyne, panel 39.



《记忆女神图集》(Mnemosyne Atlas)是阿比·瓦尔堡(Aby Warburg)对人类集体记忆、情感再生与文化符号性展开的实验性视觉项目。瓦尔堡通过将数百张跨越不同时空的图像并置于黑色帆布覆盖的板面上,以“图板”形式呈现一种视觉谱系学(visual genealogy),意图探究文化之间复杂的关联性与图像的延续性。图集通过非线性的图像组合解构了传统艺术史的叙事框架,将符号性(symbolic)图像置于对话中,展示其在历史情境中的多层次再生过程。




分享人简介

乔泓凯

复旦大学艺术哲学系博士候选人,写作者、德文版《记忆女神图集》中译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图像理论与艺术哲学,尤其关注瓦尔堡。学术论文收录于《电影艺术》、《北京电影学院学报》、《艺术学研究》、《法国哲学研究》、《艺术史与艺术哲学》、《瓦尔堡研究文选》等处。曾在UCCA当代艺术中心做讲座“阿比·瓦尔堡的宇宙学”。曾担任展览“雅努斯的界面”(2023)艺评人、展览“图像记忆:德国当代新闻摄影的政治性图像记忆展览”(2024)学术翻译等。为上海当代艺术馆、外滩美术馆等多家艺术机构撰写评论,近期文章有《空心山和太阳土》、《漂浮的迷宫》等。



主持人简介

陈国森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艺术哲学系博士候选人,“摄影理论避难所”社群联合创办者。研究重点为摄影理论及批判现实主义摄影,尤重暴行摄影的效应及其与当代生活之间的关系。译有亚历克斯·吉特尼克(Alex Kitnick)《远程预警线:马歇尔·麦克卢汉与前卫艺术的转型》(Distant Early Warning:Marshall McLuha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Avant-Garde,即出)等,业余从事摄影文献译介,译文见于公众号“小该隐避难所”。代表性研究《信使、档案与记忆:作为赫耳墨斯的摄影》入选《文艺研究》与东南大学合办会议“艺术与记忆前沿论坛”,有多篇论文见于《法国哲学研究》《艺术工作》《当代美术家》等处。




社群加入方式


公众号后台聊天框(不是留言区)回复“加入社群”即可收到入群二维码。







小该隐避难所
失明犹如夏日黄昏徐徐降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