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科学教育新格局 赋能创新人才新未来

教育   2024-12-19 17:19   天津  

打造科学教育新格局 赋能创新人才新未来

——一百中学科学教育实践成果展示活动圆满举行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充分展示我区在科学教育领域的积极探索与创新实践,凝聚智慧、分享经验,共同推动科学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2024年12月17日,“一百中学科学教育实践成果展示活动”在一百中学成功举办。

领导关怀与高瞻远瞩

本次活动得到了天津市教科院领导、东丽区教育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天津市教科院科学教育中心副主任高淑印、东丽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魏俊梅、东丽区中教科负责人、东丽区教师发展中心教育教学研究室相关领导、各学科教研员、东丽区各高中校校长、教学副校长、教务主任及相关学科教师共计180余人参加了活动。

东丽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魏俊梅致辞。她指出科学教育作为培养创新人才、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的关键基石,直接关系着国家科技实力与长远竞争力。作为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区,我区各高中校在课程建设、学科教学、科技教育、跨学科主题学习等方面勇于探索、不断实践,极大地提升了我区高中生的科学素养与能力水平。一百中学更是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建构了高质量的科学教育体系,打造了全方位的科学教育格局,为全区乃至全市提供了宝贵经验。同时,她强调我区各高中校要进一步强化资源的整合与投入,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我区科学教育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

汇报成果与经验分享

一百中学校长郭永强以《打造全方位科学教育格局 构建高质量科学教育体系》为题,全面总结了学校近年来在科学教育领域的探索成果,包括科学课程建设、学科教学优化、科技创新教育、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师队伍建设等多方面内容,展示了学校丰硕的科学教育成果,为我区实施科学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

 接下来,四位教师围绕科学教育实践进行了经验分享:

 一百中学柳琦老师的《科技赋能 多元融合 焕新生物教学实践》,展示了科技与生物教学深度融合的创新成果;

一百中学李晓燕老师的《润德启智迎未来 科创领航拓新新程》,着重阐释了科技创新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钢管公司中学张瑞文和刘伟龙两位老师分别围绕实验创新与融合、物理实验与劳动教育的结合进行了交流,为跨学科实践提供了新思路。

在专家点评环节,天津市教科院科学教育中心副主任高淑印进一步阐述了科学教育的重大意义,对我区各学校和老师们的不懈努力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我区科学教育水平站位高、系统性强,注重加强科学教育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层次性和协同性,取得了科学教育突出成效。同时,她从专业角度提出了宝贵建议,为进一步提升科学教育质量指明了方向。

课例展示与跨学科碰撞

活动第二阶段聚焦课例展示,涵盖语文、物理、生物、通用技术等14个学科,充分体现了跨学科主题学习与创新教育的魅力。老师们精心设计的课堂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广度,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创新思维,亮点频出:

1. 排雷回滚筒的设计、制作与测评

学科融合: 通用技术、物理、数学、国防军事

亮点: 本课例以真实的国防需求为切入点,结合物理学原理与技术设计,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究排雷装置的设计与制作。课程注重动手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理解科技创新如何服务实际生活与军事安全,充分体现了学科交叉的应用价值。

2. 鲁班IP设计与制作

学科融合: 通用技术、劳动教育、物理
亮点: 以“鲁班精神”为核心,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教育相结合,指导学生进行IP形象的设计与木工实践制作。课程既锻炼了学生的手工技能与空间思维能力,又在劳动实践中传承了工匠精神,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与技术创新的热情。

3. 数学与编程的互动体验——探究二分法

学科融合: 信息技术、数学
亮点: 本课例通过编程与数学知识的融合,展示二分法的理论与应用。学生在互动编程体验中直观理解算法逻辑,感受数学问题解决的科学性与趣味性,培养了严谨的数学思维与信息化素养。

4. 笔译津梁:天津市文化品牌的国际劳动之旅

学科融合: 英语、劳动教育、语文
亮点: 课程以天津市文化品牌为素材,结合笔译实践与劳动体验,引导学生在翻译中理解文化内涵,在劳动中传承文化精粹。学生不仅提高了语言应用能力,还增强了文化自信,展现了劳动教育与国际传播的有机结合。

5. 重读《大卫·科波菲尔(节选)》

学科融合: 语文、英语
亮点: 本课例通过中英双语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体会文学的艺术魅力与人物情感发展。课程重在提升语言素养与文学鉴赏力,培养学生跨文化理解与表达能力,让经典文学焕发新的生命力。

 6. 定语、定语从句及关系代词的运用

学科融合: 英语、语文
亮点: 本课例聚焦语言的基础与运用,通过语法讲解与语篇实践,帮助学生在实际表达中准确使用定语与关系代词,打通语言知识与写作能力的连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水平。

7. The Spirit of Craftsmanship

学科融合: 英语、政治
亮点: 课程结合中外“工匠精神”的案例,通过英语学习与政治思辨,引导学生理解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内涵,培养责任感与职业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8. Macquarie Island: From Chaos to Conservation

学科融合: 英语、生物
亮点: 课程以“麦夸里岛生态保护”为主题,结合生态学知识与英语阅读,引导学生探讨人类活动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培养环保意识与全球视野,凸显学科融合的探究性与实践性。

9. First Aid for Burns

学科融合: 英语、生物
亮点: 课程聚焦烧伤急救知识,结合英语表达与生物学原理,指导学生掌握急救方法与防护技巧。课程贴近生活实际,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与社会责任感。

10. 植物色素大探秘

学科融合: 化学、生物
亮点: 本课例通过探究植物色素的提取与分析,结合化学实验与生物学知识,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课程重视实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与科学思维。

11. The Power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学科融合: 英语、物理
亮点: 课程探讨科学技术如何推动社会发展,通过英语表达与物理学实例,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与跨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对科学技术的学习兴趣与创新意识。

1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学科融合: 政治、历史
亮点: 课程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结合历史事件与现实政策,引导学生理解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培养家国情怀与历史使命感。

13. 时空之旅——穿越中华大地的文学与地理探索

学科融合: 语文、地理
亮点: 课程通过文学作品与地理知识的结合,带领学生领略中华大地的壮丽风光与文化底蕴,拓展学生的时空视野,激发他们对文学与地理的综合兴趣。

14.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途径研究

学科融合: 化学、生物
亮点: 课程聚焦全球热点“碳达峰碳中和”,结合化学与生物知识,引导学生探究减碳路径与可持续发展策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与科学思维。

15. Navigating Stress with the ABC Model

学科融合: 英语、心理
亮点: 课程通过心理学中的ABC压力管理模型,结合英语表达,帮助学生掌握压力管理技巧,提高心理韧性与情绪调节能力,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成长发展。

 

16. Welcome to Dunhuang

学科融合: 英语、历史、音乐
亮点: 课程以敦煌文化为主题,结合英语讲解、历史背景与音乐艺术,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丝绸之路的文化遗产,提升文化自信与跨学科素养,让学生在艺术与历史中感受中华文明的璀璨辉煌。

 在点评与交流环节,参会的教师充分肯定了百中老师们在跨学科主题学习方面的创新实践,认为这些课例不仅打破了学科边界,更通过科技教育点燃了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为跨学科教学的深化提供了范例。

成果展示与未来展望

此次展示交流活动不仅全面呈现了一百中学在科学教育领域的丰硕成果,也为全区教育工作者搭建了一个深度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我们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深化科学教育改革,不断完善高质量科学教育体系,为区域教育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展望未来,我们将持续聚焦科学教育核心任务,秉承立德树人理念,培养具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新时代科技人才,为实现科技强国目标贡献力量。


撰稿丨教科处

排版丨孙   昂

审核丨李   昂     

终审丨王国侠  郭永强 

天津百中
学校宣传、公益宣传、知识普及、家校联系、家长课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