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那会儿,就有北京-巴黎汽车拉力赛了?

文摘   2024-11-27 22:35   浙江  

今天要和大家介绍一场颠覆认知的体育赛事——早在100多年前的清朝,中国居然举办过一场汽车拉力赛,即1907年北京-巴黎汽车拉力赛,那是一场史诗般的冒险,它不仅是世界汽车运动的原始之旅,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跨洲的汽车赛事。这场赛事由巴黎《晨报》主办,中、俄等国承办,从北京出发,穿越蒙古草原、戈壁,最终抵达巴黎,历时62天。这场赛事不仅是对汽车性能的极限测试,更是一次对勇气和耐力的挑战。

欢送参赛车辆

在那个时代,汽车还是一种新兴的交通工具,而这次赛事无疑向世界证明了汽车的可靠性和潜力。参赛车辆从轮船运抵上海、天津,再到北京,1907年6月10日早晨,5辆赛车从北京公使馆区的法国兵营出发,开启了这段传奇旅程。这些赛车手们不仅要面对复杂的地形和恶劣的气候,还要忍受蚊虫叮咬,经历酷暑与严寒两种极端气候的考验。


博盖塞亲王与司机埃托尔在伊塔拉赛车上

意大利亲王博盖塞驾驶的伊塔拉汽车在人们的欢呼声中第一个冲过终点线,获得了冠军。这场赛事的艰辛和伟大,被意大利记者吕吉·巴津尼全程跟踪采访,并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字及影像资料。巴津尼的记录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直观的历史见证,也让我们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对汽车运动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憧憬。


伊塔拉赛车从北京出发

《西洋镜:1907,北京—巴黎汽车拉力赛》这本书就是基于巴津尼的记录,为我们展现了那段历史。书中的100张珍贵照片和生动详实的文字,让我们仿佛穿越时空,亲身经历了那次伟大的赛事。这场赛事不仅推动了人类汽车运动的快速普及,而且对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触发了中国的有识之士引进汽车、创办汽车运输业的热情,短短一年后就将汽车运输引入中国。


围观西方参赛汽车的北京市民

这场赛事是一次历史的见证,它不仅展示了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的潜力,更是一次文化的交流和历史的见证。对于汽车爱好者、历史学者以及对那个时代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西洋镜:1907,北京—巴黎汽车拉力赛》无疑是一份珍贵的资料,让我们能够一窥那个时代的风采,感受那份冒险精神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



在岔道村的大门外



中途停车休息



苦力们拉着汽车,行走在山脊上


伊塔拉车涉水越过一条溪流

精彩书摘:

博盖塞亲王在乌德电宝站


  亲王选中的车是一辆24~40马力的普通伊塔拉。对引擎和底座都没有任何改动,只是对骨架的角度和弹簧做了调整,让它比平时更为强劲,还换上了更高更耐用的车轮。轮胎选的是米兰倍耐力最大号的,这样路面的差异就不会感觉那么明显了。亲王非常希望车的每个部分都是意大利制造的。车身有两个前座,是博盖塞亲王和司机的,后座是我的。我的座位两边各用铁箍固定着一个长长的圆柱形的汽油罐,装着150升汽油。后面的一个像炮兵部队用的箱子里,装着我们的工具和其他东西,箱子上有另一个圆柱形的罐子装着水。我们的行李要用绳子捆在箱子和水罐上。为了节省空间,避免在车后部装太多东西,我们只能尽量减少行李,只带一些必需品,每人最多15千克。一个100升的机油罐,还有长管子和一个水龙头,固定在我的座位底下。前排座位下面放的是我们的食物柜,大部分都是罐头肉。这辆车最特别的地方在于挡泥板,是由四块又长又结实的铁板制成的铰链,容易卸下来,遇到小沟渠、沙地、沼泽的时候用得到。我们的车在外形上跟目前问世的其他车都大不相同,简直是个庞然大物。它就像一个奇怪的铁皮机器,像某种战争武器。如果是一个轻松的人来看,它硕大的油罐能让他想起不那么可怕的工具,甚至是一辆温和的洒水车!


伊塔拉跨过中国大桥

越过北京的桥
  在清河,我们碰上了赛程中的第一个障碍。那座跨越清河的古桥对于汽车来说简直是不可逾越的。我们想找可以涉水的浅滩,搜遍了河岸的各个方向,却都没有!只有一条路,就是那座桥。
  这本是一座气势非常恢弘的大桥,欧洲人按照惯例认为它是由马可·波罗建造的,但实际上它也许是建于明代。桥身全部都是用汉白玉砌成,桥两侧的栏杆上雕刻着优美的、具有某种欧洲风格的花纹图案,几乎可以印证欧洲惯例对其由来的判定。大桥以简洁优雅的白色弧形将两侧河岸连接起来,在其原始粗野的土地已经忘却了从前挚爱的美好之时,它仍然残留着过往的辉煌。桥面也是用巨大的汉白玉石条所砌成,但几百年来的车来车往已经使这些大石条磨损得非常厉害,有的石块已经断裂。似乎数百年间,地面曾缓慢抬升,试图将这些石条举起来,仿佛它们是众多半开墓穴的盖子。自从北京被称为“堪巴禄克”(可汗之大都)的时候,这座桥就没被建筑工人的手碰过了。假如不是必须要开一辆40马力、重1200千克的车经过那儿的话,我们一定会对这个美丽的历史遗迹赞赏不已的!
  桥两端的斜坡都不见了。它们被洪水撕碎卷走了,被暴雨慢慢冲走了,被千千万万路人的脚步带走了—六百年间,人潮在上面来回奔涌。现在,通往大桥的只有凹凸不平的小路,上面还耸立着破碎的石块。或许这周围的地面已经伴同中国的辉煌一起沉没,而今这座桥仍显示出中国土地追随忽必烈的脚步时所达到的令人骄傲的高度。
  ……

点击图片购买👆

《西洋镜第二辑:1907,北京—巴黎汽车拉力赛》

[意]吕吉·巴津尼 著;沈弘,邱丽媛 译/中国画报出版社


作者简介

吕吉·巴津尼(1874—1947),意大利著名记者和作家。1900年曾被意大利专业报纸《晚间邮报》作为战地记者派到中国报道义和团运动,1904—1905年又作为日军随军记者报道了日俄战争,在意大利引起轰动。他一生出版了13本书,大部分都很畅销。

  沈弘,杭州人,浙江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上世纪90年代起遍访波士顿、芝加哥、伦敦等地图书馆,搜集了大量国内难得一见的珍贵记录。目前承担教育部重点攻关项目“外国收藏16—20世纪来华传教士档案整理与研究”、浙江历史文化专题研究项目“外国人眼中的浙江和浙江人”。著有《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伦敦新闻画报记录的晚清1842—1873》、《晚清印象》等书。

  邱丽媛,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任教于北京华文学院,研究方向为中外文化交流播



另有限量喷绘刷边版,适合全套收藏👇

点击图片购买👆

西洋镜1-34辑 限量喷绘刷边版

送10张藏书票+1个帆布包






光画堂艺术中心是1908阅览室的线下空间,它拥有一个藏书超过2500册的专业摄影图书馆,且免费向公众开放。光画堂兼具展览和分享的功能,定期举办艺术家分享、读书会、摄影展览、工作坊等文化和艺术交流活动。通过聚焦摄影与艺术,光画堂将充当公众了解国内外摄影资讯的窗口。光画堂还扎根本地,用摄影与艺术为地方发声,做文化的保护者和传播者。


地址:
(杭州市萧山区江寺公园西北角)

电话:
13819167200

每周三至周日

10:00至16:00

预约开放 以免跑空

(请在读者群预约👇)



加入1908阅览室读者群,每天分享书讯,更有独享福利


来光画堂请在读者群预约,长期招募图书管理志愿者


进群请扫码,备注“读者群”


买书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1908阅览室

1908阅览室
一个阅读摄影集的小房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