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艺术的》
1755年,“艺术史之父”约翰·约阿辛·温克尔曼(Johann Joachim Winckelmann,1717—1768)前往罗马,踏上了一场古代艺术研究之旅。古代旅行家及史学家留下的文字资料记载,两千年前就已经有了不计其数的雕塑、绘画等艺术作品。而他根据零散有限的资料,架构出了一个庞大且精彩的故事体系,将古代艺术的兴起、繁盛和衰落囊括其中。也正因此,大家公认是温克尔曼一手建立起艺术史这一新学科。在温克尔曼看来,艺术的发展与艺术创作者的政治自由息息相关,应将艺术史视为一部全面的历史:艺术史学家的研究需结合作品所处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他的著作《古代艺术史》(1764年)也为艺术社会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温克尔曼与他的《古代艺术史》
在温克尔曼所处的时代,所有出土的古代艺术品中,《拉奥孔》(Laocoön)是唯一一件与古代文献的描述相符的作品。《拉奥孔》于1506年出土,这件宏伟的大理石群像再现了特洛伊城的祭司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被巨蛇缠身的场景(拉奥孔因识破希腊人的木马计,告诫特洛伊人不要将木马引进城,他的行为惹怒了希腊的保护神雅典娜,雅典娜派出了两条巨蟒,将拉奥孔和他两个儿子缠死)。《拉奥孔》可称所有现存且有文字记载的古代雕塑作品中最伟大的作品,自文艺复兴时期起便备受青睐,反映了古代艺术家高超的雕刻艺术水平,也给后世带去了深远的影响。
《拉奥孔》(早于 20 世纪的修复版)
其实早在前往罗马之前,温克尔曼就对《拉奥孔》非常着迷。他在1755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首次提到了《拉奥孔》。尽管那时的他只能通过复制品去了解该作品,但他却将《拉奥孔》描绘得十分精彩生动、引人入胜,他也凭借此文章在学术界名声大噪。文章开篇提出了后世广为人知的美学理念:希腊艺术作品的风格可概括为“高贵的单纯与静穆的伟大”,这句话别开生面,揭开了温克尔曼对《拉奥孔》的美学探讨。
温克尔曼告诉读者,在观赏作品时,要跳脱作品表面挣扎的四肢和痛苦的面部表情,去感受作品中人物所传达的崇高精神,去感受分布在作品形体中的平衡。接着温克尔曼将雕塑形态与流动的海水作类比,成为流芳百世的名句:
“正如大海虽然表面狂涛汹涌,其深处却永远驻留在宁静之中。古希腊雕像中的人物神情亦是如此,即使处于激烈的情感斗争中,都能表现出其内心伟大而庄重的灵魂。”
温克尔曼用寥寥数语将《拉奥孔》作品中蕴藏的情感推向了极致。
“身体的苦痛和灵魂的崇高同等分布在人物的身体中,它们中存在一种巧妙的平衡。”
温克尔曼强调参与审美的观察者的主观感受,观察者甚至能与作品人物感同身受。
“疼痛流淌在他身体的每一寸肌肉,在望向人物腹部收缩的肌肉线条时,我们几乎能感受到那种肌肉、肌腱强烈收缩产生的疼痛。”
然而观察者专注于感受作品中人物身体的痛苦时,却又能在雕塑中发现人物留存的高贵:
“他的脸部和肢体动作都没有展露出任何愤怒的神态。”
观察者通过观察雕塑外部的形态,由此产生思考,从而形成了感知苦痛与敬畏崇高的双重感受。温克尔曼对人物面部也有细致入微的描写,人物的情感在作品中拉奥孔前额的下方展现得淋漓尽致:
“拉奥孔忍受疼痛时扭曲上挑的眉头清晰可见,眼旁的筋肉下垂,上眼睑紧缩。可见在反抗时,他为了忍受痛苦,眼部十分痛苦狰狞……在这件作品中,看似最痛苦的部位,却向我们呈现了极致的美。”
《拉奥孔》局部
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一次修复中,拉奥孔的右臂被重新安上,该右臂呈回折的姿势(1506年这组群雕被发现的时候,拉奥孔的右臂已经缺失。后来也有艺术家尝试重建。多年后考古出土了疑似该作品的大理石雕塑的右臂)。然而遗憾的是,温克尔曼亲眼所见的那组群像作品已成为一件失散的艺术品,其石膏复制品现如今藏于梵蒂冈博物馆。
《拉奥孔》(20世纪修复版)
从对《拉奥孔》这件作品的描绘中,我们读出了温克尔曼希望传达的古代艺术之美(这里的“古代艺术”特指古希腊的艺术,这也可能是温克尔曼作品中最具独创性的一面)。在温克尔曼看来,美是无法用一般或抽象的术语来定义的,人只有持续深入地观察和研究具体作品才能发现美。在艺术史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该如何融入自身当下的视觉感受呢?简而言之,如何阐述对“美”的理解和感受?当温克尔曼形容一件作品“美”时,他究竟是指什么呢?他最终放弃了运用逻辑理论去定义“美”。于温克尔曼而言,“美”并非是艺术作品自发展现出来的;相反,它是在观察者自我观察与反思的过程中出现的:
“第一眼望向美丽的雕塑作品时……仿佛第一次眺望大海,我们惶惑不安地注视着它,无法辨清它,但当我们反复凝视,内心就会越来越平静,眼睛越来越放松,从而能从整体望向细节。”
✍️
Beauty and Art
1750—2000
Elizabeth Prettejohn
新书上架👆
《美的,艺术的》
【美】伊丽莎白·普雷特约翰 著
2024年11月
每周三至周日
10:00至16:00
预约开放 以免跑空
(请在读者群预约👇)
加入1908阅览室读者群,每天分享书讯,更有独享福利
来光画堂请在读者群预约,长期招募图书管理志愿者
进群请扫码,备注“读者群”
买一本书支持我们的图书馆👇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1908阅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