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周一好!
今天的内容来自于一位同学上周在知识星球🪐的提问,他的孤立无援让我看了之后十分难过💔,无法想象事实上有很多同学也处于一样的困境之中,所以希望分享出来可以帮到那些一样在「绝处求生」的朋友们。
申博的时候,我们都希望可以遇到“因材施教慷慨指引的导师🧑🏫","互帮互助气氛友爱的师兄师姐🧑🤝🧑","兴趣浓厚上下求索的课题🥼",以及最好是“硕果累累地毕业🎓和无缝衔接的工作💰”。但事实是,你的读博处境中可能其中任何一样都没有😖,身为「学术孤儿」,该怎么办呢?
“
提问
你好,想提问如何在没有导师和师兄师姐的指导下,自己做课题怎么找到创新点发文章的问题😭。
我博二在读,最近都在文献里苦苦挣扎...因为我的导师之前只让我给他做横向,非常压榨,知道这学期才放手让我做自己的课题,而且规定了一个新课题。据我观察,他根本不了解,只是目前课题组其他人做的内容因为模式固化了发不出文章了,他也已经是老教授了指导不了太多了。
现在临近毕业我还没有文章,每天都非常焦虑,每天都在疯狂重复别人文献的内容,或者只是换个材料。当然大部分实验都是失败的,也不排除是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有限。想请问如果在导师不提供idea,自己只是在文献中寻找新的点但是找不到也重复不出来的情况下,到底该怎么推进课题发文章呢?
答:
你好,感谢提问!
没有导师和师兄师姐指导下的新手从零开始做第一个课题,真的是一个巨大的困难摆在面前,除了实质性的困难以外,肯定还有陌生感、同级压力、毕业的压力、无从下手和焦虑。希望我一下从你的情况中提取到的一些信息和突破点能给你一些帮助。
1. 充分利用现有条件 - 横向经验🏭。
你提到博一都在帮导师做横向,最近才放手开始做课题,那么你在做横向中是否已经积累了一些固定的实验操作和手感,有没有什么科学进展或者小观察,是不是能先总结或者发散一下横向中做过的东西先发一篇文章?或者以此为基础,找一个和导师给你指定的新课题的结合点,看看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做。最不济,这段做横向的经历,也能放到简历里面作为你有企业工作/合作经验的一个证明。趁热打铁,是不是可以联系横向合作的企业先要一个工作证明到手,起码可以写到简历📃里。
不要小看这段做横向的经历,我有一个同学也是研二的时候被老师以毕业为理由“要挟”🔪送到企业做了一年半的横向,最后他博士毕业的时候,居然是靠这段经历找到了大厂工程师职位💼。因为他相比于同龄同级的应届博士毕业生来说,只有他同时还有这一年半的企业工作经历,摇身一变成了一个优点🤩。 (我以前上学的时候也曾经和同学们一起吐槽让他们做横向的老板们,但是我现在其实持另一种态度了,觉得可以客观评估,没有赞成压榨的意思。)
2. 拓宽师兄师姐的范围 - 吃百家饭🥣。
一个人闭门造车是很难的,也需要很强的信念感,所以我也是同意你很担心没有师兄师姐可以交流讨论这一点的👏。但是,你可以不局限在自己同组的师兄师姐的范围,可以放眼隔壁课题组,整个学院,或者隔壁学院,甚至整个互联网,有没有跟你做这个课题一样的组,蹭入他们中,虚心请教讨论,真诚地表示自己的处境,大家都是同龄人,身处求学之中都知道挺难的,其实混着混着也就熟了。
最好的情况下,是能得到一些博后或者小组头的讨论和指导(你最后给人家挂个名);最差的情况,你也找到了一些同伴,不必单打独斗。
3. 沉下心来多观察实验👀。
无论怎么吃百家饭,最后做实验找出核心idea的人还得是你自己(很残酷的孤独,我知道)。idea是在做实验的互动和观察中找到的,光看文献是不够的,所以你重复别人的实验室没有错的👍。但是,你要在重复的过程中保持一个观察的眼睛和感觉,不要只盯着单线路的「方法-过程-结果」,很多idea都产生于那些人抓住了一些不经意的小错误。
达尔文在他的自传里面写过,“并不像某些聪明的人那样,有非常快的领悟力。我对冗长且纯抽象思维的理解能力比较有限。”但是,他也会夸奖自己的【观察能力】,以及运用这些能力来理解自然法则的【勤勉程度】:
“我认为我比普通人强的地方在于,我能注意到一些容易被他人忽略的细节,在观察方面很细致。我的勤劳程度就如我对事情的观察,以及对事实的收集能力一样强。更重要的是,我对自然科学的热爱一直都很坚定而强烈。”
他说到的观察和思考,对于自然科学来说是很重要的。你只要保持一个opened eyes,不求成为达尔文这样的第一科学家,至少能找到几个课题做出来并顺利毕业。
4. 坚持不懈💪在任何一段漫长的旅途中,迂回都是难免的。
在没有做出第一个课题之前的时间,肯定都是枯燥和痛苦的,要面临持续的失败,你要告诉自己,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是每个人都需要经历的,不要过分品尝痛苦。只要不断地尝试和探索,抓住每一次小的希望,就一定能做到的。你才博二,读博时间+1+2是很正常的事情,不必急于追赶那个别人的故事里的deadline,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和成长曲线,当下最要紧的事情是专注于自己的故事。
我读博的时候,第一个课题做完到第二个课题做出来,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是因为中间其实夭折过一个课题🤯,我当时观察到了一些现象,也跟导师汇报了,他既没有表示很感兴趣,也没有拒绝我,我自己也由于摇摆不定没有探索下去,所以就又换了一个课题。一年后有一个我们领域内的大佬的课题组,就发了一篇跟我当时中间夭折的那个课题一模一样的文章,导师也发给我说,你当时是不是提出过这个想法,我说是的。
希望以上说到的这几个方面,能给你一些接下来该怎么做的力量感和方向💪,如果之后再遇到什么挫折和困难,可以继续留言。虽然发文章的路要自己走,但是既然你选择了信任我,我和知识星球的伙伴们也都会一路陪伴你的!
以上,
如果大家有什么更好的建议,欢迎在评论区伸出援手✊关爱“学术孤儿”,共渡难关!
Have a nice week!
我是LabGirls,一线科研女性工作者。
探讨科研理念,分享科研干货,做有温度的博士。
后台回复各个关键字即刻获取惊喜模板🎁【硕博申请合辑】【洪堡学者博士后申请指南】
【PPT科研绘图】【学术简历】【研究计划】【基金申请】【推荐信】【套磁信】【科研绘图色彩搭配】【CSC】【申博时间计划表】等
代表专辑:【PPT科研绘图】【选导师大事】【博士后资讯与申请】
代表作:
点分享
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