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
我就不一一翻译这篇文章了,语言通俗有力,相信大家都看得懂。我就纯粹发表一些个人观点/暴言🙊(不是)。
首先,“在学术圈,发表论文的数量正在以每年8-9%的速度迅速增长“。
8%-9%是一个什么概念呢?现在令人叫苦连天的经济上的最大通货膨胀大约是7%。银行定存利率目前很难超过3%,近几年工资平均涨幅最乐观也很难超过5%。而这个8%-9%的论文增长幅度意味着在学术圈,如果你或你的课题组今年没有比去年多发8-9%的文章数量,你就正在退步🌚。
这种“内卷”现象,即大家都在拼命增加工作量,但实际产出和影响却未见显著提升。
其次,这种评论由且只能由这样的大佬兼主编写😎。
一个博士/博后/青椒还在温饱线上挣扎,还被条条框框的评选和晋级标准比比划划卡得死死的,毫无还手之力写这些。
我们学院的院长也是在组会上掷地有声👀地对几十个组里的博士博后说,我不需要many many papers了,我现在只需要大文章,Nature文章。🤷
我内心OS:是觉得学生们不想要吗?🙊
💰“学术出版行业或称为最大受益者?还是也是相互绞杀的一环而已?”
新期刊📄层出不穷热火朝天,很多研究成果在不同期刊之间反复提交,导致审稿人和编辑的工作负担增加,而学术界整体受益甚少。这种无效循环的背后,是我们过度依赖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等简单的量化指标来评估学术成就。
金松老师指出,当我们调整评价标准,例如引入“加权H index”,即通过将h指数与总论文数量的比率结合,来更好地评估研究者的影响力,而不是仅仅看他们发表了多少论文。这样可以激励学者们追求“少而精”的研究成果。
最后,我个人觉得,这个scenario 听起来一如既往相当诱人,也十分合理:
发文章的人少灌水,少投稿一些垃圾文章,审文章的人就有时间认真审每一篇,作者有时间认真改每一篇,读者也能读到更高质量的研究。作者/读者/出版社合力,大家一起把这个正循环搞上来♻️。
然而💔
我7月份刚参加了一个ERC Starting项目的经验分享会(类似于国内的海优/优青title,5年约一千多万人民币经费),其中一个成功申请者就直接在她的分享中明确说,先发一篇子刊,CNS,大文章,再准备申请。
我说实话蛮震惊的😱 震惊于这个分享会对文章要求的直白,而且还是在欧洲。
我于是更加确定这个改变,只能是自上而下的。
如果经费和项目是这样直接苛刻地要求和筛选,少发点灌水文章这个投名状🗞️是没人愿意签署和践行的,只不过最后又责怪回科学家们功利和批量化生产。类似于金融危机的开端😵💫,每家都表面上达成一致而背地里害怕承担风险各自偷偷以低价卖出,雷曼兄弟一夜之间倒下。
以上,欢迎大家和平讨论,
Have a nice week!
Reference 1. ACS Energy Lett. 2024, 9, 4196−4198 2. ACS Energy Lett. 2022, 7, 3727−3728
我是LabGirls,一线科研女性工作者。
探讨科研理念,分享科研干货,做有温度的博士。
后台回复各个关键字即刻获取惊喜干货与模板🎁【硕博申请合辑】【洪堡学者博士后申请指南】【科研圈八卦】【基金申请】【PPT科研绘图】【学术简历】【研究计划】【推荐信】【套磁信】【科研绘图色彩搭配】【CSC】【申博时间计划表】等
代表作:
点分享
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