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
下周就是9月新生开学第一周,面对很多后台发来的关于课题/实验/师门关系等小烦恼的咨询,我想用之前收到一个经典的新生提问开启新的学期🙋🏻♀️:
#
LabGirls你们好!从本科就开始认识你们,收获很多。现在读研了(研0)。我想请问一下研0该怎么跟导师沟通,如何向师兄师姐请教,让师兄师姐帮忙带入门,怎么合理安排未来三年的研究生生涯。本人有计划读博深造。
答
你好啊,欢迎新生,7月份就来问9月份开学的事了,确实是未雨绸缪☔️。
这个问题很宽泛,所以我尽量把我能想到的都写出来,可之后想到别的补充也不一定。按照我的理解,你的问题应该可以划分为,
1. 如何与导师高效沟通;
2. 如何最快上手课题和实验;
3. 新人融入课题组;
4. 目标为读博的学业规划;
这几个问题每一个都是好问题和重难点,很会提问,一网打尽。
首先,在回答具体问题之前,我想先邀请你一起正视一下「新手期」这件事。
做出成果/成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么来自厚积薄发,要么是巨大的运气,或者两者都有。所以“顺利”这个词某种程度上是不太存在的,不要被网上的虚假繁荣和三分钟教你如何科研时间管理之类的噱头骗了。
那么也就代表着,迷茫,碰壁,无助,接受反复失败的打击,这是很正常的事也是必经之路🤯。包括我现在学一个新的技能或者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也要一次又一次地面临这样的处境。
但是,与此同时,新手期也是一个很美妙的时期🏄♀️。
意味着在这个阶段,你可以自由自在的去学任何你想学的东西,去大胆说我不知道但我想学🙋🏻♀️,去体会每天都非常陡峭的学习曲线📈,接受大量的新鲜事物和知识培训,然后你的脑瓜子感觉每天都在滋滋电光火石作响。不可避免地,你也会感受到很多随之而来的无力感和攀登的困难,但是相信我这只是一个短暂的阶段,有很多人在这一步就直接被吓退了,或者是行百里者半九十,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区别。
以上也适用于我的自勉🙏,与你分享。
好了我可以继续回答你的具体问题了。
1. 如何与导师高效沟通👨🏫:有事说事
其实导师的目标和你的是一致的,都是做好科研发好文章,更好一点的导师还会尽力希望学生能有更好的未来。所以在这个前提下与导师的沟通并不难,难的可能是思维调频到互相能听懂的频道,主要是你调节到导师能听懂的频道🤣。
所以在第一次见面之前或进组之前,你要先看一下你的课题组大概分为哪几个研究方向,之前有没有跟导师讨论过你大概会做哪个研究方向。这些可以通过看导师近期发的综述类文章Review来判断(区分于Research Article),在这一步也可以向导师表示你之后想继续读博的计划,表明你愿意投入做科研和实验的态度。
比如我博士进组以前,知道导师下面大概分为传统量子点/碳点/钙钛矿/锂电池这几个方向,第一次跟导师聊之后知道了我是做哪个方向的。有的导师会在第一次见面就给你一个明确的课题,有的则是给你一个大方向让你自己去找课题,这两种都是正常的。在接下来的几次沟通中,你就直接汇报进度和数据和目前遇到的问题,你计划往哪个方向走,让导师看这样的发展方向是否可以。多几次接触和观察,就能熟悉互相的频率和节奏了。当然我以上内容都是针对一般正常导师,导师也是人,所以有不同的性格和特点,可以根据情况微调。
最后,我想斗胆补充一下🙊
取悦导师,不是一个研究生博士生的主要任务。
往期相关:
2. 如何快速上手课题:创造性工作的五个步骤
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五个步骤:洞察、汲取、孵育、启示、验证。
我想这也完全适用于科研工作,即看文献,观察实验,思考分析数据,找到突破点或规律点,验证。
五个步骤中,有两个明显需要使用左半脑🧠的逻辑化和分析能力:汲取,即依照系统的步骤从众多信息来源中收集有用信息,最后一步——验证,即依靠分析和整理,将创造成果翻译成条理分明、通俗易懂的语言。其他三个步骤——洞察(灵感)、孵育(斟酌)和启示(突破)都与右脑🧠相关,并且经常在我们无意寻找答案或解决方法时发生,即“边缘型思考”。“在这些阶段,创造大部分是无意识发生的,而且通常产生在左脑有意识地、理性地寻求解决方案之后。”
我觉得这种左右脑🧠之间流动的flow,是非常美妙的科研智慧,乃至人生智慧。你就去用左脑沉浸式地洞察和汲取,然后右脑就会无意识地给出你一些解决方案的(孵育和启示)。
简而言之,创造的最高形式依靠的是投入与抽离、思考与放松、活跃与休息之间有节奏的交替。等式的两边都很重要,缺少任何一项等式都不能成立。
往期相关:
3. 新人如何融入课题组:乐观与努力
这点上,我可能需要先陈述一个我的个人观点……
就是,气氛好的课题组自然而然跟着感觉走不费力就融入了,气氛差的课题组你费尽全力最后还是单打独斗。所以这可能不是单凭你个人努力就能融入得好的,不要刻意用力这件事。
学校里的事情其实还是蛮单纯的,无非就是那几件,做实验/食堂吃饭/活动聚餐/加班聊天。我的感受上是大家都不排斥乐观和努力的人,所以融入是不成问题的,至于有多少人愿意多帮你一下,就看人品了。
往期相关:
4. 研究生学业规划🎓:论文/经历/目标/语言
如果以读博为目标的话,分成是国内还是国外,留组还是去新的课题组,当然你现在可能还不清楚,也没关系,那么研究生期间的一个注意力就要放在伺机观察可以读博的机会:
留组?申请合作导师的课题组?CSC?联合培养?要不要考语言(雅思托福)?
如果是留组读博的话,那应该是和导师达成一致了,应该没有什么技术难度。
如果是出国读博的话,需要的几个大类目就是文章/语言/意向导师。在以上提到的第一点和第二点的实验顺利的情况下,发文章是水到渠成的事,语言的话要在研二的时候开始计划什么时候准备和考试,意向导师则需要在读研过程中多多留意,比如出去开会的时候,或者看文献的时候看到哪个课题组做的东西你很感兴趣,或者你很向往去哪个行业大牛的组,最后多尝试,找到属于自己的合适机会。
往期相关:
希望以上能给你的研究生生活一个安心安眠的preview,有问题欢迎在LabGirls知识星球🪐留言,
开学快乐!扬帆起航⛵️!
Have a nice week!
更多科研烦恼分担,欢迎扫码加入LabGirls科研社群👇
我是LabGirls,一线科研女性工作者。
探讨科研理念,分享科研干货,做有温度的博士。
后台回复各个关键字即刻获取惊喜干货与模板🎁【硕博申请合辑】【洪堡学者博士后申请指南】【科研圈八卦】【基金申请】【PPT科研绘图】【学术简历】【研究计划】【推荐信】【套磁信】【科研绘图色彩搭配】【CSC】【申博时间计划表】等
代表作:
点分享
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