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华夏 | 海昏侯墓出土蒸馏器考古实验,或将改写中国酿酒技术史?

百科   2024-12-17 13:14   山东  

“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蒸馏器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该器物的功能和用途,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该蒸馏器进行考古实验,意义重大。在这个专家论证会上,通过各位专家对海昏侯墓出土蒸馏器的论证和研讨,证实这个蒸馏器确实具有蒸馏酒的功用,这将中国蒸馏酒技术实现的可能性提升了近千年,或将改写中国酿酒技术史。

2024年12月12日,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文物保护领导小组组长,原江西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虹在江西汉代考古暨海昏侯刘贺墓出土蒸馏器考古实验专家论证会上如此表示。

江西汉代考古暨海昏侯刘贺墓出土蒸馏器考古实验专家论证会现场

当日,江西省文物局主办、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办的江西汉代考古暨海昏侯刘贺墓出土蒸馏器考古实验专家论证会在江西南昌召开。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霍巍,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书记、教授陈建立,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潜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国家文物局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家组副组长张仲立,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苏荣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山东大学教授赵志军,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董新林,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科技考古中心主任、研究员王明辉,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杨益民,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焦南峰,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孙智彬,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郑君雷,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教授钱耀鹏,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教授邓少平,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范文来,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姚智辉,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本草学研究室主任彭华胜,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党总支书记、副所长甄艳,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研究员顾漫,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博士王楚宁,中国收藏家协会副理事长李祥,国宝李渡酿酒公司生产总监黄建平,著名酒文化研究学者、《华夏酒报》副总编辑刘震东,江西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教授赵明,江西师范大学教授曹柯平,江西师范大学副教授吴方浪,江西师范大学副教授杨怡 ,南昌大学国学研究院副教授周博,南昌大学国学研究院副教授于浩等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古、历史、酿酒、文化专家与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江西省博物馆、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对海昏侯刘贺墓出土蒸馏器的考古实验进行了学术研讨。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文物保护领导小组组长,原江西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虹致辞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文物保护领导小组组长,原江西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虹在致辞中介绍,2011年海昏侯墓的发现和发掘,轰动了全国,惊艳了世界,是当年全国乃至世界性的一个重要历史文化事件,不仅被评为当年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之首,还被授予了世界田野考古奖。

从2015年以来的十年间,海昏侯国遗址的考古从田野发掘、资料整理、文物保护、研究阐释到活化利用的不断推进,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海昏侯墓共发掘出土文物1万余件(套),它们和海昏侯国国都紫金城城址、历代海昏侯墓园、贵族和平民墓地等海昏侯国一系列重要遗存,都是汉代政治、经济、思想、艺术和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物质载体,创下秦汉考古史上多个“第一”。

海昏侯墓蒸馏器出土照(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蒸馏器内容物芋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海昏侯墓考古发掘领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杨军介绍,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文物异常丰富,其中2015年出土于海昏侯刘贺墓东藏椁北部酒具库中的青铜蒸馏器,是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最大的组合铜器。它自下而上由青铜釜、拥有内外腔的青铜甑和一套组合式的豆形器盖三部分组成,青铜釜与青铜甑有子口相接,青铜甑为双层,底部有箅子,外有对称的龙形双流。青铜甑内发现有芋头残留。根据器物形制与出土内容物分析,推测这件蒸馏器具备了蒸馏酒的加热、冷凝和承露三种功能。

海昏侯墓出土蒸馏器文物照(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为了弄清海昏侯蒸馏器的功能与性质,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24年5月开始采用铜材质,通过三维扫描建模,对海昏侯刘贺墓出土蒸馏器进行1:1复原。其中,豆形器盖的尺寸与结构、器盖和器身(青铜甑)上的数个控水孔等细节,此前未曾公布,但对文物的使用方式至关重要,此次均进行了仿制。

专家在实验现场了解海昏侯蒸馏器的复制品(新华社记者袁慧晶 摄)

12月12日上午,在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韩之宇主持下,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使用复制品进行了两次现场实验:

第一次实验为粮食糟醅的箅上蒸馏。实验人员使用6.6公斤固态粮食糟醅,在甑内增加木质套筒、在甑底增加小孔箅子,经过约25分钟蒸馏出的前500毫升酒液,平均酒精度数43度。其中,前200毫升酒精度数为52度。

清洗装置后,进行第二次实验,第二次实验为芋头糟醅的釜中蒸馏。实验员使用13.6公斤的芋头糟醅,经过约45分钟蒸馏出的前200毫升酒液,酒精度数22度;再200毫升酒精度数25度;后400毫升酒精度数21度。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江南大学、郑州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等科研院校的50余名专家学者,现场观摩了海昏侯墓出土蒸馏器复制品考古实验。

当日下午,在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文物保护处处长、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职党支部书记王琴红主持下,与会专家认真听取了海昏侯墓考古发掘领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杨军关于蒸馏器考古发掘情况的汇报和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赵文杰关于蒸馏器考古实验情况的汇报。对于海昏侯刘贺墓出土蒸馏器当时是否真正用于蒸馏酒,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本着“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科学精神,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江西汉代考古暨海昏侯刘贺墓出土蒸馏器考古实验的重大意义,专家认为:实验本身是成功的,但实验成功并不能完全证实该蒸馏器当时用于蒸酒,也可能是用来蒸食物或蒸馏精油或一器多用,这还有待通过多学科合作,结合西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现实情况综合考证,需要深入挖掘文献资料,找出文字等其它方面更确凿的材料加以佐证。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书记、教授陈建立,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科技考古中心主任、研究员王明辉,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苏荣誉等专家建议下一步做残留物痕量分析,以进一步确定该蒸馏器当时是否真正用于蒸馏酒。而江西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教授赵明则指出,作为皇室陪葬用品,残留物痕量分析不一定能检测出发酵相关物质,但西汉时期有没有人喝蒸馏酒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饮料酒现代风味化学创始人、著名白酒专家、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范文来指出,秦汉时期已经出现“烧酒”一词,说明当时可能出现了蒸馏酒,但是这套装置当时是否用于蒸馏酒存疑,需要进行残留物痕量分析等更多的证据。如果证实此蒸馏器当时用于蒸酒,则说明蒸馏酒起源于中国,且超过国际蒸馏酒如威士忌至少400年。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教授邓少平,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钱耀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董新林等专家则从机械发展史、蒸汽机工作原理、化工原理、酿酒工艺等方面阐述了各自的观点。

经过专家激烈讨论反复磋商,最终形成了《江西汉代考古暨海昏侯刘贺墓出土蒸馏器考古实验专家论证会意见》,并由专家组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正式公布:

《江西汉代考古暨海昏侯刘贺墓出土蒸馏器考古实验专家论证会意见》

2024年12月12日,江西省文物局主办、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办的江西汉代考古暨海昏侯刘贺墓出土蒸馏器考古实验专家论证会在江西南昌召开。与会专家现场观摩了海昏侯墓出土蒸馏器复制品考古实验,并听取蒸馏器考古发掘等情况,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1.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包括釜、拥有内外腔的甑和天锅三个部分的青铜器,结构复杂,确定为一套具有蒸馏功能的器具。

2.以海昏侯刘贺墓出土蒸馏器为原型,按1:1复制的蒸馏器成功进行酒的蒸馏实验。根据器物内发现的芋头,以现代芋头为发酵原料的蒸馏酒实验成功。

3.根据海昏侯刘贺墓出土蒸馏器的结构特征及蒸馏器复制品蒸馏酒的考古实验结果,海昏侯刘贺墓出土蒸馏器可具备蒸馏酒的功能。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苏荣誉参会有感,现场赋诗一首:

常把扫愁帚,寄望钓诗钩;

隆冬赴李渡,汉甑正烤酒。

大釜生蒸汽,圆筒两重构;

芋艿装满腹,天锅顶倒扣。

大咖集洪都,耳闻复目睹;

高粱并蹲鸱,色香更醇厚。

杨军发掘魅,文杰实验酷;

尝过般若汤,敬佩也疑窦。

议论风带雨,思想罡怀柔;

苦心求共识,孤诣得厚酬。

求真若取经,万水千山路;

豫章多勇士,险峰尽风流。

对于此次专家论证会,资深白酒文化探源专家何冰认为:对于蒸馏酒起源的探究,以严谨周密著称的中国考古界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对汉代、金代的蒸馏器进行了多次“蒸馏实验”,均成功获得了20多度的蒸馏酒,由此大致可以判断,中国蒸馏酒极可能起源于两汉时期,一直到唐宋,其蒸馏酒度数未有大的变化,这可以从洪州窑酒器器嘴800年无明显变化找到一些相关证据。直到元代,正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所记载,匠人们先是对酸败之酒进行复蒸,得到了主政者青睐的高度烧酒,进而促进了固态酒的大发展,并趋于成熟。已故白酒泰斗沈怡方对李渡元代酿酒遗址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李渡首先是小曲酿酒起源地,然后才是固态烧酒的起源地。也就是说,李渡不仅是烧酒祖庭,也是小曲酒的起源地,是中国蒸馏酒酿酒技艺进化史上关键的“双见证”。

江西汉代考古暨海昏侯刘贺墓出土蒸馏器考古实验专家论证会合影


关注微信公众号“收藏醉美的日子”


用心悦读

关于美酒收藏的那些人那些事儿

收藏醉美的日子
关于美酒收藏的那些人那些事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