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暖还寒的昆明11月,街头全是乱穿衣的路人。羽绒服和衬衫裙相互对视也全无恶意,习惯了。
毕竟,昆明人不以时间分辨四季。秋天还是冬天,全凭自己的秋日感知信号——
法国梧桐叶开始变轻脆、
朋友圈有人po出植物园定位、
咖啡馆菜单和菜市场开始流淌出暖香气息……
信号确凿,这才腾挪起来,
走,捡秋克。
实在的人们已经上了山。
北郊昆明植物园最受欢迎,从尿不湿到鹤发耄耋,皆纷至沓来。清早,一群拖着行李箱的孃孃,才进北门,就被裸子植物园的大草坪拦截。圆柏氤氲着水汽,雪松上挂着露珠,阳光洒下的瞬间仿若幻境。再往前几步,就是一片小银杏林。
枫香大道和小枫树林最惹人流连。踏秋的小黄帽成群结队、画家们的画板上秋色初现,还有个大爷举着两米长的自拍杆,像是在扑蝴蝶。
小朋友们最会玩。遇到一只采枫叶的小蜜蜂。妈妈把纸板提前剪成了蜜蜂的形状,配上触角和肩带,背到小女孩背上。爷爷奶奶帮她把捡起的红枫,一张张贴到蜜蜂翅膀上。
捡秋小分队寻寻觅觅,在北美鹅掌楸下被小红果砸到后,顿时打开了新世界。含笑、南酸枣、锥栎、野柿子,不捡,真不知道有这么多“秋天”。
在法国梧桐下散步的人啊,怎么看都浪漫。
迎海路上,一辆红色敞篷驶向“蔚蓝海岸”;路边牵着手的小情侣轻快雀跃,迎面走来安静的银发夫妻,仿佛一场跨时空会面。
一叶梧桐如唤客,起来搔首听秋声。梧桐树下捡来的秋,一边写故事,一边忆往事。
书林街散步的奶奶说,自己的儿子和小孙女都是在(金碧路)梧桐树旁的昆华医院出生。环城西路附近,刚退休的老陈回忆,儿子四五岁时总喜欢在梧桐树后面躲猫猫,“但那时树干只有碗口粗,藏不住人”。
金碧路、正义路、民院路、环城西路……从昆明城市上空俯瞰,梧桐街道像一条条泛黄的手串,时光里的一个故事,就能够把它们搭上扣。
像猫咪爱蜷在老小区和街角,秋天暖阳下,人们也爱窝在咖啡馆——晒太阳、冲壳子。
咖啡馆里秋色如许,咖啡馆里秋味如斯。
枫叙焕发出最丰富的颜色层次,红中带绿、橘里有褐。旗袍和衬衫都在树下拍到了“秋意浓”的韵味。三个围炉煮茶的小姐姐说,两年前的秋天,她们也是在枫叙约会。
文林街也是在市区捡秋的不二之选。这几天是明澄澄的黄,到了12月,就可以看到更浪漫的银杏雨。两手空空往咖啡馆里一坐,也能捡得一手好秋。
当然,秋天也还在味蕾里。卷耳的蜂蜜咖啡和苹果派、Warm的一杯姜来,就可以让你的口腔爆发出暖色调,身心俱暖。雾马的毒苹果、小赤道的胖苹果、李水仙的大爹,大概率也会喝出秋天的味觉。
在云南,有一种景点叫菜市场;在昆明,有一种Passion爆发在篆新。
一年四季都在逛,但我发现唯独秋天的篆新,感觉特别香。柿子、秋梨、砂糖橘,还有一筐堆得尖尖的鸡嗉子果。被一个团结乡摊位的秋色拉住,没走几步又被一阵花生芝麻香薰迷糊。一边是加热打磨香料的大滚筒,一边是汨汨流出毛豆浆的小石磨。
被触发的五感像火柴,滋啦一声,就划出对生活的热望。
新鲜天麻和花椒卖得正起劲、绿色的石斛花秋天刚开、鱼腥草开始水灵灵上市、老虎果和蕃石榴堆在一起卖,还有山楂和草莓,一眼望去片片映山红……
“瓜尖咋个卖?”半斤十块。”
对了,吃瓜和买菜,谁能说对生活没有爱?菜市场里捡的秋,过日子顶实在。
有的人精致,有的人随性。
同样的悠悠哉哉,有人去河边一躺,摆烂成王者。摆一摆,不蕉绿;躺一躺,睡画里。
108公里盘龙江,自北向南蜿蜒流淌,支流无数。弯弯拐拐里藏着多少景致,只有爱水爱太阳的昆明人最认得。
牡羊河小河一带,水杉遍野。除了一眼心动的红绿黄,还有村庄里的烟火气流淌。甸尾村附近走走,青草正绿,树叶渐红,池塘上方还弥漫着水汽。遇到一位背着背篓捡树叶的老人,三两步就消失在晨雾里,仿佛爱丽丝幻境。
市中心闹中取静的玉带河,依然白鹭翩跹。银杏、滇朴、柿子、曼陀罗,带感秋天的元素在这里浓缩。虽然今年柿子寥落,但也不影响这座古桥幽幽闪光。据说100多年前的某个秋天,曾著有《滇南名胜图》的旅行家赵鹤清,正是在泛舟玉带河时绘下了巍峨的东西寺塔。
还有无需多言有多美的采莲河。青青草堤、红色小桥、水中油画,风景里任性泛滥。这里就适合啥也不干。
秋天是一段时光。从盘龙江到条条支流,俯拾皆是时光贝壳。
阿尔贝·加缪说秋天是第二个春天。在昆明,秋天其实是第一个春天。抒情的、脆脆的、五颜六色、浓墨重彩。
蹦跶起来捡个秋吧,毕竟,阳光微风就是音乐和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