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能造波音零件,却造不出自己的商用大飞机?

文摘   科技   2024-11-08 18:40   广东  

文 | 寸今文案
图 | 网络(侵删)

来源 | 寸今文案(ID:cunjincunjin666)


你好,我是今今。
中国C919客机翱翔蓝天,标志着全球航空制造业格局的变革。截至2024年10月,C919已交付11架,运营1.3万小时,载客70万人次,成绩斐然。

反观日本,曾经雄心勃勃的MRJ项目却在耗时15年后黯然退场。同样是制造强国,为什么日本在商用大飞机领域屡屡碰壁?


1.

曾经的辉煌与无奈的现实:历史的沉淀与产业的桎梏

回望历史,日本航空工业并非一无是处。

早在1930年,日本就已构建了完整的航空产业体系,拥有12家机身制造商和7家发动机制造商。1940年飞机年产量达到4800架,到1943年更是飙升至25000架。

不过,战后的日本在商用飞机领域却步履维艰。

YS-11项目是日本在商用飞机领域的首次尝试。

1957年,日本成立运输机设计研究协会,政府和200家企业共同出资,雄心勃勃地启动了YS-11项目。
这款64座的客机于1962年首飞,并获得了全日空20架和日本航空5架的订单。

可惜好景不长,高昂的生产成本和羸弱的国际市场开拓能力,最终导致该项目只生产了182架,制造公司也在1982年宣告破产。


2.

从YS-11到MRJ:技术路径的迷茫与发展的困境

近年来,日本将目光投向了支线客机市场。

三菱重工扛起了MRJ项目(相当于中国的ARJ21)的大旗,并在2015年实现了首飞。

但这个项目在研发过程中遭遇了重重技术难题,例如机翼结构设计等问题,最终在2023年2月无奈宣布项目失败。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在航空零部件制造领域实力不俗。以波音787为例,日本企业提供了约35%的零部件,业界甚至将其戏称为“准日本造”。

但在整机系统集成方面,日本却暴露了明显的短板。这种尴尬的局面在军用领域同样存在,日本自主研发的C2运输机设计载重37吨,实际却只能承载24吨,结构强度问题可见一斑。

MRJ项目曾获得427架的预购订单,足以证明市场对日本制造的信心。出于意料的是,在技术验证阶段,该项目却遇到严重问题。
即使引入了庞巴迪的技术团队协助改进设计,仍然未能通过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适航认证,这也暴露出日本在航空整机设计方面存在的系统性问题。


3.

市场狭小与产业链的缺失:产业特征与市场挑战

大型客机制造是一个需要庞大技术团队和持续投入的领域。

一架大飞机通常包含约500万个零件,涉及航空动力、材料科学、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等多个领域,这就要求制造国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和强大的系统集成能力。

从市场角度来看,日本国内市场规模相对有限,难以支撑大型客机项目的持续发展。

相比之下,中国在推进C919项目时,动员了22个省市、200多家企业、36所高校、数十万产业人员参与技术攻关,并已获得超过千架的订单支持。


4.

管理模式的僵化与创新精神的缺失:产业组织与管理模式

日本航空产业的管理模式也是导致其发展受阻的重要因素。

以YS-11项目为例,其运营主体是由政府占55%股份、其他相关企业占剩余股份的混合体。这种结构导致决策效率低下,各方责任不明确。当项目出现问题时,上下游企业之间相互推诿,难以形成有效的问题解决机制。

而在SpaceJet项目中,虽然改由三菱重工主导,避免了多头管理的问题,但单一企业在人才储备、资金投入和技术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又显得捉襟见肘。
这种情况与空客的模式形成鲜明对比——空客采用跨国联合的方式,整合了欧洲多国的技术和资源优势。

此外,日本航空产业的研发体制也存在特殊性。

传统的等级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新,新技术和新方案的采用往往需要经过漫长的审批过程。这种文化特征在需要快速决策和持续创新的航空产业中,无疑成为了制约发展的因素。

总结而言,商用飞机制造不仅需要雄厚的技术实力,更需要的是完整的产业体系支撑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历史经验表明,成功开发商用大飞机的国家或地区,都具备深厚的航空工业基础、充足的人才储备、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和足够大的市场规模。这些因素的缺失,或许才是日本在商用大飞机领域未能取得突破的根本原因。


—— THE END ——

关于商业、经济、历史、文化的那些事

每天获取一点新知,多个视角看世界

点击关注账号,记得星标哦~

寸今文案
寸寸文字,震古铄今。关于商业、经济、历史、文化的那些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