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病从口入”,咱们平时炒菜用的油啊,可不光是添个香味那么简单,选对了,那是滋养身心;选错了,嘿,说不定就成了悄悄损害咱们肝脏的小“杀手”。
今儿,老宋就给您支个招,说说那三种食用油,咱能避则避,再香也别轻易下筷,再告诉家里人一声,健康的事儿,马虎不得!
反复煎炸的老油——肝脏的“隐形杀手”
咱们先说说这反复煎炸的老油吧。您想啊,那油锅里翻来覆去的,跟咱们老话说的“千滚水”一个理儿,越炸越“毒”。中医讲究“清浊分明”,这老油啊,经过高温反复洗礼,里面的营养成分早就没了,剩下的都是些对身体不好的“浊气”。
吃了这样的油,不仅容易上火,还会让咱们的血液变得粘稠,肝脏排毒的担子可就重了。所以啊,建议大伙儿,家里的油别舍不得换,煎炸过的油尽量别再用第二次,健康才是第一位的!
建议:尽量使用新鲜油炒菜,如果偶尔需要煎炸,可以少量使用并尽快用完,避免反复加热。
氢化植物油——甜蜜的陷阱
再来说说这氢化植物油,听起来挺洋气的,其实就是咱们常说的“人造奶油”、“植物黄油”。这玩意儿为了让口感更细腻、保质期更长,可是经过了不少化学加工的。中医讲究“顺应自然”,这人工合成的油脂,哪比得上大自然赐予的纯正植物油呢?
吃多了,反式脂肪酸在咱们体内堆积,就像给血管穿上了层层的“铠甲”,血液循环不畅,肝脏也跟着受累。
建议:尽量选择天然植物油,如橄榄油、花生油等,少买那些含有氢化植物油成分的食品,比如一些廉价的糕点、饼干等。
来源不明的自榨油——隐患多多
最后说说这自榨油,很多朋友觉得自家榨的油干净、无添加,其实不然。小作坊的卫生条件有限,原料的筛选和储存都可能存在问题,榨出来的油可能含有杂质、微生物甚至霉菌毒素。
中医讲究“食饮有节”,这油啊,得吃得干净、吃得放心才行。不干净的油吃进肚子里,那就是给肝脏添乱,长期下来,身体哪能吃得消?
建议:购买食用油时,尽量选择正规品牌、有质量保证的产品。如果喜欢自榨油的味道,可以偶尔尝试,但一定要确保原料新鲜、加工环境卫生。
如何选对食用油?小技巧来啦!
买油时先看配料表,尽量选择纯植物油,避免含有氢化植物油等成分的油品。
好的食用油应该有自然的香气,没有异味或刺鼻的气味。
优质食用油色泽清亮,无沉淀物或悬浮物。
无论多好的油,都要控制用量,每天烹饪用油不超过25克为宜。
总之啊,咱们中老年人养生,就得从这些小细节做起。选对了食用油,就是给肝脏减负,给健康加分。记得告诉家人,一起守护咱们餐桌上的安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