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1254-1324),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旅行家之一。他17岁出门远行,开始了长达24年的丝绸之路大旅行。这场传奇之旅,以其中17年的中国之旅最为卓著。
马可·波罗作为威尼斯商人世家之子,当时机缘巧合下,随着他的父亲、叔叔来到元朝,进入元世祖忽必烈的宫廷,以商人、使者、皇家侍卫、官员的多重身份,活跃在中国。马可·波罗从西域走到北京(元大都),从北京走了两条路。一条经山西、陕西、四川抵达云南。另一条是沿着大运河从北京到杭州,再向南到泉州,扬帆南海,经印度洋,到波斯湾。这是走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传奇旅程,史上罕见。
对于古代西方人而言,中国起初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他们对于中国有多少城市、有多少江河,一无所知。马可·波罗的到来,可以说是西方人第一次遇见中国文明。
中国土地辽阔、繁荣富庶、人口众多,令年轻的马可·波罗目不暇给。马可·波罗在这样多元文化交融的环境中,养成了理性包容的世界观,并通过他归国后口述成书的《马可·波罗行纪》,潜移默化地传达给世界。
在20世纪末,有英国人提出了“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的质疑。学者用史料和研究解答这一问题。由此产生了一场“世纪辩论”。
在学术界,马可·波罗的真实性,是毫无疑问的。马可·波罗向世界传播关于中国的知识,为中西文化交流架起了桥梁。
欧洲地理学家读了《马可·波罗行纪》,第一次在地图上绘制出中国。哥伦布正是在马可·波罗的影响下,启航寻找中国,意外发现了美洲,从而开启了世界地理大发现。马可·波罗为世界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我们在影视、游戏、雕塑、绘画中常能看到他的身影。
现代人仍不断从他身上获得价值和意义:好奇、探索、理性、融合……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马可·波罗。
A:我研究马可·波罗已经有12年了。当时,北京大学的荣新江老师和党宝海老师发起了一个学术项目,想要重新翻译和研究《马可·波罗行纪》这本书。我一直对这本书很感兴趣,因为我是研究元史的。
元朝历史有一个特点,就是它有一定的世界性。中国古代王朝里能称得上世界性的,大家一想起来就是唐朝和元朝了。马可·波罗身上,尤其能体现出这种世界性。他是个外国人,不仅来到了中国,还大量记载了有关中国的各种事物。他的书中涉及到各种各样的语言,同时还有很多问题没能解决,所以对我来说,研究的趣味性也非常强。
位于罗马的马可·波罗纪念雕像。
A:接到写作邀约时,国内还没有多少适合初次了解马可·波罗的人能读的书,所以我希望在过去大量研究的基础上,能用比较轻松、通俗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写前,出版社征集了很多小朋友感兴趣的话题,他们会问,丝绸之路那么远,马可·波罗路上吃什么?他需要带护照和身份证吗?他住在哪里?需要钱的时候怎么办?他在中国17年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见过什么有趣的事和有趣的人?
我觉得这些话题都非常有趣,所以写的时候,我把它们都吸纳了进来。其实马可·波罗在他的书里讲自己的部分非常少,但写作总要有人物,有故事,有情节,不过不会太多,还是以尊重历史为主,但我可以通过马可·波罗的视角,把很多学术界最新的研究都串起来。
比如,我个人会研究忽必烈的宫廷礼仪,还有元大都、元上都这些世界文化遗产。如今随着朝代更迭,已经看不见它们的原貌了,但在书里,读者可以通过马可·波罗的眼睛去发现:当他进入这些元朝的大城市,他会看到什么?有什么感受?当他从泉州启程准备返乡,在海上丝绸之路上会经历什么?这些现在学者研究的内容,我也会写进去。
所谓“第一次遇见,无数次重逢”,即便大家对马可·波罗或多或少都有些认识,也总能吸取些新的东西。
在今年9月的一次学术交流期间,马晓林教授带着《第一次遇见马可·波罗》来到马可·波罗的家乡威尼斯。
A:学术界要做的,其实就是帮助大家不断刷新认知。比如说19世纪的时候,清末的中国人还不知道有马可·波罗呢!自从他离开中国回到欧洲后,中国人就不再听说过他了,所以现在的研究也让大家重新了解到,原来历史上还有这样一个人物。
当大家重新认识了马可·波罗之后,又会发现,原来在他离开后的这几百年间,他的书在西方广为传播,向西方“科普”了大量有关中国的历史和文化风俗,成为西方人了解中国极为重要的窗口,影响力非常之大。接着,在西方的“地理大发现”中,马可·波罗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刺激”,或者说是很多西方人想要来了解中国的缘起。
最后我们还发现,马可·波罗的书对于研究中国元朝的历史也有非常高的价值。它记载的大量细节不仅和中国史料相符,还对其进行了补充。我们对自己的历史其实也会有很多想象,而马可·波罗通过自己第一手的见闻,也为我们的想象提供了重要的“拼图”。
威尼斯档案馆内,收藏有马可·波罗家族档案。图为威尼斯大议会百人成员名册,马晓林的手正指着马可·波罗的名字。
A:我觉得是好奇心。当我在写《第一次遇见马可·波罗》这本书的时候,很大的感触就是,无论是马可·波罗、忽必烈,还是很多种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都怀着一颗旺盛的好奇心和开放的探索欲。
不管是旅行中的地理探索,还是更广大的知识探索,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在马可·波罗所处的时代,遥远的中国还是地图上的一片迷雾,想要扫开迷雾,需要一步一步地走过去,而不是固步自封。当我们了解到一些未知的领域时,应当持续不断地获取新知,而不是觉得自己已经懂得很多,看到陌生的理论就说那是“假的”、“编的”。写书时,我也希望能够把新鲜的知识传递给大家,让大家跟我一起去探索,去拨开迷雾。
A:今年是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在意大利和中国都举办了许多展览。比如上海博物馆的“寰宇东西:马可·波罗眼中的中国和世界”,上海图书馆的“虚实之界:《马可·波罗游记》主题文献展”,还有四川博物院的“传奇之旅:马可波罗与丝绸之路上的世界”,这些展都特别有意思,也会从今冬持续开放到明年春天,适合全年龄段的观众参观。
在《第一次遇见马可·波罗》里,我也给读者列了一些推荐书目,大家可以从他本人口述成书的《马可·波罗行纪》开始,逐步了解他的故事。
作为研究马可·波罗的专家,马晓林教授很乐意在不同场合普及与马可·波罗有关的知识。今年10月,在上海图书馆“虚实之界:《马可·波罗游记》主题文献展”的《马可·波罗游记》主题系列讲座中,他就“马可·波罗到过中国,何来争议?”的话题,回应了对马可·波罗来华的真实性的质疑。
今年11月,在佛罗伦萨小镇纪念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的巡展中,马晓林也作为特别嘉宾,与《IDEAT理想家》一同前往上海、佛山、成都、重庆的佛罗伦萨小镇,为观众带来关于马可·波罗的讲座。
11月17日讲座上海场现场,马晓林正在台上分享。
11月17日,在上海佛罗伦萨小镇,马晓林从圣母百花大教堂保存的《马可·波罗行记》抄本讲起,回顾了这本书如何成为西方了解东方的窗口,并激励哥伦布等探险家寻找新航路。讲座最后,他希望马可·波罗的传奇经历能激励今天的观众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去理解和欣赏不同的文化。
站在东西之交,像马晓林一样的历史传承者正让马可·波罗的故事在更多人心中重新焕发光彩,而文化沟通的桥梁也将在下一个700年,见证着更多属于探索者的传奇。
编辑/张慧
采访/Freya
新媒体编辑/Freya
新媒体设计/Shanta
*图片来源于受访者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