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济180 | 夏强院长在仁济医院建院1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健康   2024-11-19 15:59   上海  

11月18日,第五届上海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论坛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建院180周年医学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仁济医院院长夏强作《仁济医院180年发展历程报告》,总结了医院180年来开科学新风、育万千人才、领时代潮流、佑人民健康的卓越成就

以下是报告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同道、朋友们:

大家好!

春秋代序,华章日新。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相聚在这斑斓多姿的金秋时节,共同见证和庆祝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建院180周年。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仁济医院,向莅临大会的各位领导、嘉宾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向上海市委市政府,市委办局,上海交通大学,交大医学院,各兄弟医院以及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仁济医院发展的各位领导、专家和海内外各界朋友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向为医院发展付出辛勤劳动的全体员工致以最美好的祝福!

180年风雨兼程,记录了仁济医院的辉煌与成就;180年沧桑砥砺,见证了所有仁济人的光荣与梦想。历史赋予了仁济厚重的底蕴:诞生于西方列强入侵中国之际,经历了战争和烽火的洗礼,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而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发展壮大……仁济,不仅仅是一所医院,更是济世、救人、安民、兴邦的理想之所在,梦想之寄托。正是这样的梦想,让仁济人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成就了跨越三个世纪的辉煌!

回首过往,岁月燃情,仁术济世谱华章

从成立之初一亩三分地的小医馆,到如今四院一所的蓬勃发展,仁济医院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沧桑巨变,数代仁济人励精图治,为上海乃至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撑起了一片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仁济医院的历史是一部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的发展史,是一部以人类健康为己任的博爱史,是一部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奋斗史。

翻开这部历史,我们看到了仁济的发展始终与国家命运、民族前途和人民福祉紧密相连、同频共振。不论是动荡不安的战乱年代,还是改革开放的和平时期,只要党和国家有需要,只要人民群众的健康遭遇威胁,面对疾病肆掠、天灾人祸,仁济医院始终冲锋在前。从抗美援朝到防治血吸虫病,从抗洪抢险到抗震救灾,从援藏、援疆、援滇到援摩等出国医疗援助任务,从抗击“非典”到阻击新冠肺炎疫情,仁济人不畏艰难,用不屈的精神、不挠的毅力,始终战斗在最前线。

翻开这部历史,我们看到了仁济医学大家们的伟岸身影和对医学事业的杰出贡献。医院创始人雒魏林,《西医五种》编译者合信院长,首位本土西医师黄春甫,首位华人副院长牛惠霖,一级教授兰锡纯、黄铭新,两院院士江绍基、顾健人,以及诸多屹立于医学各领域巅峰的佼佼者,仁济医者始终奋斗在临床、教育、科研工作的第一线,以卓越的智慧和穷尽的思索开拓着医学领域新的版图,以无私的付出和不变的热情书写着一段又一段生命的奇迹。第一例针刺麻醉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第一例心脏二尖瓣分离手术、第一例低温麻醉下动脉瘤切除手术、第一台人工心肺机、第一次用锑剂治疗血吸虫病……这些医学史上的诸多奇迹和“第一”,凝聚的是仁济先辈们的心血与汗水,展现的是仁济医院敢为人先,求真务实的精神。

翻开这部历史,我们看到了早已融入每个仁济人血脉的“仁术济世”之精神。1844年,当雒魏林在上海创办了雒氏诊所,是为仁济医院之始,也是将免费施药的仁心和手到病除的仁术实实在在惠及寻常百姓的肇端。建院初期,医院通过慈善募捐维持运转,对贫苦患者免费施医送药,不取分文。从那一刻起,“仁心仁术,济世济众”便成为立院之本。1945年,时任院长陈邦典牵头制定《仁济医德信条十二条》,字字句句穿越时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仁济人。180年来,仁济人始终保持着仁爱慈善之心,锻造着严谨求实的秉性,敞开着朴实博大的胸怀,以一流技术和高尚医德造福八方百姓。

立足当下,务实笃行,向新求质谋发展

近年来,围绕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使命任务,仁济医院始终秉承“调结构、强内涵、提能级”的发展理念,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道路上守正创新,在上海建设亚洲一流医学中心的道路上勇当排头兵,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深耕细作。

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发展,凝聚勇毅前行合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牢筑思想之基,充分发挥医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的政治功能,将党的领导融入医院发展全过程、各环节,全面夯实基层党建走深走实,促进医疗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双提升。医院先后入选上海和全国公立医院党建示范医院,进一步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高度融合。

始终坚持核心能力发展,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立足综合性医院和多院区特点,打破学科壁垒,合理高效配置资源。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以加强临床专科建设为抓手,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不断推进新技术应用,带动医院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一大批学科获评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消化科、风湿科、麻醉科、泌尿外科、变态反应科、生殖医学科、核医学科、妇产科等学科连续多年在复旦专科排行榜上位居全国前列;肝移植手术量连续13年保持全国第一,儿童肝移植连续11年居全球首位。

聚焦体系建设,创新诊疗模式,打造肿瘤中心、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疑难及罕见病诊疗中心、日间医疗中心等品牌项目。加强重症医学“学科群”能力建设,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中发挥积极作用。

始终坚持数字赋能发展,持续改善就医感受。近年来,医院加快数字化转型,“便捷就医服务”七大场景全部落地,是“医疗付费一件事”、“出生一件事”首批试点单位,也是全市最早实现医疗费用脱卡支付,使用电子票据的医疗机构。医院紧紧围绕老有所“医”这一民生问题,打造“互联网医院+养老院”创新模式,着力发展智慧养老科技应用场景,与全市9个区51家养老机构签约建设云诊室,覆盖超过1.9万张床位。

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激活科技强劲动能。锚定重大疾病,整合基础研究、临床学科,关注平台搭建、科研转化,促进多学科交叉合作与创新,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十二五”以来,医院新增上海市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上海交大分子医学研究院等21个科研基地和平台,为医院科技创新注入新的活力。医院科研项目经费连续10年破亿,国自然项目连续8年破百项,自然指数连续5年居全国医疗机构前2。在Nature、Science、Cell、NEJM、JAMA发表一批高质量基础研究和高水平临床研究成果。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仁济医院作为上海市首个突破科技创新成果单列管理改革的医疗卫生机构,肿瘤CAR-T细胞免疫治疗等上百项专利成功实现转化落地。

始终坚持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卓越医学人才。牢牢把握上海市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的目标任务,大力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厚植人才培养的根基,持续优化对人才的精准服务。近年来,医院加快“人才蓄水池”建设,完善全渠道、全周期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推出覆盖“医、技、研、护、管”的全方位人才培养计划。共培养长江学者、杰青、万人领军等国家级人才36人次,青年长江、优青、青年拔尖等国家级青年人才40人次,形成了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作为交大医学院附属医院,仁济同样肩负着医学人才培养的重任,2014年,“上海-渥太华联合医学院”落户仁济医院,开创了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国际化改革先例。2019年,与法国医学科学院和斯特拉斯堡大学医学院合作共建“中法外科学院”,在医学教育、课程改革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始终坚持协同共享发展,践行公立医院职责。医院积极践行医改政策,拓展多形式医联体建设,发挥三甲医院核心引领和带动提升作用。仁济先后托管嘉中心、大场、浦江、浦南四所区级医院,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实现紧密型医联体“高效内循环”。

展望未来,行而不辍,谋篇布局绘蓝图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仁济医院将瞄准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对标世界一流医学中心,努力建成国际一流医学中心城市标杆医院。

百八十年步履不停,我们将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为引领,建设更有竞争力的医院。

百八十年探索不息,我们将以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为根本,建设更具影响力的医院。

百八十年初心不变,我们将以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为导向,建设更加智慧化的医院。

180年来,我们所取得的每一项成绩,都凝结着一代代仁济人的辛勤劳动与付出,凝结着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朋友的聪明才智与心血!艰辛成就伟业,奋斗创造辉煌。让我们共同努力,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执著的努力、更加扎实的工作,谱写仁济医院光荣与梦想交织的新的辉煌篇章!

祝仁济医院180华诞生日快乐!祝愿仁济医院的明天更加辉煌!

谢谢大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就医服务号

订阅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我知道你  在看  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关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官方微信账号,即时获悉医院最新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