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口号中,长在口号下,活在口号里,读博我也要喊口号?

文摘   2024-10-06 02:56   德国  




读博不光是学术追求,更是喊口号的艺术。”这是近年来我常听到的“新式名言”,它看似荒谬,却真实得刺痛了许多博士生的心。伴随着学术的道路,不仅有无尽的文献、数据、实验,更有一连串的空洞口号,仿佛不喊两句,就显得学术追求不够坚定。于是,博士生们在口号的洪流中一边埋头苦干,一边不忘高呼“我是未来的学术中坚力量”。


口号治学,步步高升


在如今的学术圈,学术研究与其说是知识的积累,不如说是如何把口号喊得更响亮、更宏伟。博士生导师们不再仅仅关心学生的学术水平,而是关心他们是否能够流利地背出一些“学术目标”:“跨学科融合”、“前沿创新”、“全球视野”、“社会服务”——这一串串的关键词似乎能为任何一篇论文增色不少。

想要申请博士项目?你得先喊上一句“我愿意为社会的进步与繁荣贡献力量!”
发表论文?标题最好有“国家战略”、“大数据时代”之类的字眼。
开学术会议?准备好讲台上充满激情地喊出“勇担科研使命,走在世界前沿!”

这一切不禁让人思考:是不是喊口号喊得够大声,学术前途就能一片光明?


口号养成记


学术研究变得不再只是“做学问”,而是在各种“战略目标”下苦苦摸索。“博士生必须肩负社会责任”,“科研要有国际视野”,“科研服务于国家战略”——这些口号挂在校园的标语上、学校的报告里、导师的训诫中。久而久之,学生们似乎不再追求真理,而是专注于如何让自己的科研课题看起来更加符合这些“伟大使命”。

在这样的学术环境中,博士生们犹如被“口号制造机”加工过的产品,逐渐变得“格式化”。他们的科研课题与其说是基于个人兴趣或学术探索,不如说是基于“如何迎合主流口号”。哪怕是研究一只小小昆虫,也要硬塞进“生态可持续发展”这样的字眼,仿佛不如此,研究的价值就会被质疑。


口号淹没了思想

在这样的环境下,真正的学术追求被什么淹没了?是口号。学术界开始不再关注问题的深度,而是关注口号的高度。越是贴合当下流行的口号,越能得到更多资源、机会和认可。于是,许多博士生们在选择课题时,不再想着自己真正感兴趣和关心的问题,而是想着哪些研究方向能够获得更多的经费、发表更多的论文,甚至在简历上多写几个“服务国家”的光鲜词汇。

最终,真正的学术探索被掩盖,真正的创新被限制。博士生们不再敢于挑战权威,也不再有时间去深入思考。他们被灌输的都是“如何符合口号”的思维模式,导致在学术这片本该自由探索的天地里,反倒是越来越多的“标准答案”和“固定模式”。


从“学术追求”到“口号化生存”


在博士的日常生活中,口号不仅体现在研究方向的选择上,还渗透到了整个学习过程。从申请科研基金,到准备开题报告,再到与导师讨论,口号成了博士生必备的“求生技能”。博士生们在开题时,常常听到导师问道:“你的研究如何体现国家战略?”“你的课题如何为社会做贡献?”这些问题看似关心现实问题,实际上是让学生们不断为自己的学术研究贴上口号的标签。

而博士毕业后呢?在学术界,他们依然要继续大喊口号,才能获得更多的晋升机会;在就业市场上,他们更要在简历上堆砌各种空洞的关键词,才能吸引雇主的目光。


结局:口号的尽头,学术的荒原


博士生们在口号下生长,活在口号里,甚至有时感到:自己研究的不是学术,而是口号的运用艺术。学术探索的本质应该是发现、质疑与创新,而不是简单地跟随当下的潮流。然而,在这个充满口号的学术环境里,学术已经失去了独立思考的空间,变成了“谁喊得响,谁就有前途”的竞技场。


喊口号,喊得再响再亮,也掩盖不了学术空洞的现实。等到有一天,当所有的口号都失去了意义,学术是否还能恢复它应有的自由与深度?这是我们每个学者和博士生都值得反思的问题。


博士的路,难道真的只能靠口号铺就?









大力学长留学指南
【分享学术信息,扫平申请壁垒】我们是一群海外留学的PHD们,有着丰富的留学DIY申请经验,致力于分享相关干货信息和全奖PHD岗位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