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酱逸韵

政务   文化   2024-11-30 10:02   北京  



文 |郑州海关所属郑州邮局海关  郭燕

我们每一个人

都是这天地间的一份食材




***



品读马伯庸2024年出版的新书《食南之徒》就如同品味他在书中描写的那一坛蜀枸酱,不经意间被揭开,其独特的香醇韵味瞬间弥漫开来,让人沉醉。这不仅是一部关于美食的书,更是一幅描绘南方风俗的细腻画卷,让人在遐想中品味美食的同时感受西汉时期南越的风土逸韵


蜀枸酱,也称“蒟酱”,从名字不难看出它的产地为四川,《诗经》有云:“南山有枸,北山有楰。乐只君子,遐不黄耇。”这里的枸,据说是拐枣树的古名。班固在《汉书》里说,“枸树如桑,其椹长二三寸,味酢。取其实以为酱,美。蜀人以为珍味”。据说枸酱的做法是拿拐枣来捏碎,再过滤掉渣子,放入瓦瓮里边,用布蒙住瓮口,加上厚厚的泥秘制而成。《食南之徒》中对蜀枸酱的色香味是这样描写的——“一团黑乎乎的糊糊,像稀粥一样水津津的,质感粘稠,不咸不酸,入口微有清香,回味中微有一丝辣意,那辣意醇厚,冲劲十足,如同一只白鹿越过密林间隙,稍现即逝。”书中的主角唐蒙被描绘成一个极致的饕餮食客,他在南越国品尝过的美食有:嘉鱼、寒鸡、笋尖牛腩、乌橄榄、胥余果(椰子)、五敛子(杨桃)、离枝(荔枝)、仙草膏、野蜂蜜、鲜蔗浆、壶枣睡菜粥、过树龙汤、麻黄鱼头汤、薯蓣羹、梅香酌、麦麸饼、裹蒸糕,燕窝……可即使是这样一位遍尝天下美食的人,却在偶然品尝到这种稀有罕见的酱汁后将其奉为人间至味,欲罢不能,苦苦寻觅求索。


《食南之徒》整本书的故事就是根据一段关于枸酱的真实历史文献展开的。作者在书的后记中摘录了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的记载:“建元六年,大行王恢击东越,东越杀王郢以报恢,因兵威,使番阳令唐蒙风指晓南越。南越食蒙蜀枸酱,蒙问所从来,曰:‘道西北牂牁。牂牁江(乌江)广数里,出番禺城下。’蒙归至长安,问蜀贾人,贾人曰:‘独蜀出枸酱,多持窃出市夜郎。夜郎者,临牂牁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南越以财物役属夜郎,西至同师,然亦不能臣使也’。”意思就是西汉建元六年,唐蒙出使南越,即今天的广州,偶然在宴席上尝到一种枸酱,非常惊艳。一问才知道,是从“夜郎”而来。唐蒙把这种西南美味带回去,作为贡品献给汉武帝,刘彻喝过之后盛赞“甘美之”。唐蒙献上美味的枸酱,并不仅仅是为了取悦汉武帝的味蕾,而是为了国家的统一大业,于是上书汉武帝,建议先招抚夜郎,再从夜郎国牂柯江南下攻打南越。于是,汉武帝命十万大军兵分五路,攻打南越,其中一路就是从夜郎国招抚而来的军队。清道光年间,陈熙晋的竹枝词《之溪棹歌》中有一首是这样写的:“尤物移人付酒杯,荔枝滩上瘴烟开。汉家枸酱知何物,赚得唐蒙习部来”,词中的后两句讲的就是这一段历史故事。


阅读《食南之徒》让这种被称为“蜀枸酱”的美味酱料在我心里悄然留下一颗味蕾的朱砂痣。我曾在南方履职三年,一次偶然的机缘在一家当地的酿酒作坊看到过一种名为“蒟酱”的酱汁,据店家讲这是酿酒的原料,是酱香酒的灵魂,当时看着确是一滩盛放在发黄的白瓷罐子里的黑褐色酱料,盖子打开的瞬间有一股发酵的酒香,由于自己不善饮酒,加之这种酱汁外观不甚夺目,所以很不以为意。直到读完《食南之徒》才幡然醒悟,原来那就是让唐蒙苦寻不得的人间至味“蜀枸酱”,于是特别遗憾懊恼自己当时没能亲尝一下这种能够改写历史的酱料滋味,以至于现在只能凭借书中的文字描述用回忆和想象来安慰自己的味蕾,所以阿Q自己——“也许蜀枸酱一点也不好吃,吃过反而会感遗憾,还是留在想象里更完美。”可书中偏偏有一句经典的话像盆凉水一样将这我种自欺欺人的安慰彻底浇灭,书中的主角唐蒙在面对没有尝试过的美食是这样说的:“吃到嘴里的遗憾,总比吃不到嘴里的完美要好”。只这一句话就让我心里的“蜀枸酱”充满了吃不到的酸葡萄味。是啊,人的一生总会错过很多美好的事物,大部分时候是因为自己的不敢尝试,有时偶尔勇敢一次,尝试之后却觉得索然无味,觉得还不如不尝试的好,至少还可以留下一份完美的遐想。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盛宴,那么在这场盛宴的餐桌上,我们遇到的每一样事物都像一道道菜肴一样,会给人生的味蕾带来不同的旅行,酸甜苦辣麻酥咸样样皆备,每个人的口味不同,期待也不同,而“吃到嘴里的遗憾”,则是这场旅行中一段段意味深长的插曲。它不仅仅是对食物味道的不尽如人意,更是对人生、对选择、对期望的一次次深刻反思。


遗憾,往往源于期望与现实的落差。当一道菜肴在想象中被赋予了无限的美好,而实际品尝时却未能完全满足这份期待,遗憾便油然而生。但正是这种遗憾,促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期望与判断。它告诉我们,完美是相对的,而每个人的味蕾和心境都是独一无二的。书中的唐蒙认为没能够及时挽救女孩的生命是一种遗憾,故而带着复仇的目的挥师南下去成全自己英雄主义的完美,而历史上真实的唐蒙绝不会为了升斗小民振臂一呼,他只会因为没有抓住统一南越的契机而遗憾,他绕道攻伐南越是为了实现一将功成和国家统一的完美。所以,我们无法用一套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所有的遗憾和完美,正如我们无法用单一的视角来审视多彩的人生。完美和遗憾,是一种生活的哲学。它教会我们接受不完美,学会在遗憾中寻找成长的机会。每一次的遗憾,都是一次自我提升的过程。它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那些真正触动心灵的味道,更加明白自己的喜好与需求。同时,遗憾也让我们学会了宽容与理解。这个过程本身就很完美。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口味和偏好,我们无法强求每个人都喜欢同一道菜,正如我们无法要求每个人都按照我们的意愿去生活。更重要的是,吃到嘴里的遗憾,让我们学会了放下与释怀。人生如美食,总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正是这些遗憾,构成了我们丰富的人生体验。它们让我们明白,生活并非总是按照我们的意愿进行,正是这些不如意,让我们学会了坚强与勇敢,学会了在逆境中寻找希望与光明。


书中的唐蒙在出使南越国乘船渡江时正值三伏溽热难当之季,时逢大雨滂沱,他觉得“整个江面泛起密密麻麻的小泡,仿佛一釜正‘咕嘟咕嘟’熬煮的稻米羹。三伏的暑气非但没被雨水浇散,反而更加闷蒸起来,令舟上的乘客油然生出一种‘造化为厨,天地为釜’的错觉,至于自己,只是被日月煎熬的小小一粒米罢了。”我特别喜欢这段描写,因为“造化为厨,天地为釜”这句话在这一刻被具象化了,显得尤为贴切。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天地间的一份食材,被大自然的巨手轻轻捏起,又轻轻放下,经历着风雨的调味,经受着日月的煎熬,却也在这份煎熬中不断尝试,从一次次的遗憾和完美中逐渐成长、成熟,经过岁月的熬炼后,如同书中描绘的那一罐珍贵的“蜀枸酱”一般,为自己的人生和这个世界增添一份独特的滋味和逸韵。





🔍  | 延伸阅读 |  🔍





编辑:HP

校对:宋利菲、孙丹萍、刘和芳

运营:欧阳高蓉
监制:刘静

金钥匙杂志
发布海关人文艺作品,共建海关人精神家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