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这一论述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立场。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和理论升华,包含着文化建设为了人民、文化建设依靠人民、文化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意蕴。我们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特质,自觉将这一重要思想运用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文化建设价值取向是为了人民
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把人民利益、人民意志和人民心声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旗帜鲜明地回答了文化建设“为了谁”这个根本问题,指明了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个目的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人民性特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凝结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保护好、传承好文化遗产需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文艺工作需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落脚点,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文化建设应立足于满足广大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人民提供更加优质丰富的精神食粮,生产出无愧于人民和时代的文化产品。文化建设必须植根人民、服务人民、造福人民,保持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好地担负起新时代的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让文艺百花园中的花朵永远为人民绽放。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把回答新时代人民群众提出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为主攻方向,回答人民关心关切的时代课题,聚焦人民的实践创造,为人民做学问,为人民立新说,研究成果要经得起人民和时代的检验。
文化建设磅礴伟力来自人民
人民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明确回答了文化建设“依靠谁”的问题,进一步激发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文化建设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推动各族人民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正是人民群众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和创造热情,直接推动着新时代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自信的显著增强。
文化建设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持续迸发,团结带领人民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马克思主义在揭示人的本质的过程中,论证了人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性,提出要在文化实践中不断深化、巩固人的主体地位。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只要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将蕴含在广大人民中的创新动力、创造活力充分激发出来,就一定能凝聚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磅礴力量,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是党领导人民干出来、奋斗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对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文化建设进行了深刻的阐述,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只有广大文化工作者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工作上依靠群众,在生活上关心群众,才能从人民生活中获得无穷无尽的创作灵感,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只有全身心深入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的辛勤劳动、感知人民的喜怒哀乐,才能洞察人民的心声,领悟生活的本质,把握时代的脉搏,生产思想深刻、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优秀文化作品,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文化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
习近平文化思想创造性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鲜明回答了文化建设成果“属于谁”的问题,指出文化建设成果要由全体人民共同享有,让文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唯物史观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性,认为人民不仅是价值创造的主体,而且是价值享有的主体。马克思指出,要让人民群众在创造文化的同时也能真正地享有文化。人民是文化成果的创造主体,自然也应该是文化成果共享主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文化方面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的有机统一。
文化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需要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还需要精神生活的极大满足。要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就必须在不断提升人民物质生活质量的同时,努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精神生活的需要,实现物的快速增加与人的全面发展相协调,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文化产品,从而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伴随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对美好精神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且日益广泛。为此,需要着力解决好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实现全体人民对文化产品的充分共享。要着力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提高基层和农村的文化设施水平,加大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在乡村振兴战略中高度重视乡村文化建设目标,让城乡居民切实共享普惠性公共文化产品,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差距;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增加文化产品供给数量,提升文化产品质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文化产品的品位、风格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迫切需要更加多样、更具个性的高质量文化产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着眼于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提出了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助于进一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文化产品的需求,推进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实现共同富裕。
习近平文化思想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崇高的价值追求并一以贯之,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体现了鲜明的人民性特质。它以文化建设“为了人民”作为价值取向,回答了文化建设“为了谁”的问题;以文化建设“依靠人民”作为内在动力,回答了文化建设“依靠谁”的问题;以文化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作为目标导向,回答了文化建设成果“属于谁”的问题。以上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人民性特质的核心要义,体现出真挚深厚的人民情怀。我们必须坚持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不断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向前发展。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编辑|闫 丽
一审|李 娜
二审|吕美霞
三审|智晨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