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真是轻而易举 ·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百科   2024-11-19 14:48   湖北  


来源 https://doi.org/10.1037/dev0001741

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了青少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21年有调查显示,91%的受访青少年每天至少在网上泡一个小时,超过30%的受访青少年更是每天花5个小时以上在社交媒体上。对于完美主义的青少年来说,他们在网络空间中的社交体验,就像是在没有Wi-Fi的房间里寻找信号一样,总是感觉差那么一点。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完美主义。按照完美主义行为综合模型(CMPB)的说法,完美主义有两个重要部分,一个是自我导向型完美主义(SOP),这就像是青少年自己心里的一把尺子,老总是要求自己做到完美,要是没达到,就狠狠批评自己。另一个是社会规定型完美主义(SPP),这是和别人有关的,就是青少年觉得别人对自己有完美的要求,要是没做到,别人就会对自己不客气。
还有个完美主义社会脱节模型(PSDM),它说完美主义会在人际关系里捣乱,让人感觉和别人有距离,要么是真的关系不好了(客观脱节),要么是自己觉得孤单(主观脱节)。在现实生活里,这个模型在成年人和青少年里都有点道理,可在网络世界里呢?这就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完美主义者在网上也和现实里一样,不太容易和别人建立联系;另一种是他们会在网上找补,通过网络和别人建立有意义的关系。不过以前的研究并不多,并且多是针对成年人的,让我们来看看青少年的情况。
通过对43名12-18岁的青少年进行半结构化访谈,我们试图揭开他们在线上和线下社交联系的秘密。结果发现,完美主义者在网上的联系感就像是断了线的风筝,比非完美主义者要少得多。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人际关系的敏感度,就像是一个高度调校过的雷达,总能捕捉到微妙的人际波动。
研究还发现,完美主义者对在线参与的焦虑和担忧,就像是对社交媒体的“过敏反应”。他们担心自己在线互动中会不会被误解,会不会冒犯别人,这种担忧在青春期晚期和中期的完美主义者中尤为明显。就像是他们在社交媒体上每走一步,都要回头看看自己的脚印是否完美。不过也有一部分完美主义者在网上找到了他们的部落,这些人在现实生活中是孤独的狼,但在网络上,他们却是群居的羊。这可能是因为在网络上,他们可以避免面对面交流中的直接拒绝,找到了一种新的社交方式。
我们在讨论时发现,完美主义者的社交焦虑和自我监控在他们的社交经历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在面对面的社交中依赖社交线索进行自我监控,以缓解他们的焦虑。但是在网络上,这种线索的缺失让他们的焦虑感加剧,就像是在没有导航的海洋中航行。
最后,本研究也考虑了新冠疫情这个“不速之客”对青少年社交行为的影响。疫情期间,两组青少年都感到更加脱节,他们更多地使用社交媒体来保持联系,但也有一些青少年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交媒体在提供联系感方面的效果有限。
我们的研究虽然尽力做到公正客观,但我们自己的视角可能也会影响到结果的解读。我们的样本多数为女性和白人,不太能代表所有青少年。不过,我们的研究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完美主义青少年的社交联系,这就像是给了我们一副透视眼镜,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社交经历的深层结构。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原文链接

本文内容不代表三仓心理学界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


如您或朋友有专著/期刊出版计划

请留言“出版”

或添加小编微信SC-Psy咨询

 拉您进心理学学术交流微信群

群组主要交流期刊经验和发表互助,

能及时了解期刊动态,与同专业学友交流学习。


推荐阅读:


· 11月稿约 |《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征稿

· 11月稿约 | 《中国心理学前沿》 征稿

· 你的研究,我们的头条!


—— 好书荐购 ——


三仓学术出版是国内学术出版领先的专业出版商。十年来,秉承"专业学术 精于学术”的理念,一心致力于学术出版的发展,以优秀学术论著为主要出版方向。力图为作者创造更为优质的出书体验,为作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出版服务。



三仓心理学界
专注科研,荟萃心理学各领域新进展、新动态。关注了我们,就关注了整个心理学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