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五国斯坦及其历史演变

文摘   历史   2024-04-11 17:20   四川  

汉武帝为对抗匈奴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寻找大月氏开始,西域以及中亚开始步入中原王朝的视野范围,但是由于远离中原的核心统治区域,使得中亚在中原王朝只是地理概念,本文简单阐述中亚五国起源以及相应的发展趋势等。

中亚五国,即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是位于中亚地区的五个国家。斯坦为波斯语,本意为“族群聚集之地”。也就是说,只要是身处波斯文化可能影响到的地区,都有可能被加以这个标签为后缀。

匈奴统一整个蒙古高原后,以右贤王为主力的匈奴灭亡占据河西走廊的大月氏,而后大月氏西迁。大月氏西迁留下的区域,匈奴为便于控制,便让乌孙人占据该地区。

大月氏灭掉赛种人建立的大夏,将大夏国臣民分为五部翕侯,为休密、双靡、肸顿、高附(《后汉书》为都密)和贵霜,可以称其为月氏五霸。大约过了一百年左右,大概在公元16—65年这段时间,也就是王莽的新朝和东汉初年时期,月氏五霸之一的贵霜翕侯,迎来了一个丘就却的大佬,他兼并四国,一统月氏,建立起了贵霜帝国。随后他又四处征战,向西侵占安息帝国的领土,南下又攻入了克什米尔地区,最后在今天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建立王城。

乌孙占据大月氏之地后,便形成西有乌孙、东有西汉、北有匈奴三角之势,而后乌孙逐渐崛起,成为汉武帝联合以便于和匈奴对抗之盟友。汉武帝以解忧公主和亲到乌孙,同时期匈奴单于也以其女嫁于乌孙,使得乌孙有两后,后期在乌孙王死后,两派剧斗,但由于西汉强大,使得秦汉派占据优势,乌孙最终全部倒向汉朝。

西汉王朝与匈奴战争过程中,不得不提及一件事情。天汉二年夏天,武帝派自己宠妃李夫人的哥哥、贰师将军李广利领兵讨伐匈奴,另派李广的孙子、别将李陵随从李广利押运辎重。李陵带领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军深入浚稽山,与单于遭遇。匈奴以八万骑兵围攻李陵。经过八昼夜的战斗,李陵斩杀了一万多匈奴,但由于他得不到主力部队的后援,结果弹尽粮绝,不幸被俘。但是由于消息的不及时,使得汉武帝认为李陵已经完全叛变,夷灭李陵其族,李陵得知消息后,完全投奔匈奴,其率领的部族后来就成为黠戛斯部落,该部落后面与其他部落融合后成为吉尔吉斯祖先的一部分。

匈奴分为南匈奴和北匈奴后,南匈奴内附东汉后,北匈奴一部分人西迁到欧洲地区、另外一部分人与当地的鲜卑融合成为鲜卑一部分。鲜卑崛起到灭亡后,另外一个游牧民族突厥崛起,成为匈奴之后对中原王朝具有威胁的北方势力。但是突厥遇到唐朝,使得突厥也很快成为历史的一部分。突厥崛起的同时,其势力达到西域和中亚,使得中亚部分部族突厥化。

突厥灭亡后,北方草原成为真空,后面虽然先后有辽、金等国家建立,但是其统治范围都局限于东北外加华北,在北方戈壁的草原地区为真空。蒙古人崛起于不尔罕山后,先后灭亡金、西夏、南宋等,完全占据中原、西域和中亚,使得中亚等地区受到蒙古文化影响,这个时期同时由于伊斯兰教的兴起,中亚地区成为受伊斯兰文化影响。

蒙古后来根据分封形成四大汗国,金帐汗国(又称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河中地(中亚地区)成为窝阔台汗国主要势力范围。1251年蒙哥汗即位后,以窝阔台系诸后王屡与作难,将封地分割,分授诸王,以去其势。窝阔台子合丹领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灭里领额尔齐斯河之地,窝阔台孙脱脱领叶密立,海都领海押立(今伊犁西)。公元1259年阿里不哥称大汗后,忽必烈也称大汗,双方战争反复进行了5年,1264年忽必烈称帝后,1264年阿里不哥战败。海都自以太宗嫡孙不得立,先后联合阿里不哥、乃颜、笃哇争夺帝位。1301年(大德五年)兵败走死,汗国势衰。1310年(至大三年),海都子察八儿为察合台汗怯伯所败,部分归附钦察汗国,部分被并入元朝。因存在时间过短,故有的说法并不视其为四大汗国之一。

俄罗斯崛起后,先后通过吞并金帐汗国及其附属领土,而后对中亚地区发起进攻,但同期清朝占领伊犁河谷地带,在左宗棠带兵入新疆后,使得俄罗斯未完全占领中亚。但是以中亚的多个地区构建了多个民族,而后进入苏联后,以不同的民族形成不同的加盟共和国,便是后期的中亚五国。

文章前讲述了北方游牧民族如:匈奴、乌孙、大月氏、突厥、蒙古等,但是原有还有从欧洲北方游牧过来的赛种人,这些民族最后融合成为中亚地区的五种不同的民族。又由于中亚为“丝绸之路”的中西方交流必经之地,使得其历史上曾长期受到波斯、蒙古、突厥等民族的影响。

从人种上来说:哈萨克人和吉尔吉斯人由于长期受到蒙古高原的影响,使得他们在人种上更接近于蒙古人种;塔吉克人由于是最早开拓中亚之地的欧洲游牧民族的后裔,所操持的语言与伊朗高原上同样保持纯正欧洲基因的波斯人更为接近;土库曼人虽然人种为欧洲游牧民族后裔,但深受突厥有文化影响;乌兹别克人为在农耕地区的欧洲游牧民族后裔。

在中亚,绿洲农业区基本分布在南部,至于北部,在地理结构上则被称之为“哈萨克草原”。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也反映到了地缘政治层面。在沙皇俄国最初的版图上,现在我们所说的中亚五国地区,被南北分割为“草原总督区”和“突厥斯坦总督区”(也称“土耳其斯坦总督区”)。现在中亚五国的形成,也直接源自于这种地缘认识上的分割。直到现在,“中亚和哈萨克斯坦”的概念,也是俄国人对所谓“中亚五国”的正式定义。

中亚地区犹如中原王朝一样,皆是南农北牧,这也使得俄国人通过生活方式不同划分民族。哈萨克人和吉尔吉斯人的划分是由于俄国人在中亚民族区分时候,根据塔拉斯河谷游牧还是农耕的划分,简单来说是在高地游牧的吉尔吉斯人和在低地游牧的哈萨克人,“吉尔吉斯”之名是被贴在现在“哈萨克人”的身上的,而现在的吉尔吉斯人则被称之为“喀拉吉尔吉斯”。

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源于哈萨克汗国。哈萨克汗国时期的国家政治治理模式,社会分为七个等级:可汗、玉兹、苏丹、伯克、巴图鲁、部落首领与牧主和奴隶。

在哈萨克汗国时期,家伍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由有血缘关系的多户组成。玉兹组织出现于1698-1718年之间,当时汗国陷入势力割据,遂按部落谱系划分为大、中、小三个玉兹。

大玉兹主要分布在七河地区,中玉兹主要分布在大玉兹以北的哈萨克丘陵地区,小玉兹主要分布在里海-咸海沿岸低洼地区。

哈萨克汗国起源于15世纪中期,由克烈汗和贾尼别克汗在七河流域创建。这个汗国脱胎于帖木儿帝国,而帖木儿帝国的崩溃导致了哈萨克汗国的建立。

帖木儿帝国的大汗帖木儿去世后,帝国陷入了内乱并逐渐衰落,而游牧部落趁机南侵。在15世纪下半叶,一部分部族建立了乌兹别克汗国,而另一部分部族则在克烈汗和贾尼别克汗的领导下,离开了乌兹别克汗国,向东迁移到了蒙兀尔汗国。

蒙兀尔汗国是脱胎于东察合台汗国的,克烈汗和贾尼别克汗在锡尔河以北的草原地带建立了哈萨克汗国,成为白帐汗国的继承者。

在15世纪末领地包括钦察草原、突厥斯坦、玉龙赤杰等地。克烈汗和贾尼别克汗的东迁并不是主动的,而是因为遭到乌兹别克汗国的追击和困扰。1456年,他们在面对乌兹别克汗国的追击和困难时,向东投奔了“同宗亲缘”的蒙兀尔汗国。蒙兀尔可汗也先不花挽救了两位同宗汗王,并将所属的蒙兀尔汗国西境楚河与塔拉斯河流域给了他们。

1462年,蒙兀尔汗国也先不花可汗去世后,年仅17岁的笃思忒•马黑麻继承了汗位,但内讧不断,战乱四起。为了逃避祸乱,居住在七河流域的乌孙、杜拉特、康里、札剌亦儿部人西迁到了与蒙兀尔汗国“同宗亲缘”的克烈汗和贾尼别克汗所部居住地。克烈汗和贾尼别克汗与札剌亦儿的结合,使得哈萨克汗国的疆域逐渐扩大。他们以钦察草原为基地,逐渐建立了对突厥斯坦、玉龙赤杰等地的控制,成为了中亚地区的重要力量。历史上,哈萨克汗国的札剌亦儿部人的来源有四个:一是成吉思汗在1206年分赐给他的儿子;二是跟随成吉思汗参加第一次西征的人;三是跟随长子西征进入金帐汗国的人;四是跟随旭烈兀西征的人。札剌亦儿部在哈萨克的聚居区哈萨克汗国时期分为三大玉兹,分别是大玉兹、中玉兹和小玉兹。每个玉兹下都有若干部落,小玉兹下的部落有喀剌塞克、阿达依等,中玉兹下的部落有乃蛮、钦察等,大玉兹下的部落有札剌亦儿、杜格拉特等。

哈萨克汗国的人分为黑骨头和白骨头,黑骨头是平民,白骨头是皇族、和卓和托热。小玉兹和中玉兹的人大部分偏向于白种人,而大玉兹的人则多为突厥语和蒙古族部落的后裔。

17世纪中亚新兴起一个强大的游牧政权—漠西蒙古建立的准噶尔汗国。在准噶尔汗国的侵略下,小玉兹于1730年9月派遣使团请求俄国接受加入俄国;1735年12月中玉兹也加入俄国。18世纪30—40年代,小帐和中帐皆已并入俄罗斯帝国。至于大玉兹,则被准噶尔汗国并吞。但在18世纪中叶,清朝消灭了准噶尔汗国(1757年),统一了准噶尔部,解除了哈萨克来自准噶尔的威胁,哈萨克三玉兹也曾先后表示归顺清朝,特别是中玉兹和大玉兹,与清朝的关系更为密切。于是大玉兹、中玉兹又成为清帝国的藩属,因准噶尔在长期与清朝的战争中,人口锐减,加上疾病的爆发,准噶尔在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消失,哈萨克人因沙俄对中亚的侵略逐步向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水草丰盛、人烟稀少的清帝国版图迁徙。

19世纪清帝国于鸦片战争后国势衰微,于是俄国趁机于1864年强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清帝国土地,至此哈萨克斯坦的大部都归俄国所有。

吉尔吉斯斯坦

公元前3世纪已有文字记载,在《史记》和《汉书》里被称为“鬲昆”、“坚昆”。

从中国西汉汉武帝时,吉尔吉斯大部分首次纳入中国版图。汉武帝又命李广利于前104年(太初元年)、三年两伐大宛(在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使西域的许多城国相继臣服于汉。

前102年(太初三年)战胜大宛后,西汉朝廷在轮台(今新疆轮台东)、渠犁(今新疆库尔勒西南)置使者、校尉,这是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行政机构之始。后又设置伊循都尉、护鄯善以西使者。

公元前59年(神爵三年),因匈奴内争,其主管西域的日逐王先贤掸率万余众降汉,汉使护鄯善以西使者郑吉迎之,匈奴在西域的统治力量随之瓦解。于是汉廷使护鄯善以西南道诸地的郑吉“并护(车师以西)北道,故号曰都护”。西域都护是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的最高军政机构,治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北),“镇抚诸国,诛伐怀集之”,并“督察乌孙(在今新疆伊犁河流域)、康居(在今哈萨克斯坦境内巴尔喀什湖与咸海之间)诸外国动静,有变以闻,可安辑安辑之,可击击之”。起初负责“护西域三十六国”,后来扩大统治范围,“最凡国五十”,西至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乌孙,今铂尔河上游的大宛,今帕米尔地区的无雷,今阿赖谷地的休循等国,都受其管辖。“汉之号令班西域矣”,西域正式纳入了西汉王朝的版图,直到西晋时期突厥人占领该地区。

唐朝吉尔吉斯斯坦再次纳入中国版图,640年(唐朝贞观十四年)置治所西(今新疆吐鲁番东高昌故城),统安西四镇,龟兹、疏勒、于阗、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辖境相当今新疆及哈萨克东部、吉尔吉斯北部楚河流域。

自656年(显庆元年)至664年(麟德元年),这期间,是武则天为皇后辅佐高宗到垂帘听政阶段。657年,唐高宗发大军分南北两道进攻西突厥,一举灭掉了西突厥,西突厥领土全部为唐所有。661-663年(显庆、龙朔年间),唐军平定西突厥,辖区扩大至阿尔泰山西至咸海及葱岭的东西各部直至阿姆河两岸城的诸城邦国包括今吉尔吉斯斯坦大部分。

670年(唐朝咸亨元年),安西都护府治所移至碎叶城。唐朝前中期,在中亚的领土一直延伸到中亚的咸海。设立安西都护府管辖,都护府下面设都督府,都督府下面设州。安西都护府管辖地域包括哈萨克斯坦东部、塔吉克斯坦大部、吉尔吉斯斯坦全部、阿富汗斯坦、伊朗等国的部分地区。

元朝时为蒙古族察合台汗国地,15世纪后半叶吉尔吉斯民族基本形成。16世纪受沙俄压迫,自中亚的叶尼塞河上游迁居至此。清朝时再次纳入中国版图,东部和南部大部分地区属于中国新疆,西部属于中国清朝藩属国浩罕汗国。

1864年10月7日,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勘分西北边记》强行割让新疆西部44万平方公里领土,其中就包括原来的中国领土,现今吉尔吉斯斯坦的大部分土地,1876年被沙俄强占;1876年清朝藩属国浩罕汗国被沙俄吞并,至此,原来的中国领土、吉尔吉斯全部土地被沙皇俄国吞并。

塔吉克斯坦

从西汉到西晋以及唐代,塔吉克地区属于中国版图。

公元9-10世纪,塔吉克民族基本形成。9世纪,建立了萨马尼德王朝,定都布哈拉。塔吉克人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正是在这一长达百年的历史时期形成。

10-13世纪,加入伽色尼王朝和花喇子模王国。

13世纪,被蒙古鞑靼人征服,后来成为察合台汗国领地。

16世纪起,加入布哈拉汗国、叶尔羌汗国和浩罕汗国。

1868年,北部费尔干纳省和撒马尔罕省部分地区并入俄国,南部的布哈拉汗国为俄国属国。

乌兹别克斯坦

最早占有中亚地区的是伊朗游牧民族,他们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由今属哈萨克的北部草原地带向南迁徙。这些游牧民族操伊朗方言,在中亚定居下来,并且在河流附近地区建立了灌溉系统。在这时期,布哈拉、撒马尔罕等城市逐渐形成,成为统治与文化中心。

公元前第5世纪,巴克特里亚、粟特、吐火罗等国家控制此一地区。当中国人开始与西方进行丝绸贸易之际,这些伊朗人城市占有地利之便而成为贸易中心。粟特人利用位于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河中省份,甚至延伸至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些城市与聚居地网络,很快成为这些伊朗商人中最富有的一群。因为这些后来称为丝绸之路的贸易,布哈拉与撒马尔罕终于成为极为富裕的城市,而河中也成为古代最有影响力与权力的波斯省份之一。

河中地区的富裕,经常引起来自北方欧亚大草原以及中国封建王朝的入侵。许多地区性的战争在粟特与其他河中地区国家之间展开,而波斯与中国也经常在此地区发生冲突。公元前328年,亚历山大大帝将此地纳入他的马其顿帝国管辖之内。

在同一时期,此地区也是重要的文化与宗教中心。直到公元一世纪,琐罗亚斯德教(中国称为祆教)是当地最占优势的宗教,但是佛教、摩尼教与基督教也吸引很多追随者。

公元7世纪中期以后,穆斯林阿拉伯人开始征讨河中地区,直到8世纪中期才完成。他们带来新的宗教,而且兴盛至今。最初阿拉伯人只是在征讨波斯时,偶而侵扰河中地区而已。

公元704年,阿拉伯著名将领屈底波•伊本•穆斯林被瓦立德一世任命为呼罗珊总督,进军河中地区。他以木鹿为基地,在中亚征战初期颇为顺利,先后攻占吐火罗、花剌子模和昭武九姓中的安国(布哈拉)、康国(撒马尔罕)、石国(塔什干)等地。但是不久后东突厥汗国默啜可汗遣军西进,夺取了阿姆河外的几乎所有河间地区,穆斯林仅保有撒马尔罕。

714年,穆斯林再度起兵东征,据传说一直到达了今日的喀什,但在途中得知瓦立德一世逝世的消息而回师。穆斯林以在中亚地区强力推行伊斯兰教信仰而闻名,对中亚地区文化发展影响甚巨。

公元9世纪,以河中地区为中心的波斯萨曼帝国逐渐强大,并建立起一个囊括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伊朗、阿富汗等地的强大帝国。萨曼王朝由奉行波斯文化的东伊朗人建立,他们将传统的波斯文化与伊斯兰教加以结合,对锡尔河以北的突厥游牧民产生深刻的影响,萨曼王朝通过战争、贸易、通商、传教等手段使突厥各部落接受了波斯文化与伊斯兰教,并强行将一部分突厥战俘奴隶纳入自己的行政管理体系,这一措施使得突厥游牧部落与波斯城市文明的关系进一步加进,同时,许多突厥农牧民纷纷移居繁荣的城市,转入定居,同波斯人、东伊朗人一起生活,中亚民间的突厥化就此拉开序幕。

公元9世纪到11世纪,突厥王朝取代了波斯王朝,主要是伽色尼王朝,喀喇汗王朝,以及塞尔柱帝国等统治,这些王朝继承了萨曼王朝的军事、制度、文化以及版图。

12世纪、13世纪,由西辽监督下的西喀喇汗王朝统治。以乌兹别克斯坦玉龙杰赤为发源地的花剌子模在1210年代开始管理河中。

13世纪被蒙古人征服。1219年底—1221年,河中地区被蒙古帝国征服并彻底屠杀和摧毁,后土地被钦察汗国与察合台汗国瓜分。

在阿布海儿汗时代,15世纪中期以前,建立“乌兹别克汗国。”后来术赤系的克烈汗和贾尼别克与阿布海尔汗闹翻逃亡蒙兀儿斯坦,另建哈萨克汗国,而今天的乌孜别克斯坦却是帖木儿帝国的领土。乌兹别克汗国解体后一部分人随穆罕默德•昔班尼汗南下,前往河中农业区定居下来,征服了当地的撒尔塔人并与他们融合。形成了今天的乌孜别克族。16世纪至17世纪,他们来到南疆塔里木盆地通商,称为布哈拉人、浩罕人或安集延人,主要从事商业活动,乌孜别克的意思是“自己的领袖”。到清宣宗时代,旗人认为已与卡内回民(维吾尔人)无异。

乌兹别克族是由粟特人和突厥人溶合而成。乌兹别克人有七十二部落,在锡尔河以北的哈萨克南部城市,他们是人口中的多数,在塔吉克占人口中的1/4,在吉尔吉斯有13.8%人口,是在中亚最大的民族,也是全世界第二大突厥语民族。哈萨克与乌兹别克没分裂时,钦察草原有92部落,后来有70部落到哈萨克汗国,有时部落如克烈、乃蛮、钦察,两国也有。希瓦汗国的乌兹别克人分三部:畏兀儿-乃蛮,蒙古-钦察,努库兹-曼吉特。乌兹别克人其实是由粟特与公元前后进入中亚的突厥语民族构成,黑汗王朝与葛逻禄有特别重要性,随昔班尼南下的钦察草原乌兹别克部落是最后构成阶段。

16世纪中叶的乌兹别克人还没有完全定居,与哈萨克人一样吃肉与奶(不种田地与不吃面包),16世纪末定居化加快,17世纪河中只有他们与塔吉克人。

1867年,中亚人阿古柏建立的“哲德沙尔汗国”改称“洪福汗国”,攻占中国库车、库尔勒,占领天山以南的南疆。随着阿古柏的扩张,大批乌孜别克族人进入新疆,成为今天新疆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有些乌兹别克人是在明代前住费尔干纳盆地与河中的维吾尔人后人,有些是受阿古柏裹挟至浩罕汗国。1785后乌兹别克术赤家族灭绝后由诺盖人控制,改称埃米尔国,在二十世纪也有塔吉克人被乌兹别克化。

1873年,布哈拉汗国的曼吉特王朝被沙俄征服,成为附庸国。

1917至1918年建立苏维埃政权。1918年,划归突厥斯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20年苏俄红军侵入希瓦汗国,推翻阿布德•阿拉汗(1918—1920年在位)的统治,希瓦汗国灭亡。苏俄随后在其领土上建立花剌子模苏维埃人民共和国(见花剌子模,又见突厥斯坦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1924年花剌子模苏维埃人民共和国解散,其领土并入乌兹别克和土库曼两个加盟共和国。同年10月,原布哈拉汗国的一部分和希瓦汗国的一部分合并,成立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加入苏联。

土库曼斯坦

公元前2000年,以饲养马匹的古伊朗部落塞西亚人漂流至此。他们可能从俄罗斯草原,沿着卡拉库姆沙漠边缘来到伊朗、叙利亚和安纳托利亚。

公元前1000年,土库曼境内出现阶级社会。公元前6世纪后,一直连续不断被外族人入侵和统治。包括波斯人、马其顿人、突厥人、阿拉伯人、蒙古人。

公元9到10世纪受塔赫里王朝、萨曼王朝统治。

11世纪塞尔柱人控制了从阿姆河三角洲至伊朗、伊拉克、高加索地区、叙利亚和小亚细亚的广大地区。

13到15世纪受蒙古人统治。

15世纪左右,土库曼族基本形成。

16到17世隶属于希瓦汗国和布哈拉汗国。

近代至独立前部分领土并入俄国。土库曼人民参加了1917年的二月革命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17年12月建立苏维埃政权,其领土并入土耳其斯坦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花拉子模和布哈拉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在划定民族管理区后,于1924年10月27日建立土库曼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加入苏联。

总结

中亚五国居于中西方交流之处,受到中西方影响。临近中原王朝的地区,在沙俄未立国前,先后受到北方游牧民族(匈奴、乌孙、大月氏、突厥、蒙古)以及中原王朝影响,濒临伊朗高原地区受到伊朗影响,因此中亚地区的政治、经济深受多方影响,无法形成独立自主政策,只能依附于相应的强国。

理古论今
历史、地理、人文、经济等个人感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