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测试工作质量指标
指标 | 详细描述 | 计算方法或评估标准 |
缺陷发现率 | 发现的缺陷数量与软件规模或功能点数量的比值。反映测试人员发现缺陷的能力。 | 缺陷数量 ÷ 功能点数量(或代码行数等软件规模度量单位)×100% |
缺陷遗漏率 | 上线后发现的缺陷数量与测试阶段发现的缺陷数量的比值。衡量测试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 上线后发现的缺陷数量 ÷(上线后发现的缺陷数量 + 测试阶段发现的缺陷数量)×100% |
严重缺陷占比 | 严重和致命缺陷数量在总缺陷数量中的比例。体现对关键问题的把控能力。 | (严重缺陷数量 + 致命缺陷数量)÷ 总缺陷数量 ×100% |
测试用例覆盖率 | 已执行测试用例覆盖需求或代码的比例。评估测试的完整性。 | 已执行测试用例数 ÷ 总测试用例数 ×100% (对于需求覆盖,可根据需求跟踪矩阵计算;对于代码覆盖,可借助代码覆盖率工具) |
测试用例有效性 | 发现缺陷的测试用例数量与执行的测试用例数量的比值。判断测试用例的质量。 | 发现缺陷的测试用例数量 ÷ 执行的测试用例数量 ×100% |
二、测试工作效率指标
指标 | 详细描述 | 计算方法或评估标准 |
测试任务完成时间 | 完成单个测试任务或项目测试所需的实际时间。对比计划时间,评估工作效率和进度控制能力。 | 实际完成时间 - 计划开始时间 |
平均缺陷修复时间 | 从发现缺陷到缺陷被修复并通过验证的平均时间。反映开发团队与测试团队的协作效率以及问题解决的速度。 | Σ(缺陷修复时间)÷ 缺陷数量 |
测试执行效率 | 单位时间内执行的测试用例数量。衡量测试执行的速度。 | 执行的测试用例数量 ÷ 执行时间 |
回归测试效率 | 回归测试发现的新缺陷数量与回归测试用例数量的比值。评估回归测试的效果和效率。 | 回归测试发现的新缺陷数量 ÷ 回归测试用例数量 ×100% |
三、团队协作与沟通指标
指标 | 详细描述 | 计算方法或评估标准 |
问题反馈及时率 | 在规定时间内反馈测试中发现问题的比例。体现沟通的及时性和主动性。 | 及时反馈的问题数量 ÷ 发现的问题数量 ×100% (规定时间根据项目要求确定) |
与开发团队沟通协作满意度 | 开发团队对测试人员沟通协作的满意度评分。通过问卷调查或团队互评等方式获取。 | 开发团队评分均值(可采用 1 - 5 分或其他合适的评分尺度) |
参与需求评审和设计评审的有效性 | 根据在评审中提出的有价值建议数量或对需求和设计改进的贡献程度来评估。 | 有价值建议数量或根据定性评估(如高、中、低) |
协助解决生产问题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 对生产环境中出现问题的响应时间和解决效果的综合评估。 | 响应时间(从接到问题到开始处理的时间);解决效果可根据问题解决程度和用户反馈等综合判断(如完全解决、部分解决等) |
四、专业知识与技能提升指标
指标 | 详细描述 | 计算方法或评估标准 |
技术技能提升 | 掌握新的测试工具、技术或方法的情况。可以通过培训证书、实际应用成果等体现。 | 是否获得相关新技能证书;在项目中成功应用新技能的案例数量或效果评估 |
业务知识掌握程度 | 对所测试软件业务领域知识的熟悉和理解程度。通过业务知识测试成绩或在工作中对业务流程的准确把握来衡量。 | 业务知识测试得分(如有定期测试);在测试工作中对业务逻辑错误的发现数量和准确性 |
行业动态跟踪与学习 | 关注软件测试行业动态,参加行业研讨会、阅读专业文献等情况,并能将相关知识应用到工作中的表现。 | 参加行业活动的次数;在团队内部分享行业新知识的次数;应用行业新趋势改进工作的实例 |
五、工作态度与责任心指标
指标 | 详细描述 | 计算方法或评估标准 |
工作纪律性 | 遵守公司规章制度、考勤情况以及项目组的工作安排和流程规范的程度。 | 违规次数(如迟到、早退、违反流程等);考勤异常率(异常考勤天数 ÷ 总工作天数)×100% |
工作积极性 | 主动承担测试任务、提出改进建议以及对工作的投入程度等方面的表现。 | 主动承担额外任务的次数;提出有效改进建议的数量;上级领导和同事的主观评价(如高、中、低) |
责任心 | 对测试工作的认真负责程度,如对缺陷的严谨跟踪、对质量的严格把控等。 | 缺陷跟踪遗漏率(未及时跟踪或遗漏的缺陷数量 ÷ 总缺陷数量)×100%;因责任心问题导致的质量事故次数(如有) |
近期热文:
欢迎加入中国最大的PMO&PM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