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教师节。从上周末开始,就在帮儿子做手工,要制作给老师的手工礼物。买了花布头、点缀和一些制作道具,做了几朵仿真花,还得是不同造型、不一个颜色的,嘱咐儿子要送给不同的老师。
除此之外,还要考虑私下里给老师一些什么东西。除了家委会说要一块感谢老师以外,各家也都想着准备一些什么东西给老师。
现在的节日,怎么都变成了家长们的手工作业了呢?
老师们虽然很多人嘴上说不要,学校也不收。
但私下里,只要送过去的,基本也都收下了。不收,我们自己心里不舒服。很多家长心想,你不收,是不是嫌弃我的礼轻。
你不收,在学校能不能管好孩子?这就像是前一阵,有长辈在医院做手术,要给主刀医生包红包一样。不包,患者也不放心。包了,又有悖于规定和纪律。
送了怕不收,不送不踏实。这确实是很多家长们的真实写照。对于一些坚守原则的老师来说,教师节也是有很大压力。
家长们送来的礼物,自己拒绝了,跟家长的关系又出现问题。自己收了,也要考虑是否折价给家长。
本来在学校能够学得好、做个乖孩子,就是对老师最大的礼物。但是现在逐渐变成了家长们之间送礼的互相攀比,这就有些变味了。
对于这件事情,显然如果严防死守,一刀切不好。就像之前有的地方,有老师收了6.6元的巧克力就被开除,这显然有些矫枉过正。但是放任不管,更不是办法。虽然禁止教师收礼等早有禁令,但是落实下来,却不仅仅是一纸文件的事情。
对于教育部门来说,要有可以操作、可以量化的科学规范,收多少算是礼,怎样的算是礼。
对于家长来说,给老师送礼,很多家长认为就可以放心把孩子交给学校。
殊不知,学校只是孩子成长、学习的场所之一。孩子的教育,需要家、校、社三方联动起来,不只是一方的责任。对于教师师德的监管,也要充分发挥社会和舆论媒体的监督,实现投诉、举报的顺畅渠道,在教师节等节点,加强监管和监督等。
让教师节回归到对教师的感谢、感恩上,而不是“老师记得你,你给老师送了一台电视机。老师不记得你了,你给老师送了一本挂历”这种礼物的攀比上。
更多知识、面试真题讲解,欢迎关注:
欢迎关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