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确定:1083760元

学术   2025-01-19 08:03   河北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赔偿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2025年1月17日上午10点,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188元,因此,全国统一2025年度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确定:  54188×20=1083760元。
▋详情如下:
2025年1月17日上午10点,国家统计局召开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

2024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

  一、居民收入情况
        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1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1%。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188,增长(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4.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19元,增长6.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
  按收入来源分,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3327元,增长5.8%,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6.5%;人均经营净收入6908元,增长5.6%,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6.7%;人均财产净收入3435元,增长2.2%,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3%;人均转移净收入7644元,增长5.3%,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8.5%
  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4707元,增长5.1%,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4.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49302元,增长4.6%,中位数是平均数的9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9605元,增长4.6%,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4.8%
1 2024年全国及分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二、居民消费支出情况
  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22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1%。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4557元,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280元,增长6.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
  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8411元,增长5.4%,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9.8%;人均衣着消费支出1521元,增长2.8%,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5.4%;人均居住消费支出6263元,增长2.8%,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2.2%;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1547元,增长1.4%,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5.5%;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支出3976元,增长8.9%,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4.1%;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3189元,增长9.8%,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1.3%;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2547元,增长3.6%,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9.0%;人均其他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773元,增长10.8%,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7%
2 2024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构成
1 2024年全国居民收支主要数据
指标
绝对量(元)
比上年增长(%
(括号内为实际增速)
(一)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1314
5.35.1
按常住地分:


   城镇居民
54188
4.64.4
   农村居民
23119
6.66.3
按收入来源分:


   工资性收入
23327
5.8
   经营净收入
6908
5.6
   财产净收入
3435
2.2
   转移净收入
7644
5.3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
34707
5.1
按常住地分:


   城镇居民
49302
4.6
   农村居民
19605
4.6
(三)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28227
5.35.1
按常住地分:


   城镇居民
34557
4.74.5
   农村居民
19280
6.15.8
按消费类别分:


   食品烟酒
8411
5.4
   衣着
1521
2.8
   居住
6263
2.8
   生活用品及服务
1547
1.4
   交通通信
3976
8.9
   教育文化娱乐
3189
9.8
   医疗保健
2547
3.6
   其他用品及服务
773
10.8
:
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人口比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口比重。
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速=(报告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报告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报告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1*100%
③全国居民人均收支数据是根据全国十六万户抽样调查基础数据,依据每个样本户所代表的户数加权汇总而成。由于受城镇化和人口迁移等因素影响,各时期的分城乡、分地区人口构成发生变化,有时会导致全国居民的部分收支项目增速超出分城乡居民相应收支项目增速区间的现象发生。主要是在城镇化过程中,一部分在农村收入较高的人口进入城镇地区,但在城镇属于较低收入人群,他们的迁移对城乡居民部分收支均有拉低作用;但无论在城镇还是农村,其增长效应都会体现在全体居民的收支增长中。
④比上年增长栏中,括号中数据为实际增速,其他为名义增速。
⑤收入平均数和中位数都是反映居民收入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平均数既能直观反映总体情况,又能反映总体结构,便于不同群体收入水平的比较,但容易受极端数据影响;中位数反映中间位置对象情况,较为稳健,能够避免极端数据影响,但不能反映结构情况。
2 2024年城乡居民收支主要数据
指标
绝对量
(元)
比上年名义增长
%
(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4188
4.6
按收入来源分:


   工资性收入
32899
5.0
   经营净收入
6244
5.8
   财产净收入
5455
1.2
   转移净收入
9590
4.2
(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34557
4.7
按消费类别分:


   食品烟酒
9957
4.9
   衣着
1913
1.8
   居住
8008
2.4
   生活用品及服务
1903
-0.4
   交通通信
4876
8.5
   教育文化娱乐
3928
9.4
   医疗保健
2925
2.6
   其他用品及服务
1047
9.9
(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3119
6.6
按收入来源分:


   工资性收入
9799
6.9
   经营净收入
7845
5.6
   财产净收入
580
7.5
   转移净收入
4895
7.4
(四)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19280
6.1
按消费类别分:


   食品烟酒
6226
5.9
   衣着
966
5.0
   居住
3801
2.9
   生活用品及服务
1044
5.2
   交通通信
2702
9.0
   教育文化娱乐
2144
9.9
   医疗保健
2012
5.0
   其他用品及服务
385
12.8
   附注
   1.指标解释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
   居民消费支出是指居民用于满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费需要的全部支出,既包括现金消费支出,也包括实物消费支出。消费支出包括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以及其他用品及服务八大类。
   人均收入中位数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收入水平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调查户的人均收入。
   季度收支数据中未包括居民自产自用部分的收入和消费,年度收支数据包括。
   2.调查方法
   全国及分城乡居民收支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组织实施的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按季度发布。
   国家统计局采用分层、多阶段、与人口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方法,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近2000个县(市、区)随机抽选16万个居民家庭作为调查户。
   国家统计局派驻各地的直属调查队按照统一的制度方法,组织调查户记账采集居民收入、支出、家庭经营和生产投资状况等数据;同时按照统一的调查问卷,收集住户成员及劳动力从业情况、住房与耐用消费品拥有情况、居民基本社会公共服务享有情况等其他调查内容。数据采集完成后,市县级调查队使用统一的方法和数据处理程序,对原始调查资料进行编码、审核、录入,然后将分户基础数据直接传输至国家统计局进行统一汇总计算。
   3.其他说明
   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https://www.stats.gov.cn/sj/)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工伤死亡赔偿标准共有三个项目:
1、 丧葬补助金:6个月的上年度本地区职工月平均工资;
2、供养亲属抚恤金: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
3、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因此,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25年度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调整为:  54188×20=1083760元
▋法律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
▋工亡的认定:
认定工亡一共有九种法定情形(《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和第十五条规定):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8、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9、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不得认定工亡的情形(《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
1、故意犯罪的;
2、醉酒或者吸毒的;
3、自残或者自杀的。
- END -

法耀星空
传播法律,运送正义,传递希望。本订阅号运营人李耀辉律师,又缘于康德气势磅礴的名言,璀璨星穹之于夜空,犹如崇高的道德法则之于世俗,格外耀眼辉煌。于是乎,就有了“法耀星空”的横空出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