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中年女人靓、运好、心情美的收假方式

情感   2025-02-04 12:13   海南  


庆哥

特立独行水瓶座

日常干货总结癖

分享生活,读书、工作、育儿



今年依然没有留在本地过年,全家自驾游,从广州到湛江徐闻,横渡琼州海峡抵达海口。

大海苍茫,乌云密布。
翻开历史,1097年,苏东坡被贬海南岛,乘着小船横渡海峡,以为自己九死一生,劝想前来探望的朋友千万别来。

这里“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泉”,是荒凉之地,且过海风急浪高,十分凶险。

900多年后,这个荒芜岛屿今非昔比,到处都是游人、美食、蓝天碧海、椰林高楼。

甚至相比10年前我的第一印象又焕然一新。犹记当年这里服务不怎样,走累了,想在沙滩的一张椅子休息,对方说一小时50块,这分明是宰客。


现在服务好多了,至少收费合理了些。

在这里,每天看海,不同的海,驾着车,吹着海风,穿越一片片椰林,没有明确的目的地,边走边做攻略,有时会临时起意去一个从没想过要去地方。

我们像吉普赛人一样,在流动中过日子,每到一个新地都是一次冒险,美食不同,风景不同,遇到的人也日日新鲜。

一个假期好像活出了一年的累积,也是一年里不用太着力的时刻。

我要像苏东坡一样旅行,此心安处是吾乡,只要心是安定的,不论怎么流动,都像在家一样,心里便会处变不惊。

在粗粝中品出细腻,漂泊便有了安定

我觉得这里的美食比不上广东,早茶没有很精巧,做鸡做海鲜的方式也没有广州讲究,总体有些粗粝。

但细品后觉得这里讲究的是原汁原味。

最有名的文昌鸡,一只运动量领先的鸡,皮薄肉嫩又结实,这里地大地广,阳光充足,鸡有足够的散步空间,变得健康自由洒脱,是真正的走地鸡。

有天然的食材加持,不用巧思烹饪,一刀劈开黄金椰子,倒入清甜的椰子水,再加入切块的文昌鸡,汤滚开,满屋椰子清香,简简单单的一锅人间美味,连不爱喝鸡汤的儿子也喝了两大碗,这是在广州没有的鸡味。



花了半天逛南洋风情的海口骑楼老街,到处都挂着清补凉的招牌,海南气候炎热潮湿,得喝点清补凉去热毒。

但我很快发现,这里的清补凉跟我们广东的清补凉不是一个类型,广东的清补凉主要有莲子,百合,薏仁,淮山,红枣等,是养生食补。

而海南的清补凉是在椰奶的基础上增加了五谷杂粮和众多热带水果,三色芋圆,夹心龙珠等,不像是食补,像是一道甜品,看起来像一碗粥,下肚凉凉的。

我儿点了一碗清补凉雪糕,我老公点了椰子水清补凉,我点的是鸡屎藤清补凉,看起来黑乎乎,像偏深青色的芝麻糊。

这种暗绿藤蔓熬制的清补凉,说可以去湿气,初尝微苦,回甘却绵长如琼州海峡的浪,喉咙的火也被浇灭了几分,看来食物不可貌相。

在骑楼小店门口放着很多鹧鸪茶,听说海南人在喝老爸茶时必会喝一壶鹧鸪茶,可以消暑解毒去油腻,我试喝了一杯,清香微苦,回甘持久,很提神。

在万宁一家湖畔农家小院吃的黑山羊五指毛桃汤也很惊艳,五指毛桃跟椰子味很像,可以去湿,这里的食物功效跟广东也相似,去湿气排湿毒。


还有海南炒面,芋头,也很好吃,这些美食都不那么精致,是劳动人民的裹腹充饥之物,但也是实实在在的烟火气,让我们这些旅途人心里感到扎实

没想到,我最爱的是这爹鸭舌,入味有咬劲。

什么食物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一起吃的人以及心里的感受。

当年苏东坡准备流放海南岛,弟弟子由送行,两家七八个人便在途中的小店坐下来,边吃边聊,倒也热闹

荒郊野外,只有菜汤白饼充饥,子由实在吃不下去。苏东坡却吃得欢快,一边大口吃饭,一边打趣子由:“这样的美食,你还想细细品尝不成?”

不论怎样的境遇,能以欢快的心情吃下去,便是人间至味是清欢。

颠沛流离,更要珍视身体

可能水土不服,某天和婆婆轮流拉肚子, 她拉了10次,十全十美,我拉了12次,十二道锋味,意头真好。

好在随身有带药丸,我们住的地方是荒山野岭,过年期间,找不到药店。

我那天拉到两腿发软,鲍鱼大龙虾在眼前都没有胃口,只想喝一碗白粥,爬到山顶不是欣赏美景,而是看看哪里有厕所,人生所有的愉悦,还得通体舒畅才能有福消受。


接下来的日子,我要边养生边享受旅程,九点钟要睡觉,不吃路边油腻小吃,早上起来做伸展运动,防止水土不服,我尽量不喝当地的水,只喝纯净水,或者用纯净水烧开的水。

身体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心里才有安定之感,当年苏东坡在海南岛,很重视养生,虽然这里要什么没什么,但他把自己照顾得很好。

因为他觉得日子越穷,越要好好照顾自己,营养已经跟不上,日常保健更不能落下。

苏东坡养生有三宝:梳头泡脚加打盹。晨起梳头一百下,睡前泡脚半小时,午后再打一会儿盹儿,似睡非睡,恍恍惚惚,是为闭目养神。

不论什么境遇,把自己养得健康,是此生最重要的事。

什么时候,都得有开心的能力

相比于上一年到过的扬州,这里似乎没有什么文化底蕴,每天看一个海,除了海还是海,比较适合喜欢躺平发呆度假的人,什么都不用想,大海会包容一切。

我们试过从不同的角度看海,在木兰湾的亚洲第一塔旁看海,爬上铜鼓岭,在当年苏东坡喝茶观海的望京亭上看海,文昌的海,万宁的海,泛着奶色的海。

海原来都差不多的,山有奇形怪状,千奇百怪,横看成岭侧成峰,但海,不论哪个角度都差不多,茫茫一片,浩浩渺渺,将人衬托成沧海一粟。

天地之间,我变得好小好小。

海都太相似了,连续三天看海便会审美疲劳。

我走着走着觉得有些无聊,不同角度的照片都拍了,特色的食物也尝过了,贝壳也捡了,不知道当年在此生活了六七年的苏东坡是怎么度过每一天的。


翻到传记里写他在海南岛的日子可好玩了,刚到海南岛三天,他觉得无聊,这里无书可读,无名胜古迹可游览,满目萧条,连吃也没有好吃的,不开心了好几天。

好在他是擅长制造快乐的苏轼,他不会让自己枯萎下去,不允许不开心超过一周,没书看,那就找人聊天。

书里写道,不论汉人黎人,苏东坡都喜欢与之交谈,当地人虽没读过什么书,也知道苏东坡曾是个大官,学识丰富,非比寻常,加上苏东坡一向爱逗趣玩笑,很快就与苏东坡熟络起来,对他既敬重又喜欢。

在邻居们十分友好,时常给苏家送吃的喝的,苏东坡父子也能偶尔吃上一顿饱饭。一日,邻家西瓜成熟了,又唤苏东坡去田里摘瓜。苏东坡十分开心,一边摘瓜一边唱歌。

他还会在家做美食实验,发现原来用酒煮海鲜非常美味,还教当地人怎么做,有了美食加持,他的生活又美妙起来了。

即便被扔到荒岛,有生活趣味的苏东坡仍然有一种让自己开心的能力,这是他一直被贬一直颠沛流离依然乐观的力量,他就是一位永远能哄自己开心的生活家。

很奇怪,旅游的时候,我很少想烦心事,有美景就去欣赏,有美食就去品尝,有快乐就去享受,一切都理所当然。

人生应该再多一些这样的时刻,爱每一天,享受每一天,充分感受每一天。

——END——
作者简介:庆哥,一手写作一手煲汤,品人情世故,写至味人间。已经出版《像我这样的人,就该灿烂过一生》、《我愿乘风破浪,只为人间烟火》等,微博:@独一无二的庆哥。




哪梁爽哪喜庆
这里是理性天蝎女梁爽和有趣水瓶女庆哥的原创阵地吗,~诚意好文等你翻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