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技术
健康科普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运动减少、酒桌文化等因素,脂肪肝、肝纤维化、肝硬化等肝脏疾病的发生率也逐渐攀升并呈现低龄化趋势,肝脏问题日益侵蚀着社会各类群体的身体健康。在肝脏疾病日渐增重的过程中,肝纤维化往往被忽略,而肝纤维化作为慢性肝病的必然产物,若不及时治疗,将逐步演变成肝硬化,直至肝衰竭和肝癌。我们应及时了解自身肝脏情况,更好地预防肝脏疾病。
以往诊断肝纤维化,通常要面临诸多繁琐且有创的检查,病人着实要遭不少罪、承担巨大的经济压力。而全新的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技术,它宛如给医生们配备了一双透视眼,恰似那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凭借先进的检测手段,无需开刀、不用穿刺,就能极为精准地评估肝纤维化的程度。这不但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与担忧,还能更迅速地给出诊断结果,让后续的治疗得以及时开展。
什么是肝纤维化无创诊断
目前,肝穿刺活检仍然是肝纤维化检查和分期的“金标准”,但就体验感而言,此方法不仅有创有痛,且可能出现出血、继发感染等并发症,并有一定的假阴性率。肝纤维化无创诊断又称瞬时弹性成像,采用可控低频剪切波对肝组织实施瞬时主动激励,并利用高频信号对瞬时剪切波在肝组织中的传播过程进行跟踪和采集,再结合系统内嵌的肝脏组织学模型,快速给出定量的肝脏纤维化程度测定结果;它是对肝脏弹性测量、脂肪变性定量的一种诊断技术,为慢性肝病诊断和治疗评估提供科学依据,一次测量同时完成两个参数,具有可重复性、无创无痛、快速、经济等优势。肝脏纤维化的早期诊断及纤维化程度的量化对于及时干预治疗并逆转肝纤维化的发展和预防肝硬化与肝癌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为什么要做肝纤维化检查
肝脏,是我们身体内默默工作的“劳模”,但当各种因素引发肝纤维化时,它的健康就面临着威胁。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等会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致死率占世界死亡人数的3.5%。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进展过程中的早期阶段,同时也是影响疾病预后的显著因素。肝纤维化在组织学上是可逆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能有效阻断或减慢纤维化进展。所以,对肝纤维化做出精确、及时的诊断至关重要。
适用范围
01
普通人群肝脏状况的普查;
02
各类嗜肝病毒所致的肝炎如甲肝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戊肝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等,以及自身免疫性肝炎、遗传代谢相关性疾病等;
03
长期熬夜、饮酒、肥胖人群,患有脂肪肝、酒精性肝病等人群;
04
既往肝硬化病史;
05
因其他疾病需要,长期使用肝损伤药物的患者;
06
对孕妇、有源植入医疗设备的患者都是安全的。对有腹水的病人进行测量可能具有挑战性,但没有风险。
此检查最显著的优势为无创、精确度高、重复性好。
检测前注意事项
1
患者应禁食3小时及以上。
2
在开始检查前,患者应在检查床上休息至少5分钟。
3
患者取仰卧位,正常呼吸,将右手臂枕于头下面,右腿交叉放在左腿上,身体呈“香蕉形状”,检查过程中屏住呼吸3-5秒,即可采集一次图像。
4
选择同一位置连续测量5次,结果自动后处理,每位检查者10分钟内即可完成检查并得出结果。
检测结果分析
肝硬度值测定(Liver Stiffness Measurernents,LSM)受肝脏炎症活动度(表现为转氨酶或胆红素水平升高)、肝内外胆汁淤积、肝静脉淤血、进食等的影响,与转氨酶及胆红素水平成正相。
未抗病毒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病毒患者肝纤维分期。
当胆红素正常且谷丙转氨酶升高(小于5×ULN)时
①LSM≥17.0kPa,需监测肝癌、筛查肝硬化并发症,启动抗病毒治疗;
②LSM12.4~17.0kPa,提示进展期肝纤维化、监测肝癌、启动抗病毒治疗;
③LSM9.4~12.4kPa,提示显著肝纤维化,考虑抗病毒治疗;
④LSM7.4~9.4kPa,病情需要时肝活组织检查、个体化抗病毒治疗;
⑤LSM<7.4kPa,定期监测肝硬度值、个体化抗病毒治疗。
当胆红素及谷丙转氨酶正常时
①LSM≥12.0kPa,需监测肝癌、筛查肝硬化并发症,启动抗病毒治疗;
②LSM9.0~12.0kPa,提示进展期肝纤维化、监测肝癌、启动抗病毒治疗;
③LSM6.0~9.0kPa,病情需要时肝活组织检查、个体化抗病毒治疗;
④LSM<6.0kPa,定期监测肝硬度值、个体化抗病毒治疗。
END
供稿 | 感染性疾病科 孟三彦
编辑 | 魏馨
初审 | 张晖
复审 | 李伟琳
终审 | 陈水怀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