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丨CT引导下微波消融术——微创治疗肿瘤新利器

健康   2024-12-31 15:01   河南  

案例分享

近日,80岁的梁阿姨因4年前体检时发现的肺结节,月前复查有所增大,最大直径约12mm,随即来我院就诊。经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后被诊断为“右肺下叶周围型肺癌”。因患者高龄,有肺功能不全、高血压、冠心病、重度骨质疏松等基础病,经我院多学科会诊分析研究后,决定为其采用“CT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根治该疾病,在胸外科一病区朱勇主任团队、CT室郭彦璞副主任医师的紧密配合下,通过局麻对病变组织进行根治性微波消融治疗,手术历时30分钟,患者恢复良好,术后第2天出院。

术前肺结节的精准定位

微波消融术后影像学表现

术后第一天胸部平片

什么是微波消融



热消融治疗技术:主要包括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冷冻消融(cryoablation)、激光消融(laser ablation)和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HIFU消融很少用于肺部肿瘤的消融治疗。RFA、MWA和冷冻消融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3种肺部肿瘤消融治疗技术,对于直径≤3cm 的肿瘤,3种消融方式均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哪些患者适合微波消融



1.ⅠA期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因心肺功能差或高龄不能耐受手术切除,或拒绝手术切除;
2.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或放疗后局部复发或肺内单发转移(肿瘤最大径≤3cm,且无其他部位的转移病灶);
3.单肺,各种原因导致一侧肺缺失(肿瘤最大径≤3cm,且无其他部位的转移病灶);
4.多原发非小细胞肺癌(肿瘤最大径≤3cm,不适合手术切除,且无其他部位的转移病灶)。
5.某些生物学特征显示预后较好的肺内寡转移瘤(如乳腺癌、肉瘤、肾癌、结直肠癌和肝细胞肝癌等引起的转移)。如果原发病能够得到有效治疗,可进行肺内寡转移瘤的消融治疗。单侧肺病灶数目≤3个(双侧肺≤5个),多发转移瘤最大肿瘤的最大直径≤3cm,单侧单发转移瘤的最大直径≤5cm,且无其他部位的转移。

术后如何评价消融效果




01-早期(1周内)

共三层。

内层:病灶内可出现实性、蜂窝状或低密度空泡影样改变;

中间层:围绕着消融肿瘤周边形成的磨玻璃影(GGO),一般认为GGO应超出肿瘤边缘至少5 mm 可达到肿瘤完全消融;

外层:在GGO外有一层密度稍高于GGO的反应带,这种典型的影像学改变称为:「煎蛋」或「帽徽」征象。


02-中期(1周-3个月内)

消融区可持续缓慢增大,GGO消失,其周边可能出现环绕清晰锐利的强化环,称为「蛋壳」征象。


03-后期(3个月后)

靶区和一月左右基线比较基本稳定,且可出现缩小纤维化、空洞、结节、消失、肺不张和增大(可能复发、进展或增生纤维化)等表现。

术后随访



消融后前3个月,每个月复查1次胸部增强CT。以后每3个月复查胸部增强CT和肿瘤标志物。主要观察局部病灶是否完全消融、肺内有无新发病灶、肺外转移以及并发症等。胸部增强CT是目前评价消融效果的标准方法,有条件者可使用PET/CT复查,PET/CT和增强CT两者相结合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消融后疗效。对于合并肾功能不全或者有碘对比剂严重过敏的患者,可进行胸部CT平扫或者磁共振扫描,根据肿瘤大小和信号的动态变化来评估疗效。


END


供稿 | 胸外科一病区 王辉

编辑 | 魏馨

初审 | 张晖

复审 | 李伟琳

终审 | 陈水怀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濮阳市人民医院
濮阳市人民医院1949年建院,1991年搬迁至现址,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公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国家住培基地、医考基地,国家高级卒中中心、标准化胸痛中心,省创伤救治中心,省癌症、消化、心血管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