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腊月的第一天,俗语说:腊月初迎小寒,腊月半迎大寒,再过几天将是一年中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小寒,小寒正值三九前后,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时段就此开启。《黄帝内经》云:“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揭示了顺应自然规律养生的重要性,而冬季天气寒冷,万物蛰伏,故养生应宜避寒就暖,敛阳护阴,以闭藏为本。
01
起居养生
《黄帝内经》有云:“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就是说在严寒时节应有充足的睡眠,从而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同时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寒由脚下生”,故冬季外出应做好保暖措施,尤其是头部和脚部的保暖。
现代实践证明,人体的许多疾病都与季节和天气变化有关。冬季由于气温寒冷,冷空气刺激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易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等一些慢性病急性发作;气温骤降或寒潮来临,易使心血管病患者感到胸闷、气短、头晕、恶心和全身不适,从而诱发心肌梗死和中风;同时流行性感冒的发生和流行与冷空气的袭击也密切相连。所以在寒冷冬季,一定要适时适度添加衣物,注意防寒保暖,防止疾病的发生。
02
运动锻炼
中国民间有:“冬季动一动,少闹病一场;冬季懒一懒,多喝药一碗”之说,寒冷的冬季适当运动,可以加快机体的新陈代谢,使血液中抵抗疾病的抗体增多,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也会随之增强。所以坚持冬天锻炼的,能使人患感冒、支气管炎和肺炎等疾病的概率会大大减小,同时应注意运动不宜过量,以免耗损阳气,从而符合“闭藏”的养生要求,可选择如: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运动方式,并且运动时间应尽量选择在太阳出来后运动,避免在清晨或夜晚气温较低的时候锻炼,以防止阴邪入侵。
03
饮食调养
中医认为“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小寒时节是进补的绝佳时期,小寒时,宜吃温热性,尤其是有滋阴、养血、温补肾阳作用的食物,如羊肉、牛肉、生姜、韭菜、桂圆等,亦可适当进补一些有健脾养胃和补益肝肾作用的食物,如莲子、芡实、大枣、猪肝、木耳、芝麻、黑豆等,少食冷饮及生冷食物。“小寒吃羊肉,大寒吃萝卜”,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中有一个有名的方子“当归生姜羊肉汤”就是一道温补的食疗药膳,具有温中补虚,祛寒止痛之效,适于阳虚怕冷、四肢不温、腰膝冷痛的人群。
小寒时节虽宜进补,但是不能盲目进补,应该根据个人体质,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分清寒热虚实再调补,以免温补过量,出现阳气过剩,郁于体内,发为内热。
04
穴位养生
大椎穴是气血之汇,是督脉的重要穴位,督脉的经气在大椎穴与手足三阳经的经气汇合,所以大椎穴可以通调一身之阳气,长期灸之,能改善风寒感冒导致的恶寒、发热、怕冷、咳嗽、头痛、头昏、头胀等病症;另外,对于全身怕冷的人,灸之可通络散寒。
神阙穴位于腹部肚脐正中,培元固本,补益肾气 ,艾灸15~20分钟。
“阴极之至,阳气始生”,腊月伊始,小寒来临之际,防止寒邪入侵,才能为新的一年贮备健康能量!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