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滇南中心医院(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了一名女性患者,患者由外县市转到我院住院治疗,入院后因病情需要,到医学影像科行肺动脉及双下肢动脉CT增强检查。据患者阐述,在外院就诊时因血管穿刺困难未能行CT增强检查。到云南滇南中心医院(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就诊后,该科对该名患者进行了血管评估,患者虽血管细小、位置难以寻找,但凭借护理人员丰富的经验和扎实的解剖知识学习,成功在颈静脉为患者完成了穿刺。护理人员悉心陪同患者进行检查,不仅帮助患者缓解了就诊的紧张情绪,还在就诊过程中感受到了护理人员暖暖的人文关怀。为了感谢护理人员在就诊期间的悉心照顾,患者在家属陪同下到医学影像科向护理人员赠送锦旗。
每一次精准穿刺,都饱含着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医学影像科全体护理人员始终将患者的需求放在首位,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用心护理患者。近期,由于秋冬季节气温骤降,寒冷的空气刺激血管收缩,多名血管条件差,穿刺难度高的肿瘤患者在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成功完成了增强检查,护理人员的工作得到了患者的高度赞誉。 在精准医疗当中,增强CT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在普通CT平扫的基础上,通过静脉注射对比剂(通常为含碘造影剂),以增加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之间的图像对比度,从而更清晰地显示病灶的形态、位置、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这种检查方法有助于发现平扫时未显示的病变,明确病变范围及边界,鉴别病变良恶性,提高检查的准确率。通俗来讲,增强CT相比于普通CT,因为增加了造影剂,所以成像更加清晰,病变更加明确。 1、提高病灶检出率:增强CT可以人为增加病变与周围组织密度差异,清晰显示平扫不能显示的等密度病灶和小病灶。 2、显示血管病变:造影剂进入血管后,与周围组织做对比有助于发现血管畸形、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血栓形成等血管疾病。 3、提高良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能力:增强CT可根据病灶增强的程度、方式以及病灶的边界等来定性病灶的良恶性,并可为疾病的诊断提供鉴别诊断信息。 4、为疾病的分期、诊疗评估提供信息:增强CT可提供已确诊肿瘤的分期判断,有助于确定手术范围及方式,并可根据治疗前后病灶内血供变化等进行疗效评估。
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成立于1952年,科室经过70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医学影像学科。科室设置DR、CT、MRI三个专业学组。全科现有工作人员61人,硕士12人,本科学历45人,大专学历4人。高级职称15人,中级职称14人,初级职称31人,有昆明医科大学硕导2人,兼职教师5 人。 目前拥有640层CT1台,128层螺旋CT3台,3.0T超导磁共振1台及1.5T超导磁共振2台,全数字胃肠X线机1台,DR4台,床旁DR3台,车载移动CT2台,配备有完善的PACS系统、影像检查预约系统和搭载先进的AI诊断系统,为影像诊断、教学及学术交流提供良好条件。 医学影像科先后在院内开展影像新技术共42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共126篇;获得省级卫生科技三等奖2项,红河州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共14项,红河州卫生科技二等奖2项;主持厅级课题3项,参与省级课题2项。近三年主办省、州级会议7项。是昆明医科大学、大理大学、曲靖医专、红河卫生职业学院等多所大中专院校的实训基地;接受基层卫生单位进修生学习、培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通过省级评审。
在红河州内率先开展螺旋CT、1.5T、3.0T超导MRI的各种常规及特殊功能学检查,实现了从形态学到功能学检查与诊断的跨越式发展,临床诊疗技术水平州内领先。
目前医学影像科是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放射学会委员单位、云南省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常委委员单位、云南省放射学会常委委员单位、云南省放射医师协会常委委员单位、云南省影像专科联盟常务理事单位、红河州放射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红河州放射影像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委员单位挂靠单位、“国家放射影像质量控制中心”直报哨点科室。
医学影像科先后建立了北京积水潭医院王玲教授专家工作站;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韩丹教授专家工作站;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谢汝明教授专家工作站;影像科先后成为云南省医学影像科专科联盟常务理事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放射诊断科专科联盟成员单位;南亚东南亚医学教育与卫生联盟医学影像分联盟。
图文:医学影像科 魏小闵
编辑:张 晗
一审:吴晶晶
二审:罗效萍
终审:杨子龙
投稿邮箱:hhzyydb@163.com
我们将以技术的高度
学术的力度
服务的温度
走进您的内心
请留下您指尖的温度
记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可点击下方地图直接进入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