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创未来,科技赋能:2024脑科学与脑疾病学术年会暨2024年度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宣武)学术会议成功召开

学术   2024-11-12 00:00   上海  

【神经科学前沿技术培训系列】详见文末


来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责编︱王思珍



-- 脑创未来 科技赋能 --
2024脑科学与脑疾病学术年会暨
2024年度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
(宣武)学术会议成功召开

11月9日-10日•北京

思潮汇聚,智慧启航。11月9日至10日,2024脑科学与脑疾病学术年会暨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宣武)学术会议于北京盛大启幕。此次盛会由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杂志编委会、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以及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共同主办,以“脑创未来,科技赋能”为主题,汇聚各方智慧与力量,共谋资源共享之新篇。

大会聚焦脑科学创新转化的璀璨星河与神经系统疾病研究的深邃蓝海,诚邀国家相关部门领导及逾百名业界知名专家,共赴这场智慧与灵感的盛宴。他们多维度、多角度地深入探讨,不仅展现了脑科学研究领域的重磅创新成果,更勾勒出了脑科学发展的壮阔蓝图与未来航向,引领2000余名同仁共同探索脑科学的奥秘与无限可能。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继宗,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时松海,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杂志副总编吉训明教授,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国家发改委社会司副司长陈俊,首都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呼文亮,中华医学会纪委书记梁春琦,百度首席技术官、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卓越工程师奖获得者王海峰,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陈航,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副主任姜悦,雄安宣武医院、宣武医院河北医院、宣武医院济南医院、宣武医院内蒙古医院领导等嘉宾应邀出席本次大会。


开幕式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院长赵国光主持。他首先对远道而来的专家、领导、嘉宾以及线上参会的同仁表示热烈欢迎与诚挚感谢。赵国光院长强调,随着“健康中国2030”和“中国脑计划”两大国家战略的加速推进,以及脑科学领域交叉融合的持续发展,人类对脑科学前沿的探索正在不断深入,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也已成为国家“十四五”期间重点布局的科技方向之一。脑科学领域不仅引导着人类拓展对自身的认识和对科学前沿探索的深度与广度,还蕴藏着巨大的产业机遇和发展潜力,成为当今备受关注的生命健康话题。回顾神经学科的历史进程,目前我国在神经系统疾病领域取得的成就令人振奋,而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政府、专家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依托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学中心,我们将不断巩固历史成绩,紧跟科技前沿,为提高神经系统疾病诊疗水平、造福患者不懈努力。
梁春琦书记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强调,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民健康事业,本次会议顺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多维度分享最新学术进展,多角度探讨脑科学与脑疾病领域的方向、挑战与机遇,并创新转化路径,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交流机会。他高度赞扬了宣武医院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卓越贡献,并表示本次会议由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杂志编委会与宣武医院共同举办,将借助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在科技传播领域的影响力和宣武医院的科研优势,共同推动神经科学领域前沿技术与临床实践的深度融合。
呼文亮书记表示,健康是民族繁荣与国家强盛的鲜明标志,随着全球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脑科学与脑疾病研究已成为当今医学探索的热点与前沿阵地。目前首都医科大学已成立脑重大疾病研究中心,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已正式实体化运行,旨在推动教育、科技与人才融合。作为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主体单位之一,宣武医院在国家神经疾病科研领域担当领头羊角色,引领首都医科大学脑科学与脑疾病研究进入全新阶段。此次大会旨在通过跨学科合作,探索学科交叉融合的新模式,为医学科技自立自强与高质量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陈航副主任表示,科技创新是当今社会主旋律,生命科学和医药健康直接关系到百姓福祉,北京市卫健委持续推进健康战略,将脑科学研究作为重点。作为市卫健委医学创新和成果转化改革第二批试点,宣武医院积极推动脑科学和神经学科医学创新与成果转化;同时,雄安宣武医院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已顺利完成超千台手术,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提供了有力医疗保障和行业引领作用。最后,他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在交流中碰撞智慧火花,共同推动脑科学与脑疾病研究发展,为建设健康中国、健康北京作出贡献。
陈俊副司长指出,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人民健康,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作为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医院,承担非首都功能疏解任务,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协助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中都发挥了关键作用。她希望宣武医院等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能够继续发挥引领作用,加强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结合,推动神经疾病诊疗技术的创新和转化落地,同时各位专家、学者能够更多关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推动神经疾病诊疗技术创新,共同规范国家医学中心管理运行,为人民群众健康解决实际问题,为健康中国贡献新力量。
焦雅辉司长强调,脑科学是当前科学研究的前沿热点领域。宣武医院与清华大学开展深入合作,探索出脑疾病治疗的新途径,在脑血管病防治和脑机接口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这一领域仍面临许多未知的挑战。她指出,广大医务工作者应齐心协力,联合科研院所等各界力量,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着力解决重大难题,在全球生命科学前沿发出中国声音。她强调,国家医学中心应肩负起责任,为政策制定、模式优化等提供科学证据和坚实基础,助力国家战略实施和健康中国建设。她表示本次年会是一个宝贵的交流平台,将促进脑科学研究与脑疾病诊疗领域的合作和交流,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发布仪式由宣武医院党委书记管仲军主持。


会上,嘉宾们共同见证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卒中防治百万减残工程专项任务——“健康中国 卒中识别行动”建设方案发布。

吉训明院士在报告中指出,中风识别行动是针对影响我国国民健康的最主要危害病因——脑卒中,按照多部门协同、健康融入万策的指导思想,探索建立“中风识别+防治行动”工作机制。针对基层普遍缺乏识别和救治能力的现状,依托现有的卒中防治工作体系,聚焦赋能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针对民众联合教育、工会、残联、民政等部门,重点开展高血压、脑卒中等慢性病预防和治疗知识的科普宣传,切实提升高血压、脑卒中等知晓率;针对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提升对于脑卒中的早期识别、科学转运、康复及随访管理的培训力度,建立畅通渠道实现技术下沉,抓牢慢病防控的网底。国家百万减残工程专委会遴选了全国38个区县地区经过1年多的试点建设,试点地区人群高血压、脑卒中等知晓率、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规范转诊(卒中急救地图)使用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脑卒中防治能力都有了明显提升。

《中国神经疾病科研报告》同期正式发布。该报告由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导,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牵头,联合全国多家权威医疗机构,与爱思唯尔合作编撰完成,全面剖析了2013至2023年间全球神经系统疾病领域的科研成果,展现了我国在九大疾病领域,特别是帕金森病等领域的卓越成就与全球领先地位,为国内外专家及公众提供了深入了解我国神经疾病科研成果的窗口,也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主旨论坛环节由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德智院长,中华医学杂志编辑部吕相征主任,宣武医院常务副院长唐毅教授共同主持。
赵继宗院士作《脑语言功能区定位》主旨演讲,他介绍人类对自身脑功能分区、对脑语言功能认知的变迁和深化,并深入讲解了针对“二语习得语言区”开展的最新研究方法和前沿进展,并就脑语言区功能重塑性临床研究进行了分析。他希望大家对脑机接口做研究的同时,也能对脑功能的认知有更多认识,激发更多探索方向。
时松海院士作《大脑发育与功能》主旨演讲,他分享了大脑皮层中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有序组装和精准调控机制,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小鼠实验了解哺乳动物大脑发育和功能的核心流程与关键特性,探讨了具备高效且强大功能的大脑的组装与运行的基本规律,并对未来解析大脑、模拟大脑和打造新体系的前沿研究方向予以展望分析。
王海峰教授作《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新动能》主旨演讲,分享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和技术演进,他指出深度学习的发展受到生物神经网络的启发,大模型的进步使人工智能技术更加通用,能力更加全面,为通用人工智能带来曙光。以深度学习和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快速进步,对科技创新产生颠覆性影响,能够与科学计算、生物计算、医学等结合,推动科研快速发展,促进千行百业转型升级,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王拥军院长作《构建国家化临床研究生态》主旨演讲,他指出医学研究的目的是改变临床实践,讲述了国家中心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深刻阐述国家中心的临床导向、国家需要、国际地位、产业支撑四大方向,并从全球视野出发,结合实际案例,深入剖析了构建国际化临床研究生态的关键要素。他介绍了在中国脑血管病、缺血性卒中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开展临床研究应当肩负使命担当,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解决社会切实需要。

分论坛精彩纷呈,来自全国各地的神经科学同道围绕脑机接口与神经调控、AI时代的神经变性病诊疗、多模态脑影像大数据应用、神经炎症与脑疾病诊疗、探索“国家双中心”建设、脑血管发生发展老化及相关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研发与治疗、协同“护”脑智慧“护”航、围手术期脑健康、神经系统疾病生物标志与临床应用、神经疼痛的新技术与质控、神经调控与功能修复等12个前沿领域,展开热烈讨论和深入交流。本次大会吸引3000余名同道注册,2000余名同仁线下参会,共同见证了这一场神经科学领域的学术盛宴。

智慧交融,共创未来。此次盛会不仅展示了我国在神经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创新能力,更为广大神经科学同仁搭建了一个交流合作、共谋发展的高端平台。它如同一座桥梁,跨越领域,联结智慧,为推动全球神经科学事业的进步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彰显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卓越贡献与深远影响。





转载须知“逻辑神经科学”团队原创性内容,著作权归“逻辑神经科学”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神经科学前沿技术培训系列】

【光遗传学与遗传编码钙探针和神经递质探针工作原理及应用】【在体成像技术在神经科学研究的基础与应用】(第九期)。时间 待定(周六至周一);地点 南京

【脑片膜片钳记录系统的操作和应用】(第六期)。时间 2024126-8;地点 南通

【神经科学前沿技术整合:当在体电生理邂逅光遗传】(第一期),时间 2024119-11(周六至周一);地点 南京

全国前沿组织透明化与三维成像理论和技能培训班(第二期),时间 待定;地点 武汉

【疾病研究与动物行为学系列】

阿尔兹海默症最新研究进展和热点与动物行为学实验设计思路和数据分析(第二期。时间 2025323(周日),地点 线上

“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科研思维”
报名方式:15108204441(电话)Wang_Sizhen(微信)
(点击标题阅读全文)

逻辑神经科学”微信群:文献学习

扫码添加微信,并备注:逻辑-文献-姓名-单位-研究领域-学位/职称
(注:不按要求格式备注,则不通过好友申请)
     
编辑︱王思珍
本文完




逻辑神经科学
以逻辑之学术思维,探索神经科学奥秘;汇百家争鸣,促求真明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