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收钱搞定”,一句“换脸清廉”,龙湖悠山郡小区400多人的业主群瞬间炸裂!可业主们万万没想到的是,闹了半天,这次被“维权”的竟是自家业委会主任!一场业主“吐槽风波”,最后竟成了法院判决的名誉侵权案!▲城阳龙湖悠山郡
1、
八卦升级?吐槽变官司的全程回顾
起初,这事儿不过是个寻常的聊天八卦。2024年9月20日,龙湖悠山郡小区业主崔某和胥某,在微信上聊得热火朝天,内容直指小区业委会主任修某和副主任张某某:“收房时带头积极维权,被龙湖地产用钱搞定”、“然后对邻居们换副嘴脸清廉无比”、“真是既想当~还想立~”结果,胥某手一滑,把这段聊天记录发到了有400多人的龙湖悠山郡业主群里。
▲龙湖悠山郡业主群,发布的截图
此话一出,业主群里顿时炸开了锅,有人煽风点火,有人冷嘲热讽,吃瓜群众围观不已。然而,这个“瓜”没吃多久,就惊动了业委会两位当事人。两人立马提起诉讼,称对方恶意诽谤,严重损害了他们的名誉。
结果如何?城阳法院最终判决胥某侵犯名誉权成立,需向两人公开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各1000元,还得自掏腰包支付律师费。业主们一听这结果,有的直呼“过瘾”,也有的不满:“就这还要赔钱?!”2、
业委会为何选择硬刚到底?
不少业主不理解:“一句吐槽,至于上纲上线到打官司的地步?”其实,这次业委会选择强硬维权,也并非毫无缘由。对于业委会成员而言,公信力就是工作的命脉。一旦被贴上“收钱办事”的标签,就算是再努力的工作,也会被群里各种风言风语淹没,彻底失去业主的信任。毕竟,谁都不愿意被误解成“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的角色。这次案件无疑给那些“键盘侠”敲响了警钟:网络不是想说什么就能随便说的地方,尤其是涉及他人名誉时,乱嚼舌根的代价可能会很高。法律明确规定,诽谤他人需要承担责任。此案正是一次活生生的示范。据两位业委会负责人事后透露,事件发生后,不仅他们自己饱受非议,就连家人也因此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说白了,这次官司不仅是为了名誉,更是为了维护家人和生活的平静。3、
业主与业委会矛盾何时了?
这场吐槽风波,暴露了一个深层次问题:小区里业主与业委会的矛盾从未停歇。有人总结得一针见血:“业委会做对了100件事没人记得,做错一件事就被骂到体无完肤。”但问题是,双方的矛盾要如何解决呢?▲城阳龙湖悠山郡
透明是关键,公开账目赢信任
许多业主之所以对业委会产生不信任,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透明度。如果业委会能主动公开账目、财务明细,并定期召开业主大会,或许能减少不少误解。与其让矛盾发酵成不可调和的对立,不如多听听业主的声音。无论是物业管理问题,还是公共收益分配问题,只有在平等沟通的基础上,才能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为了避免业委会与物业“沆瀣一气”的现象,可以考虑引入第三方监督机构,对业委会的决策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权力不被滥用。▲城阳龙湖悠山郡
一地鸡毛的小区生活,还能和谐吗?
龙湖悠山郡的这场风波,说白了,就是一场鸡毛蒜皮的“八卦翻车”。但透过这场闹剧,也该反思,小区管理究竟该如何走向正轨?毕竟,小区生活需要和谐,而不是一地鸡毛。愿这次事件能成为一个契机,让业主与业委会找到更好的相处之道,共同打造一个真正宜居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