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100人 | 对话出海法务(下):在不确定时代的中,法律人如何入局涉外业务?

文摘   2024-12-09 22:00   广东  
本次对话嘉宾是在上一段涉外企业实习中遇到的nice同事,也是我很崇拜的姐姐~
嘉宾背景:本科和研究生均在五院四系就读,并获得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LLM学位。毕业后,先后有两段红圈所工作经历,既做过合规业务,也做过劳动争议解决等业务。随后转型为涉外法务。现在于某跨境电商公司担任高级法律顾问。
邀请本次嘉宾的原因:一方面是自己想了解当前【涉外法务】的工作模式,为此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另一方面是希望通过交流,获取前辈的经验和建议。
在上一期推文中,我们重点介绍了嘉宾红圈所的工作经历和感悟;法律人所需的底层能力;律师和法务工作的区别。对话100人 | 对话出海法务(上):在不确定时代的中,法律人如何培养底层能力?
本期推文重点:外企法务和出海法务的业务模式区别?法律人如何创造自己的价值?对应届生职业规划建议;以及对想要入局涉外业务的法律人的建议。

Q5: 在离开律所后,您第一段工作是在外企,第二段工作是在出海企业,那么您认为外企法务和出海法务的法律业务模式有什么区别?

A5:外企的法务工作职责主要是支持国内本地业务,针对国内市场出现的问题给出法律意见。在处理外企的法律事务时,有时也会涉及到一些境外法的问题。

出海企业主要看公司是如何配置法务团队不同阶段、不同规模的出海企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和法务团队的配置都有所区别。

有的模式是由国内法务针对海外业务给出具体的法律意见;有的模式是由境外的法律服务团队解答具体的当地法律问题,国内的法务则负责咨询、统筹协调境外的法律团队。后者除了专业的法律素养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沟通协调能力。

法律专业是一个地域性蛮明显的专业,不同国家的律师可能精通不同地域的法律。国内的法务能够运用对国内法律知识的理解,独立解决大部分境内问题。然而,在企业出海的情境下,法务也并不一定精通每个国家的法律法规,所以这时候需要请求当地的法律顾问或者律师帮助。

作为出海法务此时我更需要判断哪些问题需要当地律师介入处理;哪些问题需要付费解决;结合出海企业自身的需求,判断当地律师的意见准确性以及对公司的影响程度。

在处理涉外业务时,作为法务不可能精通各国的法律,所以我在处理问题时候的思维方式是:即使我不能掌握每个国家的法律,但我要清楚我需要解决哪些问题,进而做对应的分析、检索,进而解决企业日常经营中遇到的每个法律问题。

追问:不管是出海企业工作还是外企工作,我了解到最终还是要以问题为导向,运用到前面所提到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底层能力。即使我学了三年的民商法,我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我可以在遇到不同的问题时迁移解决问题的技能。

回答:但我还想补充一点,除了上述提到问题导向,不论是在学生时代还是进入职场,不断扎实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民法中,我们需要充分理解意思自治的原则和强制性法律规定,理解背后的原理,从而地了解制定合同的底线。在学业中,我一向主张学生应建立扎实的法律框架,学好法律基础知识。

在商业活动中,很多人希望在法律框架之外寻找突破,创造额外价值。拥有深厚的法律基础,会有助于理解条文背后的意义,洞悉政策,设计合同条款。当你设计合同条款时能够充分运用法律背后的原理,即使发生了纠纷,也能够清晰表达合同原意。

  • 探索法律之外的空间,创造比别人更多的价值,这是法律人最有价值的地方。

Q6:从您的公众号可以看到您有为许多学生做职业规划咨询,请问您可以为本推文读者总结一些应届生的职业规划建议吗?

A6:首先,每个人的职业规划是不同的,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期待的生活方式、成长的需求来确认自己的职业选择。选择应届生面临的职业选择包括公务员、事业编、律师和法务等。

在上述所提到的各类因素中,需要做好优先级排序。比如在选择职业时,我会将成长性放在首位。不管是选择进入红圈所,还是从红圈所离职,再到选择法务工作,以及现在所做的出海业务,都是因为期待在职业转换过程中得到成长。对职业成长性的期待能够支撑我在新岗位上至少度过两到三年时间,在这段时间我可以充分了解新岗位的业务。实现阶段性的成长以后,我会回顾自己的目标和需求,看下一步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发掘更多的成长性。

应届生需要先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需求和能接受的生活方式。有些人可能适合稳定的生活,而有些人则适合充满挑战的工作环境。比如我本人因为喜欢挑战和变化,所以没有考虑公务员或事业编等工作,在毕业时候选择留在了红圈所。

在进行了职业选择后,需要平衡好自己的内心,不应盲目跟随他人或因焦虑而草率决定。应届生应该避免因为同学的影响或社会压力而做出不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

其次,应届生在选择第一份offer时,尽量选择大平台。从大所或者大厂开始自己职业生涯,在后续职业转型时,大平台可以给自己的能力做背书。至于是选择“大厂”还是“大所”,我没有偏向性的推荐。因为大厂的法务团队内部也会作方向细分,能够充分锻炼专业能力。

如果同时收到了来自大厂或者大所的offer,回到第一点,考虑自己的需求、兴趣和工作性质。例如有的大厂可能会996或者有外派任务,需要综合考虑。

Q7:作为学生,如果我非常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需求,在没有太多实习经历的情况下,要如何斩获第一份实习 offer 呢?

A7:如果是在校生,在没有实习经历的情况下,想要获得第一份实习offer,可以从以下方面展示自己和岗位的连接点。

  • 从校内经历展现自己的能力:如果你想要进入诉讼团队,可以重点展示校内的辩论、模拟法庭等经历;如果没有太多的辩论等经历,可以展现学术研究方面的经历,该学术经历最好也是和岗位需求匹配的。

  • 勤学肯干的态度:如果没有很明确的连接点,可以展现自己勤学肯干的态度。


    这里要注意的是,不仅只有应届生才需要明确自己的职业,在校生也需要提前规划。我会建议在校生在做职业规划的时候可以体验不同的职业,比如法院、律所、公司实习都可以体验一下,才知道哪种生活状态或组织文化是自己喜欢的。


Q8:在最后有没有一些建议能够给到想要入局涉外业务的法律人呢?
A8:把英语学好!再加一个开放包容的心态。

不管是走进来还是走出去,都需要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才能在与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时,理解外国人的文化和价值观。例如出海中东时,理解了当地的宗教习俗后,才能更地推进涉外业务。

  • 即使在同一个文化中,个体之间也存在差异。例如,德国人并不一定都是严谨的,也有开朗和喜欢冷幽默的。

本质上共通点是理解人性,因为所有的人都是喜欢被接纳、被包容、被理解的。
追问:最后还想提问一下嘉宾,有没有一些学习英语的好建议呢?
回答:你能相信吗?我从来都没有在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学习过的人,我在德国用的都是我的德语,所以我回国的时候我的英语其实很差。
无论是在德国读书时还是现在,我学习英语的动力完全来自于兴趣,这种兴趣已经转化为我持续学习英语的习惯。
现在学习英语的资源太丰富了,从音频到视频、从真人练习到AI练习,只要你想,就能不断提高英文水平,关键在于个人的学习态度和努力程度
  • :利用网络资源,如播客、BBC、每日英语听力等。

  • :通过AI练习对话,如使用 Daily Engoo News 等工具,每天跟读半小时以改善语音语调。

  • :阅读英文网站、新闻、扇贝英语等资源。

  • :坚持写作,使用AI工具进行辅助和修改,比较自己的写作与母语者的写作差异。


我鼓励大家发掘自己的兴趣点,设定目标,并付诸实践,通过不断的努力来提升英语能力。
本次的访谈到此落下帷幕。

其实访谈的时间长达两个半小时,在简单的文字中不能完全总结本次的访谈内容。但我由衷感谢嘉宾能够抽出宝贵时间接受我的访谈,收获颇多,受益匪浅~

对话 100 人也由此正式启动!❤️

再次感谢本期的嘉宾!让我们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理理田上草
一个红圈律师的法务转型之路,偶尔闲聊人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