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上海姑娘奔赴瑞士进行安乐死,引起广大网友的讨论。这位上海姑娘叫做沙白,在20多岁时就患上了红斑狼疮。今年已经43岁的她,经历了7次病痛复发所带来的痛苦。红斑狼疮是一种可能会对面部及全身各器官造成损害的一种慢性病,在患病的20年里,沙白饱受折磨,如今更是面临肾衰竭。询问多家医院之后,得到的答案都是再无治疗希望。因此,沙白做出了一个非常有争议性的决定——安乐死。在10月24日,沙白和爸爸在一起更新了一条视频。视频中,沙白最后的遗言是:“我过了极好的一生,以后我再也不会麻烦你了。”沙白的80岁的老父亲虽然选择支持女儿的决定,但还是在视频中难忍泪水。对于沙白的选择,有些网友表示质疑,认为红斑狼疮并非绝症,可以治疗,更多的网友则是安慰与支持。死亡是我们人生中必须经历的课题,那么,当死亡降临之际,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如果你在不到60岁的年龄,患上了无法治愈的疾病,你会选择继续靠医疗手段来维持生命,还是主动结束自己的生命呢?选择靠医疗手段来维持生命的人,往往对生命有极其强烈的渴望,同时可能在这世界上还有他牵挂的人或物。选择主动结束自己生命的人,或许厌倦了疾病带来的身体和心灵上的苦痛,又或许不想成为家人的累赘。在死亡面前,可以激发出人对生的渴望,也可以让人因痛苦而选择自尽。当死亡距离我们很遥远时,我们会下意识觉得,寿终正寝应该是大多数人的结局。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在2022年死去的1000多万人中,60岁以上占比约为2/3,60岁以下占比为1/3。
如果我们将60岁以上死去的人都视为衰老死亡,即划分到自然死亡的行列。
那么,60岁以下的这300万人左右,都可以被划分为非自然死亡。
这个数据表明,自然死亡仍然会是大多数人的归宿,至少2/3的人可以活到60岁以上,但非自然死亡却也占到了1/3。人总是会害怕未知的事物,而死亡恰巧就是其中的一件。死亡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且只能经历一次的事情,我们不能请教别人濒临死亡或者死后发生了什么。心理学中有个概念被称为“死亡焦虑”,指的是人们思考死亡时产生的焦虑心理。这种面对死亡的焦虑心理,既可以是产生于对自己死亡的恐惧,也可以是害怕别人的离去。临床心理学家蕾切尔·门齐斯(Rachel Menziesis)给出了以下几方面建议:是因为世界上还有牵挂的人?是因为怕自己患上不治之症?还是怕自己死得十分凄惨?我们关于死亡的畏惧,是事实还只是我们的想象呢?如果只是想象,那么这种担心是不是已经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负面影响呢?这时候,我们可以和身边的人谈谈自己关于死亡的想法,能有效缓解我们的死亡焦虑。我们可以阅读、观看关于死亡的书籍和电影,甚至可以去墓地散散步,或者写一份遗嘱。这些做法会让我们更加地了解死亡。其实,面对未知死亡最好的方式,就是活好生命中的每一天。这样我们才能在死亡不请自来的时候,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并没有辜负这短暂的一生。死亡这个课题,不仅包括如何面对自己的死亡,还包括我们如何面对亲人的死亡。正如沙白的父亲,在面对女儿的死亡时,他应该如何去做?临终关怀医生克里斯托弗·克尔写了《在生命的尽头拥抱你》一书,帮助人们如何面对亲人的离世。在此之前,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在亲人即将离世之时,做哪些事会让他们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几步路呢?- 首先,我们应该保持室内空气畅通,定时的通风换气是必要的。
- 同时,由于他的感官会变差,我们要提供合适的照明,避免他因视线模糊而感到恐惧。
- 其次,临终者的末梢循环较差,因此我们要做好保暖措施。可以用热水袋敷一敷,但也要防止烫伤。
- 再次,人在将死之时,肌肉张力会慢慢丧失。因此我们要及时更换他的体位,避免皮肤损伤。
- 最后,听觉是临终者最后消失的感觉。因此,我们尽量避免自己压抑的哭声加重他对人世的留恋,而用触摸等非语言的模式,或者温和清晰的语调让他安心离开世界。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认为,人在面临死亡时,心灵上的痛苦远远大于身体上的痛苦。据临终关怀医生克里斯托弗·克尔的观察,许多临终关怀的人会梦见已故的亲人,甚至会在清醒时产生幻觉。这时候,我们不要用科学的视角去否定这些梦境和幻觉,而是耐心地倾听他们讲述梦境和幻觉。这些临终梦境,甚至会让死亡成为一件充满希望的过程,因为这些梦境让临终者认为死亡意味着和已故亲人的重逢。正如《非自然死亡》中所长所说的一句话,没有值不值得死的人,只是碰巧丢了性命而已,而碰巧活着的我们,决不能将死当作不吉利的事。
在我们的传统中,由于对死亡的敬畏,死亡向来是被人们避讳的话题。但是,在我们人生中,死亡又是不可避免的课题。
“避讳”与“不可避免”的矛盾,让我们很多人在面对死亡时手足无措。人生就像是放在桌子上的日历,活一天就撕一页,撕一页就少一页。正因为这美好的生命终将失去,所以无论过着怎样的生活,无论是悲伤还是快乐,我们都要珍惜活着的每一天。
宝子,喜欢我们的文章,可以把我们“设为星标★”哦!以免错过推送消息❤!更多精彩内容,关注:谷雨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