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饿鼠效应(真正毁掉一个人的,是无节制的放纵)

文化   2024-11-07 17:08   四川  
不知道屏幕前的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
每次下定决心要11点之前睡觉,但拿起手机玩了一会,再看时间已经是凌晨一二点。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最近一定要控制吃甜品和夜宵,但却不知不觉手里提了烤串和奶茶。
这种事情发生之后,我们心中会非常懊悔,但下次仍然还是无法控制自己

1925年,美国科学家麦开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将老鼠分为两组,第一组给它们提供充足的食物,第二组则只提供60%的食物。
实验结果令人出乎意料,那些拥有着充足食物的老鼠只活了不到1000天。反观第二组的老鼠,皮毛顺滑,活泼好动,普遍活到了2000天以上。
为了证实这一实验结果是否适用于其他动物,麦开之后又用细菌、苍蝇等动物做了实验,其结果都相同。
麦开突发奇想,这个实验结果是否也对人适用呢?于是,麦开用人类共祖猴子做了试验,结果仍然一致。

这一系列实验都说明,过度放纵食欲等欲望,就会让机体容易衰老,更早走到生命尽头,而节制欲望,则能更加健康和长寿。
这个实验在心理学中被称为“饿鼠效应”,它告诉我们,任何事情无节制都是不好的。
比如,过度工作和学习会让我们患上颈椎病和腰病,过度吃喝玩乐则会让我们有高血糖、体重超标的风险,过度节食则可能会导致厌食症。
在我国古代,将“知止”作为圣人最高的品德之一。这背后的哲学理念是“过犹不及”,其中蕴含着“度”的智慧。
任何事情,过度或者不够都是不好的,不多不少才是最适宜的
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如何避免让自己陷入“饿鼠效应”呢?
我们为什么会对某件事物上瘾?
我们总会被一些低级的欲望所吸引,这些欲望通常都有着极大的上瘾性
比如,电子游戏、短视频。有时候,我们拿着手机,不知不觉中一个小时就过去了。
在这种欲望的牵引下,我们慢慢发现我们已经无法掌控自己的身体,一分一秒也不能离开自己的手机。

渐渐地,我们发现一个可怕的事实:我们不再是自己的主人
其实,我们并不是不想改变自己,也曾靠意志力获得短暂的胜利。但每次靠着意志力改变之后,总会有更大的反扑
比如,短暂戒掉睡前玩手机之后的某一天,却把手机玩了个通宵。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实,每个上瘾行为的背后,都隐藏着我们未被满足的需求

专攻成瘾行为的心理学专家沈家宏表示,成瘾的表现复杂多样,但其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情感需求未被满足
或许是内心缺乏安全感、或许是亲密关系出现了问题、又或许是有着不为人知的伤痛回忆
这些需求让我们不得不借助于具有沉迷特征的外物,来暂时转移注意力。
当我们每天加班到很晚时,工作却又无法带给我们成就感和价值感时,我们就会觉得晚上的时间才是自己的,因此会想要享受深夜独自一个人的时间。
这种情况下,熬夜玩手机其实是因为自己休息时间不足所导致的当我们心情不好时,总喜欢吃甜品来缓解自己的负面情绪。
种种的上瘾行为,都是因为我们的身心遭受了不合理的对待才产生因此,我们想要戒掉自己的上瘾行为,就要先直面自己的内心需求。
适当用“内啡肽”替换“多巴胺”
我们每个人体内,都有着“内啡肽”和“多巴胺”这两种与“快乐”相关的神经递质。
多巴胺(Dopamine)可以通过药物、食物、游戏、甚至是色彩鲜亮的衣物等方式刺激产生,从而使我们产生即时性的快感。

这种快感通常只发生在动作产生的一瞬间,很难在回忆中产生同样的快感。

因此,许多人为了再次体验这种“多巴胺”带来的快感,会不断重复产生快感的行为,比如打游戏、喝酒抽烟等。

这也是多巴胺的一个显著特征——成瘾性
内啡肽(Endorphins)虽然也会使人产生“快乐”,但这种快乐往往是经过长时间的自律活动产生的,比如阅读、跑步等等。
内啡肽往往与长期的幸福感与满足感相关,而且成瘾性较低
对我们的身体来说,多巴胺和内啡肽都缺一不可,且要保持在合适的量中。
“饿鼠效应”,则是毫无节制地刺激多巴胺产生的后果因此,我们可以用内啡肽来平衡多巴胺的产生。
也就是说,用运动、阅读等产生“内啡肽”的行为,替换打游戏、吃甜品等“多巴胺”行为

或许大家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打游戏、刷视频只能让我们获得短期的快乐,而一旦停止,内心就会觉得非常空虚。
于是,我们便接着拿起手机,由此进入了一个恶循环中。
而当我们跑了几公里,或者阅读一本书之后,得到的是愉悦与宁静。每次我们回忆起来时,都能感到一种满足感。
如果我们产生“饿鼠”心理时,我们不妨换一种放松方式,比如去公园散散步、河边吹吹风,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对事物保持“60%的微饱感”
“饿鼠效应”还告诉我们一件事,就是对事物保持“60%的微饱感”
我们都知道,吃饭吃到“七分饱”是最好的状态。

其实,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需要这种松弛有度的“微饱感”
如果把我们的生活比作一把弦乐器,在弹奏弦乐器时,琴弦会不可避免地磨损手指。
有些人为了尽快达成目的,就把琴弦调得太紧,比如工作狂经常加班到凌晨。时间久了弦就会绷断,人的身体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有些人怕琴弦磨破手指,就把琴弦调得太松。这样一来,就无法弹出美妙的音乐。

心理学家休·麦凯曾提出了“欲望——幸福”曲线,
指出在一定范围内,欲望的满足与幸福成正相关。而一旦超出了这个范围,人就会被欲望所控制,从而与幸福背道而驰。

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曾说,“物物而不物于物”。

意思是,我们要做物的主人,而非被物所奴役
其中,“物”可以是金钱、权力等各种欲望。毕竟,自由不是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我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
愿我们都能保持“60%的微饱感”,从而真正地主持着我们的人生。
-The End -
作者-猫头鹰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宝子,喜欢我们的文章,可以把我们“设为星标”哦!以免错过推送消息❤!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谷雨妈妈

第一心理
畅销书作者,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