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嘀嗒嘀”
《嘀嗒,嘀嗒》
嘀嗒,嘀嗒
时间乘着“嘀嗒”溜走了
时间才溜到一半呀
小朋友还没长大
哎呀
重定时间吧
嘀嗒,嘀嗒
时间在跑呀
时间一跑呀
我们就慢慢长大了
——大一班 刘灵运、刘灵晖
Part.1
课程起源
大班的生活如期而至,每一次升班,都是一段新的旅程:新教室、新老师、新作息......入园第一周,老师发现孩子们也开始有了谈论最多的新话题:
源源,你怎么才来呀,我们都开始收材料了,你迟到啦。
我也发现,他已经好几天没有签到了。
有一次我和哥哥也迟到了,没能玩到户外游戏,我还哭了。
上大班了,我们应该要第一个到幼儿园。
基于幼儿发现的“迟到”现象,我们从课程的角度,帮助他们建构时间管理的认知,于是一场由“迟到”引发的入园约定的小故事就此展开。
Part.2
关于迟到
// 什么是迟到? //
关于“迟到”孩子们有自己的见解……
迟到,就是没有准时到一个地方 。
迟到就是小朋友都来了,你还没有来。
等到幼儿园大门关了,还没有来就是迟到。
户外游戏收材料的音乐响了,才来的小朋友就是迟到。
// 迟到会有什么影响? //
迟到了户外运动的时间就少了,区域游戏时间也变少了。
迟到就会学不到更多的本领。
如果我迟到了,我会不开心,心情会变差。
// 迟到的原因是什么? //
我早上穿衣服有点慢,所以会晚一点到幼儿园。
妈妈要先送姐姐上学,然后才回家送我。
妈妈没有定好闹钟,我不知道几点起床。
肯定是晚上睡觉太晚了,闹钟响了也不想起床。
幼儿总结出迟到的原因后,发现“准备充分”和“计划”很重要,于是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找解决办法。
// 不迟到的好办法 //
晚上早点睡觉,提前订好闹钟。
早上起床刷牙、吃饭的时候不拖拉。
提前做好计划,把第二天要带的东西准备好。
还有很多好办法:
幼儿规则意识与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科学幼小衔接的关键,教师就幼儿的话题继续展开讨论,从对话与实践中,帮助幼儿正确判断“迟到”行为。
// 如何判断迟到? //
大班的入园时间是7.50——8.10,那么在8.10之后来的小朋友就算迟到啦。在每日签到表中,你们如何发现谁迟到了呢?
签到表上要写时间,这样就可以看出来谁迟到了。
那我们可以修改一下签到表,这样就能看清楚谁迟到了。
讨论结束后,幼儿开始重新设计签到表。经过商议,大家一致认为签到表上应当有自己的姓名、时间,这样才能准确发现谁迟到了。
Part.3
关于签到
通过孩子们的讨论,我们结合时间重新设计了签到桌,在桌面上提供了日历和电子钟,让幼儿在隐形的环境中感知时间。
// 第一次签到 //
对于签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孩子们会有哪些解决的策略呢?我们把问题抛还给了幼儿,鼓励他们自己想解决办法。
日期和时间
发现问题1
我发现有的小朋友会把日期写成时间。
每个人都要写一样的日期,我觉得每天第一个来的小朋友在旁边写上一个日期就行了。
日期的正确书写方式:
等待时间长
发现问题2
有的小朋友写名字写得太慢,等我签到时本来不迟到都变得迟到了。
只有一排有时候人多了要排好长的队伍。
// 第二次签到 //
调整1:日统计变周统计
调整2:分组签到
调整反馈:
经过我们的一系列改进,孩子们签到的速度提升了。在环境方面,新增的桌子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更舒适、更宽敞的签到空间。
如何统计,谁统计
发现问题3
调整之后的签到表上还是看不出谁迟到?有多少小朋友迟到?有多少小朋友是每天都准时呢?
可以让迟到的小朋友做上标记。
对,我们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来记录。
我的设计图:
可以让每天的值日生负责统计。
// 第三次签到 //
经过三周的统计,孩子们迟到的现象明显减少,都争先恐后地想要成为“入园小明星”。
“一日生活皆教育”的理念在签到这一小小的日常行为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一次次的调整签到表,以“迟到”这个问题为抓手,不仅锻炼了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更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理解了时间管理和自我约束的重要性。
Part.4
关于时间
关于时间,我还想知道......
时间藏在哪些地方?
时钟怎么往前走?
一分钟到底有多长?
一天的时间里我能做几件事?
太阳几点钟起床?
到底几点才算是晚上?
为什么有时候很早就要起床?
......
关于时间的秘密,我们会继续探索。
// END //
编辑:大一班
审核:刘畅
签发:园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