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英国人和他的「地道」中文脱口秀

体娱   2024-09-28 22:10   江苏  


英国人Harry在中国生活16年,3年前他开始尝试用中文说脱口秀,或许是因为出身移民家庭,他天然有着融入意识,但又保有自身的文化视角,这让Harry的段子有着独特的当下感和在地感,他不讲刻板印象中的文化差异,而讲他自己在中国经历的酸甜苦辣,在这些引人捧腹的段子里,他不是审视中国社会的西方视角,而是正身处中国社会中的外国人。


作者 | 丛文蕾(上海)

监制 | 张一童(上海)

来源 | 叁拾代


这可能是中国脱口秀综艺历史上第一个关于种族歧视的段子,由一位英国人表演。《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的舞台上,脱口秀演员Harry的段子里,因为偏深的肤色,他在英国经常被认为是外来移民,在中国当外教时,学生家长也不相信他是英国人。


Harry以相对温和、调侃的方式处理了这个故事,但依然可以感受到背后对种族议题的表达。坦白来说,这是个在中国社会中不太被关注,甚至大部分人不会意识到的话题,同一个前提在中英两国相似又不同的展开,让这个议题在中国社会语境下的独特性变得更加突出。


来中国16年后,Harry在三年前开始尝试创作中文脱口秀,最初他也在舞台上假装过老外口音,以给自己更明确的标签,但他能感受到台下的观众只是报以礼貌性的假笑,自己也觉得没意思。


Harry个人创作的第一个转折点发生在他讲脱口秀半年后,有天他开始回忆在中国遇到的事情,意识到这些内容才是自己应该讲的事。


也正是这种源于自身的,凸显个体属性的故事,让Harry的脱口秀有了独特的当下性和在地感,他不讲刻板印象里的文化差异,而讲自己在中国经历的酸甜苦辣,就像他说的,自己是个很容易入乡随俗的人,东西方思维在他身上交融,在这些引人捧腹的段子里,他不是审视中国社会的西方视角,而是正身处中国社会中的外国人。


这让Harry成为属于中文脱口秀的多元性的一部分。就像同样在节目里出现,展现出鲜明长沙城市特点的哈哈曹,在《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里,更多不同文化背景、表达风格的脱口秀演员们得以站在同一个舞台上,向更广义的大众展现出属于中文脱口秀的最新面貌。


Harry在中国工作、生活的16年里,世界形势和国内社会氛围不断变化,中国大众对外国人的态度某种意义上是这种变化的一种具象化表现。他2008年来到中国时,正值北京奥运会,整个中国社会都对海外报以极高的热情,甚至是优待。这种情况随着中国年轻人国际交流的增加和文化自信感的提升在发生变化,但又衍生出新的怪象,就像Harry在段子里讲到的社交媒体上大惊小怪的老外网红们。


Harry是这些变化的亲历者,这些变化也成为养分刺激着他的创作。两年前,他决定把脱口秀当作自己的职业,开始研究文本、节奏、技巧;并做起翻译中文脱口秀、协助中国脱口秀演员海外演出等工作。在妻子的支持下,Harry独自从北京搬到上海。


交流中,Harry几次向我表达了,自己好不容易找到热爱的事,一定要努力把握机会。这种迫切、渴望,更具象地体现在公司其他演员大多下午1、2点才到公司,而他上午就出现在这里,「其他演员很晚才走,我晚上有开放麦演出,不能待太晚。」;还表现在老板半夜给他发微信,他会及时回复,必要时主动加班。一些脱口秀演员开玩笑道,「工作状态比我们还中国人。」


那天中午,我们从一个外国人在中国生活16年感受到的变化开始,聊到他是如何开启脱口秀职业生涯,中西方文化和生活经历是如何滋养他的创作,以及参加节目后的变化。


以下是Harry自述。


外来者


我是因为没考上心仪的学校,所以选择来中国读书的。


我所在的班级是那所学校的第一个国际班。课间经常有其他班的同学围着我们看、议论我们。当时我也不懂中文,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但感觉都很友好,大部分都是想找我们聊天的。



2008年中国为了迎接北京奥运会,中国人对老外很热情,你需要做什么事大家都会帮你。那时中国很少有老外,不像现在遍地都是,大家会围着你讲英文、拍合照。


那时中国人对老外太友好了,甚至有点过了。一次有人请我吃饭,饭桌上有一位中国人问我这瓶红酒怎么样,当时我才21岁,根本不懂红酒,但他觉得你一个老外应该懂、你说的就是对的。


我知道现在还有好多人会说,老外在中国能得到更多机会。有段时间确实有些老外并不是因为自己有多优秀,只是靠外国人的身份获得一份工作。我也能理解他们,他们喜欢挣那样的钱就去挣吧。


我不喜欢占便宜,我是一个很直的人,对就是对,不对就是不对。


我爸妈也是移民到英国的,他们刚到英国时也没获得什么特殊待遇。所以我也觉得,我来你们国家应该就和你们一样,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过去几年,中国人对外国人的态度在发生变化。中国年轻人更自信了,他们也留过学、见过世面,不觉得老外说的都是对的。我之前做餐饮,特地找了一个外国厨师来做西餐,但现在我发现一些西餐馆里面的厨师是中国人,他们可能从国外学习回来,做得不一定比老外差。我觉得这样挺好的。


毕业后我在北京生活了差不多10年,认识了很多朋友。我不会只跟外国人一起玩或者只跟中国人接触。谁和我有一样的喜好,或者我们有一样的想法,大家就会玩在一起。


10年里,我也在北京结婚成家。疫情的时候我没了工作,北京租房也挺贵的,我俩就和岳父、岳母住在一起,发现他们对老外也有一些刻板印象。


刚住在一起的时候,岳父、岳母每顿饭都拿酒出来喝,他们觉得老外每顿饭都要喝酒。我觉得自己也要客气一点,他俩想喝酒就陪他们喝点。有天实在不行了,我跟老婆说,咱们能不能别每顿都做那么多菜、都喝酒,我都长胖了(笑)。后来,我和岳父、岳母之间也变得没那么客气了。


共情


讲脱口秀之前,我干过贸易、餐饮、教育工作。当时疫情失业在家,想着怎么才能解压,就开始写一些小sketch,拍成短视频发到抖音上。我一直喜欢脱口秀,一直没有去讲。后来发现自己很喜欢写这些小段子,也很喜欢讲脱口秀的感觉。



我一开始讲的就是中文脱口秀。北京英文脱口秀受众不多,英文脱口秀现场什么样的观众都有,一半中国的,剩下一半里有英国的、美国的、非洲的,每个人的文化背景不同,你能说的事和表达方式可能没办法那么深入。


讲中文脱口秀起码看的基本都是中国人,想说什么就直接说了,不用去想可能有一部分人看不懂或者不知道为什么要讲这个。


我刚讲脱口秀的时候,也没有什么主题,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写了什么就讲什么。那时大家都不快乐,我的一些段子引发了观众共鸣,我也挺惊讶的。


当然期间也发生过冷场和尴尬,这很正常,一个段子只有试过之后才知道它的好坏。我觉得自己讲的最冷的一个段子,应该是第一年讲脱口秀的那个圣诞节,讲了一个我小时候在英国过圣诞节的主题,里面有一些学校让我们表演的段子。


那10分钟里全程都很冷,现场观众没有任何共鸣点。大家可能也不知道我在说什么,他们小时候不过圣诞节或者不用在那天表演,反正就是不懂。只有我身后另外两个脱口秀演员在笑,他们可能留学过,知道这件事。下台后他们对我说,讲得还行,要不改改明天再讲。第二天我又讲了同一个段子,还是凉了。那算了,不讲这个内容,没意思。


早期我也假装用老外口音讲过段子,说了一分钟,现场观众也有笑的,但我能感到是那种有礼貌的假笑。我自己明明会讲中文为啥还要假装老外口音,觉得这样也蛮没意思的。


讲了差不多半年脱口秀,有天我开始回忆在中国遇到的事情,觉得这些内容才是我要讲的事。「英语角」的段子就这么诞生了。


线下第一次讲这个段子就炸了。英语角这个东西不管你去没去过,但每个人都知道、每个学校都有,观众愿意听。只是中国观众的角度是我去那里找人练习英语,而我的角度是被找来陪练口语的人,这个角度是中国观众没有想过的、也很少人讲的。


有人说脱口秀是冒犯的艺术,我不觉得。我从来不想去故意冒犯谁,只不过是想把自己经历的事,从我的角度告诉大家。当然我讲的一些段子可能会让有些人感到被冒犯,他们有自己的立场和想法,可我觉得如果我铺垫得够好、说得够好,观众知道吐槽的不是他们,应该也就不会感到被冒犯。


沪漂


讲了一段时间脱口秀,我决定把它作为职业。


在这之后,身边同行对我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有的演员起初可能觉得我不是真心想干这个,不会和我聊太多。把脱口秀当作职业后,一些演员愿意主动和我分享讲脱口秀的技巧,段子怎么铺、节奏怎么调整。我自己也参加过几个训练营,我和毛豆(注:脱口秀演员)、黄大妈(注:脱口秀演员)是一期训练营的。


去年,我一个人从北京搬到上海。


我在北京没有固定的俱乐部,北京又很大,很难和其他脱口秀演员们聚在一起交流。我和其他几位脱口秀演员曾组织过小型创作会,后来解散了。大家距离太远过来不方便,而且太正式了,效果没想的那么好。


上海的创作氛围对我来说更自由一点。和那帮脱口秀演员吃饭聊天,随便说句话,本来没想过它可以成为段子,看到大家都笑了就赶紧记下来,下次可以把它发展成段子。



而且,上海观众更喜欢看脱口秀,机会也更多,如果你想测段子在上海更容易测起来。上海对我来说也更合适,这边更国际化一些,文化差异相对较小,我的一些段子不用铺垫太多。


可北京有个好处是,正因为北京不太好讲脱口秀,如果你的段子在那里炸了,放到哪里讲都很好。你也会发现北京来的演员都挺强的。


我老婆很支持我来上海。如果她不支持,我可能会一直待在北京,找别的工作了。她感受到我非常热爱脱口秀,对我说,不是所有人都能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你那么喜欢做脱口秀就先追你的梦想吧,如果做得好的话就接着干,不好的话也没办法,就回北京。


来上海后,我有个强烈的想法就是,如果机会来了,一定要抓住。现在年纪这么大了、又结了婚,想快点稳定下来,千万别因怕累怕苦错过机会,以后后悔。


节目(注:《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还没有确定最终选手名单那段时间,我特别累。节目选手选拔期正赶上公司给了我其他活,这个活需要两天干完,我还要准备节目。那时候特别崩溃,觉得要是因为这个活没办法上节目怎么办。可我哪个都不想放弃,工作和上节目我都要。


变换


我一直想上节目。之前也报名过脱口秀节目,当时没被选上,今年好不容易上了。上节目是对我水平的肯定,也能让更多观众认识我。



对我来说,讲脱口秀一个很大困扰就是介绍自己。每次线下演出都要花时间告诉大家我是谁、来自哪、为什么来,我试过一上台就直接讲段子,效果不太好。大家有点懵,不知道你是谁、为什么要给他们讲这些。如果是中国脱口秀演员,即便也是一副新面孔,只要说「我是内蒙人」,大家对他还是有初步感知的,因为观众对内蒙、内蒙人可能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大概是知道的。


在节目上讲英语角、学医不能救英国的段子都是能介绍我自己,让观众一下子明白我这个老外有什么想法和态度的段子。但一些话题我也会担心观众觉得我是在讽刺中国。


比如,第一期讲的种族歧视的段子。我先从英国讲起,如果不讲我和英国王子的故事,直接讲在中国当家教遇到的歧视会让人觉得很奇怪。


我不觉得中西方在幽默的理解上有什么差异,差异可能在于观众对梗的接受度不一样。中国脱口秀这几年刚发展起来,观众的开放程度还没有那么高。例如情侣间一些私密的事情观众其实没有那么喜欢听,这种东西就不能说太多。我小时候看的那些英国脱口秀演员也不像现在这么开放,大家都是在改变的。


中国脱口秀演员也在变化。以前大家讲脱口秀喜欢围绕一些社会热门话题,现在更愿意聊自己的事。我觉得这样挺好的,我自己看脱口秀是想看别人的生活是怎么样的,通过不同人的生活给我带来不同的想法。


我也在变化。全职做脱口秀后,参加了脱口秀训练营,学习了上节目的段子框架、节奏应该怎么写。翻译中文脱口秀给我帮助最大,让我明白了为什么讲这个话题、为什么要这么讲这个话题。


节目播出让我的生活没有太大变化。可能之后演出会多一点?刚上完节目,想写更好的内容给大家,担心来看我线下演出的观众失望,这种压力还是在的。


可写段子有快有慢。我的创作习惯一般是,今天决定写段子了,先想个主题,或者回想一下有什么故事可以讲,把这些故事按照主题框架捋一捋,找故事里有没有好玩的段子,再决定要不要写出来。但不会规定自己今天一定要写出几个段子。


我喜欢讲故事,不是很喜欢去教育人或传达某种价值观。我在创作故事的时候就把想表达的东西放在里面了,如果观众感兴趣就会自己去思考,用他们自己的想法去理解我的故事,而不是我去告诉他们我要表达什么、我讲这个话题是为了什么。


有了新段子,就去开放麦试它,回来再打磨一下让它更好玩。新段子需要多练一练,一周我至少有三天会去开放麦,每天讲两场,再多也没有必要,太少也不行。


因为经常要去开放麦,我会比较早到公司。一般是早上7、8点起床、健完身吃个早饭就来公司上班了。弄完工作赶紧去开放麦或者见朋友。


我喜欢晚上有自己的时间,能更自由点,可以和朋友待在一起玩。我的大部分朋友都是脱口秀演员,大家时间基本一样,能玩在一起。平时我会在家做饭,邀请他们来我家吃饭、喝酒,看个电视什么的。


下班后我们在一起从来不聊工作,也没啥可聊的,就是开开心心聊天。但你会发现,大家聊着聊着,就有人打开手机开始写东西了。


 END 


©新声Pro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要记得点赞、收藏、转发三连哦~⭐


新声Pro
内容的趣味,实践,趋势和精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