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类型片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呈现出明显的代际差异,但在科幻这一垂类中,主力导演基本都是被科幻漫画和好莱坞大片影响的80后一代人。同一代际内部相对难以迅速完成创作迭代,但随着多方力量的积极推动,更多年轻创作者开始对科幻创作产生兴趣。
作者 | 陆娜(北京)
在国际上,科幻和奇幻属于一个大幻想概念范畴,已经形成一个电影评选的体系,突出电影的想象力和趣味性。
但科幻类型在国内发展较晚,早期有一些低成本概念化尝试,但后来和科技、影视工业化发展深度绑定,再加上科幻文学在新世纪后从流行文化逐渐变得小众,科幻影视作品的创作门槛和难度越发加码。
黄建新导演在首届中国(象山)北纬30°科幻电影周上提到,2021年是中国票房全球第一的一年,而当时中国的科幻电影产量仅占比为4%。今年,这一比例已经上升到9%左右,这反映了市场调节和产业发展的需求。因此,科幻电影的准备,包括人才的培养,变得尤为重要。
当下,中国科幻电影的制作正在寻求与本土文化和审美的结合,同时不断在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近两年先后出现的《宇宙探索编辑部》和《从21世纪安全撤离》就为创作者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突破了大众长久以来通过好莱坞建立的对科幻片的惯常想象。
在刚刚结束的首届北纬30°科幻周上,也能看到新一代科幻创作者正在传统的工业化语境之外做出新的尝试。与不同类型元素融合,奇幻科幻概念的泛化,是这次科幻电影创造营中较为明显的创作趋势。
激发更多人对科幻产生兴趣形成感知,并在有所触动后真正尝试进行科幻类型的创作,是北纬30°科幻电影周这类平台提供的一种可能解法。
高原之上才能出现高峰
作为中国科幻电影领域的重要推动者、科幻电影工委会会长和著名监制,王红卫形容目前科幻在中国影视行业还是一个「雷声大,雨点小」的垂类。
「雷声大」,是因为科幻在国内还比较新鲜,又涉及到多类型的融合和多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电影从业者关注。过程中,科技实力、国力增强这些话题也都会带动其发展。
从2015年《三体》获得雨果奖算起,科幻文学在新世纪后重新进入大众视野。彼时影视行业也开始关注科幻文学IP的孵化和转化,但没有明确的开发方式。《三体》影视版权售出后,剧版经历了7年开发,而影版至今未制作完成。
2019年《流浪地球》的上映,再次吸引了大众目光,也让行业逐步建立起对这一类型的信心,开始想象中国科幻片的可能样貌。与此同时,对科幻的讨论也开始聚焦于影视工业化,甚至将科幻片与重视效的大制作形成必然关联。
2023年,全面升级的《流浪地球2》登录院线,金鸡百花电影节首次设立科幻创投单元,《流浪地球3》也在金鸡官宣将正式定档2027春节档,一时间科幻的讨论热度又再次被抬高。
「雨点小」,则是因为科幻类型在其拥有的声量下,在这些年的电影票房大盘中占比并不高。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些关键节点的明星代表作之外,行业和整个社会并没有形成对科幻的持续性普遍性关注。
中国影协科幻电影工作委员会执行秘书长马贺亮,从2016年就开始致力于科幻类型节展的孵化和发展,但通过近十年的观察,他认为产业还没有本质性进步,科幻电影的土壤并没有真正被培育起来。
「这个行业总是隔一段时间出现几个超级有能量的人来推动类型的拓展或工业化的进步,但个体项目的创作经验难以直接向行业输出。重要的是要逐步建立起整体的制作体系和标准。」
他向新声Pro进一步解释道,当创作者基础没有那么丰富的时候,出现一个特别案例,会产生话题消费式的虹吸效应。话题的过度消费造成的认知偏差其实是没有必要的,但当它已经存在了的时候,就需要去认清或者打破。
这两年先后上映的《宇宙探索编辑部》和《从21世纪安全撤离》,呈现了科幻电影的全新打开方式。同作为《流浪地球》系列和这两部风格化影片的监制,王红卫认为,这不光是横向的风格上的变化,还呈现出一种纵向的区分。但他也希望青年创作者不要以此作为某种样本或风潮去模仿,因为它们并非标准的商业电影。
国产类型片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呈现出明显的代际差异,但在科幻这一垂类中,主力导演基本都是被科幻漫画和好莱坞大片影响的80后一代人。同一代际内部相对难以迅速完成创作迭代,但随着多方力量的积极推动,更多年轻创作者开始对科幻创作产生兴趣。
因为一直在建设科幻电影平台,链接相关从业者,马贺亮和团队挖掘了一批专注于类型创作、并具有持续性的青年导演。「其中一些导演是很有才华的,但行业对他们关注度不太够。大家基本上只看到了大树,没有看到下面的花花草草。」
去年影协旗下的科幻电影工委会成立,标志着中国科幻电影产业开始得到系统性的重视和扶持。北纬30°科幻电影周,就是科幻工委会作为官方下场打造的垂直影展。
正如编剧、导演张小北在北纬30°科幻周对谈科幻大师王晋康时提到的观点:2019年《流浪地球》的成功并非孤立事件,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就像中国科幻文学一样,《三体》之前至少有10年的时间里,有一大批中国科幻作者在不断努力和铺垫,他们的作品构建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在这个高原之上才可能出现高峰。
为科幻新人找「中间地带」
为了探索科幻电影更为良性、有序的开发和制作方式,首届北纬30°科幻周推出了科幻电影创造营板块,并作为重点投入。与其他电影节的创投单元或短片训练营不同,该创造营将两者结合,尝试创造出一种新的模式。
王红卫曾在前两年提出,创投市场存在同质化和模式化的问题,需要挤去泡沫。如今设立专注于细分市场的垂类影展,有机会避免大而全的创投所产生的类型的撞车和重复。
此外他还提出,创投项目最好有配套短片,这次北纬30°科幻电影周的创造营正是践行了这一理念。「短片相对而言对创意的要求没那么高,制作难度没那么大。通过这些短片,我们为科幻起步所做的普及能够更扎实一些。」
考虑到大家的科幻基础相对薄弱,组委会在筹备期间与多个版权平台沟通合作,精选了26个适合影视改编且结合了本土文化的科幻IP,供学员免费使用,以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文学改编路线也是这次科幻周最初就明确的方向,马贺亮坦言,「为此我们设置的筛选门槛还挺高的」——要求报名导演有科幻长片项目、有拍摄或者参与科幻电影或短片的经验,并提交关于科幻的认知与阐述——以便于评选嘉宾能够判断创作者在策划上已有长期准备,和相对完备的类型认识,以及作为一个导演应具有的核心表达。
尽管进行科幻创作的仍然属于小众群体,但马贺亮感叹在每一次活动中还是能不断发现惊喜。「比起当年,现在看到的这些导演在创作上会更成熟,在进入产业上准备得更充分。」
科幻电影创造营首轮入围名单确定后,导演们需要在五天内选定IP并确定改编方向,还要准备好短片拍摄方案。第一轮路演的结果在8月31日当场就公布,而最终入选的5位导演需要第二天就赶赴象山。
这意味着,导演们在接下来的一周需要参加大师班培训,并同时进行堪景、改剧本、码团队等工作。而从正式拍摄到完成短片制作,几乎只有10天时间。虽然感叹着「一切都像开盲盒」,但最终极限创作下依然都交出来了完整答卷。
路演时能够看到五个短片改编方向和表现风格各异,涵盖了「科幻爱情」、「科幻惊悚」、「科幻动作」等不同细分类型。导师们在培训中也会根据每个项目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指导,引导他们注意类型区隔,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新兴创作者还是要在《流浪地球》和一些风格化作品的中间地带去寻找平衡,创作出既能体现个人审美又能得到市场认可的科幻电影。」王红卫告诉新声Pro,多元化的创作方式、多类型的融合,或许会吸引科幻创作者去探索更多可能性。
科幻电影工作委员会会长王红卫(右一)、导演杨超(左一)与五位创造营新人导演合影
王崑琳导演的《α临终关怀计划》,就听取了编剧杨治学的建议,融入了更多类型化的动作元素,这不仅丰富了短片的表现形式,也更好地展示了导演功底。科幻作家任青则建议可以把握好文艺和商业的平衡,最终王崑琳短片中的孤独感呈现和美学风格在路演现场受到高度好评。
跨界导师阵容是这次北纬30°科幻电影周创造营的一大亮点。为了建构起创作者们对科幻的底层逻辑和宏观认知,组委会邀请到了来自科幻电影创作、科幻文学和科技等不同领域的8位资深专家,为5个项目提供了多维度指导。
王崑琳感叹道,「大师班培训信息量很大,老师们的侧重点都不同,我觉得有一种开脑洞的感觉。而且我们组真是每个老师的意见都用上了。」
因为要改编以AI为主题的科幻IP,进行项目筹备时,导演王崑琳和制片人赵哲源想要应用一些AI工具辅助创作,经过与特效团队、声音设计的反复讨论,最终决定了人形机器人的AIGC特效渲染使用Wonder Studio来实现,而短片的片尾曲用ChatGPT和Suno共同创作。这种创新的尝试不仅提升了制作效率,还增强了作品的科幻感,最终的呈现效果得到了在场嘉宾的高度评价。
青年导演们可能当下还做不到一个太大体量的东西,但可以通过一步步的类似实践,不断知道自己能突破的点在什么位置,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尝试新的东西,开发新的想法。
重新拆解科幻感
此前很长一段时间,中国观众对科幻电影的认知和审美体系都是好莱坞电影带来的,对于科幻感的惯常理解也来自于太空飞船、赛博朋克和工业废土等视觉符号。但科技的发展已经让一些古早想象成为现实了,创作者对于科幻的认知也需要更新。
正如黄建新导演在科幻周大师班上谈到的:如果一部科幻电影让观众感到「旧」,那它就不会成功。观众需要通过电影获得全新的对未知的感受和概念,这就是科幻电影的核心。如何让电影中的人物关系、场景设计富有新意,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第一步。
首届北纬30°科幻电影周推出科幻短片沙滩放映
我们在和青年创作者们交流的时候,会发现他们都很欣赏A24近些年的内容,那些兼具科幻感和作者性的中小成本商业片,在某种程度上更新了新一代创作者对于科幻的理解和想象。他们不再执着于影片中有多少硬科幻元素,而是将科幻内核视为一种概念化的探索。
在确定入选科幻电影创造营后,导演邓迪就很清楚,整个制作周期十分有限,必须选一个可孵化的方向去做。选定陈楸帆的《云爱人》进行改编,一方面,是被原文中的一段对话打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个女频向的IP能够区别于市场上多数偏男性向的内容,满足不同观众需求。
「现在人节奏太快了,没有时间去认真恋爱,虚拟陪伴未来应该势在必行。尤其这个情绪模型为了取悦女主,愿意做200多万次的测试,其实就是在给女孩造梦的一个过程。」邓迪认为科幻电影本身离观众很遥远,需要设定一些让大家更能理解、接近生活的接入方式,情感向的内容是一种解法。
同样选择改编作家陈楸帆的作品,阳子政导演的《爱的小屋》则是看重同名作品中强类型、强情节的设定。通过与悬疑惊悚进行类型融合,一个AI控制的智能房屋诱骗寻爱之人进行猎杀游戏的故事被制作了出来。
孙兴盛导演的《灵魂出租车》,则改编自张庆翥小说《异体孤魂》。他把发生在外星的科幻设定放在一辆车和一个人之间,巧妙地改编后,也将对科幻的呈现扩充到了奇幻范畴。
在这次科幻电影创造营中,王红卫感到非常满意的一点就是五个项目从剧作文本到影像中间的距离不大,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双方对于内容的想象。他强调,新一代创作者的审美和影像能力都有一定基础。
邓迪就有着独特的视觉美学体系,路演时放完《云爱人》短片后,台下各位评审推荐人接连称赞其影像风格「很性感」,「为大家怎么在类现实环境拍出近未来感做了一次示范」。
在短片中,她设计了一个用于与AI进行情感互动的「灵魂道具Us」。她认为这种交流需要体现出视线感,从造型、尺寸和人物视线多方考虑,设计了一款可便携的AI产品。为了增加AI在交流时的呼吸感,邓迪还在模型中放置了可调节的灯,灯光能够感应声音和语气并随之变化。
这些道具能更好地辅助电影营造科幻感,但因为需要制作打磨,从北京来回邮递耽误了几天。「我咬着牙没开机。如果就用小爱同学代替了,观众是没有办法接受这个架空的设定的。」
如今对科幻感的拆解维度更加细腻,还体现在诸如选角、妆造、表演方式和场景调度等多个方面。比如路演点评时,就有评审推荐人的具体建议涉及到某位演员的出场方式。
路演后的产业沙龙讨论中,杨超和张小北都提到,「科幻感」的建构,是一种在现实中创造超现实,有能力构造惊奇的空间的能力。
随着多类型融合、科幻感的概念不断延伸,有越来越多的创作者敢于尝试这一类型。王红卫最后也指出,现在科幻电影的核心就在于世界观和设定的构建,只要把这两个东西抓住了,就能够帮助创作者们不跑偏。
END
©新声Pro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要记得点赞、收藏、转发三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