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的路上,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
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
赵星欣
在一年级的教室里,总有那么一位特别的孩子,他的名字叫做小陆同学。小陆同学有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却总是闪烁着不安与依赖的光芒。妈妈说,他有分离焦虑症,每当与自己分离时,那份不舍与恐惧便化作泪水与哭喊,紧紧缠绕着他幼小的心灵。对于妈妈是否会来接自己放学,他的心中充满了不确定与焦虑。
作为小陆同学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我被称为“星星老师”。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年纪,我深知每一个孩子都是夜空中独一无二的星星,等待着被发现、被照亮。而小陆同学,则是那颗需要更多耐心与关爱去引导的小星星。
刚入学那会儿,小陆同学就像我的小尾巴,几乎形影不离。除了数学和语文课,其他所有术科课程对他来说都是一场场未知的冒险,也是他心中恐惧的源泉。每当上其他课时,他便会故意大小便在自己身上,以此作为逃避的借口。那段时间,我几乎成了他的“专职保姆”,最高纪录一天为他换了5身衣服,他的小书包里总是备着几套干净的校服,以备不时之需。
那些日子,对我和小陆同学来说都是一段艰难的时光。每当看到他因焦虑而扭曲的小脸,我的心就像被针扎了一样疼。我知道,简单的安慰和陪伴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需要找到一种方法,帮助他克服这份恐惧,学会独立与坚强。
转机出现在一个普通的早晨,小陆同学竟然主动提出要自己去上洗手间。那一刻,我的眼中仿佛有星光闪过,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与感动。这孩子,终于认识去厕所的路了!我以为,这将是他成长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却没想到,这只是挑战的开始。
学会上洗手间之后,小陆同学开始以一种新的方式表达他的不安——呕吐。每当遇到不喜欢的课程或是陌生的环境,他就会突然感到“不舒服”,然后不自觉地呕吐出来,衣服总是被弄得脏兮兮的。这一幕,让我既心疼又无奈。课间还活蹦乱跳的他,怎么一到上课就变成了这样呢?
面对这样的挑战,我深感苦恼,但更多的是思考。我开始尝试各种方法,试图解开小陆同学心中的结。我与他进行深入的对话,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告诉他学校是个安全的地方,老师和同学们都会爱他、支持他。我还邀请他参与班级的各种活动,他拥有了自己的小岗位,平常课间我总邀请他来帮帮我,帮我干这个拿那个,试图让他在集体中找到归属感。同时,我也与他的妈妈保持密切联系,鼓励小陆同学在家也尝试独立做一些事情。
慢慢地,我注意到了一些细微的变化。小陆同学开始愿意尝试参与一些他原本排斥的课程,虽然还是会偶尔出现紧张的情绪,但已经不再用呕吐来逃避了。他的笑容越来越多,眼睛里不再只有不安,而是开始闪烁着好奇与探索的光芒。
最让我难忘的是那次学校组织的秋游活动。小陆同学原本是最让我担心的一个,但出乎意料的是,他不仅全程参与了所有活动,还主动帮助同学整理背包,分享自己的零食。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他心中的那束光,终于穿透了云层,照亮了他的世界。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小陆同学已经不再是那个紧紧跟在我身后的“小尾巴”了,他学会了去上其他术科。而且,难能可贵的是,这两天早上,进入校园的时候,他没有大喊大闹,而是自己走进来的。每次他勇敢走进来,全班小朋友都会为他响起掌声。希望在全班同学的鼓励下,我们的小陆同学能早日学会独立,学会勇敢,更重要的是,学会相信自己。
小陆同学的故事,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会遇到的挑战与感动。它教会了我,每个孩子都是一颗需要被呵护的星星,只要我们用心去理解、去关爱,就能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让他们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而我,作为星星老师,将永远在这条充满爱与希望的路上,继续前行。
谈欢
案例背景
在我心中,每个孩子都是一朵会开的花,或迟或早,或长或短;或迎风招展,潇潇洒洒;或含苞欲放,羞羞答答……需要我们用爱去呵护。尤其是孩子犯错误时,更需要我们怀有一颗爱心,耐心地等待,送一缕阳光温暖他们,化一丝春风爱抚他们,就一定会听到世界上最美的声音——花开的声音!
案例描述
1.跳绳风波
记得那是一个冬日的午后,我正坐在教室里批改作业,突然一位小朋友跑过来,伤心地哭着说:“我今天刚带来的跳绳不见了,这是我妈妈新帮我买的……”我忙问:“是什么样的?什么时候不见的?”和她同来的同桌连声说:“她的跳绳可漂亮了,还是带计数器的,早上体育课时,我和她还在一起跳的。可中午吃饭后,就不见了。”“你把它放在什么地方了,会不会带回家了?”“没有,我下课时就把它放在了抽屉里,我想下午来的时候再跳。”
“那我们快去班里找找,说不定放在角落里没发现呢?”于是,我发动全班小朋友,对大家说:“你们见过小A那根漂亮的跳绳吗?”同学们都叽叽喳喳地说见过。“小A想把跳绳借给大家玩,可是忘了把跳绳放在哪儿了,你们能帮忙找找吗?”全班孩子一起找遍了教室的每个角落——但令人失望的是……没找到。看来不得不承认:是有人喜欢上了这根跳绳,把它悄悄“借”走了。
2.出谋划策
怎么办?望着一张张天真可爱的小脸蛋,我实在找不出怀疑的对象。还是等等吧!兴许跳绳能自己出现呢!回到办公室,其他老师帮忙出谋划策:“你一个一个地仔细观察,也可让孩子互相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向你报告。”“找一面他们未见过的镜子,可以美其名曰‘魔镜’,让全班孩子都来照一照,不敢照的那肯定与这根跳绳有关系。”“你干脆告诉孩子们教室里有监控……”看着好心的同事,我不免有些担忧:这些主意也许会有效,可也会给孩子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互相揭发会使孩子互相不信任,照“魔镜”,利用监控会让“借跳绳”的孩子心怀恐惧而不愿上学。
3.灵犀一闪
思考再三,这些办法都不太理想。怎么办?总不能让这事不了了之吧。事发第二天,我在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的《心灵写诗》中找到了答案:班级最重要的不是管理,而是走进心灵,用“悄悄话”的方式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我想要是老师和孩子之间说悄悄话,是不是可以拉近我和孩子的距离?如果孩子都把我当朋友,跟我说实话,那么,“借跳绳事件”也就迎刃而解了。
虽然这么想,可心里还是没底:先试试这种方法,看看能否奏效。于是,我立即在班里举行了一个“朋友,我想告诉你一个秘密”的讲悄悄话活动。我对大家说:“小朋友,老师就是你们的大朋友,今天我这位大朋友想和你们做一个讲悄悄话的游戏,愿意吗?”教室里一下炸开了锅,“太好了,我想和老师交朋友……”这群顽皮的孩子忍不住欢呼起来。我借机鼓励道:“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误,老师也会,如果大朋友做错了事,现在知道错了,很想改正错误,你们会原谅我吗?”“会!”“我也会”……孩子们回答得很真诚。眼看时机成熟,我赶紧揭示游戏主题——“知错就改”,并宣布游戏要求:“下面我们就找自己要好的朋友,向他诉说压在你心里的秘密。倾听秘密的朋友要做到:帮助他保守秘密,提醒他改正错误!悄悄话游戏开始!”
一年级的孩子,心灵是那么天真、纯洁。话音刚落,一些活泼可爱的孩子就离开了自己的座位,走向好朋友,开始轻声细语起来。看着小朋友一个一个从自己的身边走过,感觉有点失落:孩子能把他们的秘密告诉我吗?毕竟我是他们的老师!万一没有孩子来找我,丢失的跳绳怎么办?还能找得回来吗?我的心中充满忧虑。这时,性格活泼开朗的小B蹦蹦跳跳地来到我的身边,“小B,你想和我交朋友,对吗?”他咧着嘴呵呵地笑着说:“大朋友,我告诉你一个秘密:有一次,我的同桌把我的文具盒碰翻了,我就悄悄把他的橡皮藏了起来!”我趁势引导:“朋友,你一定知道该怎么做吧!”他马上就把橡皮还给同桌,还对同桌深深鞠了一个躬,说:“对不起!”我本以为他会让我为他保守秘密,没想到孩子能当场认错,我情不自禁地为他竖起大拇指。不一会儿,又有许多孩子来承认自己犯过的一些小错误,他们都得到了我的表扬。“真是勇敢的孩子,记住,这只是我们俩的秘密!”
4.等待花开
“叮零零”下课了,可还是没有任何有关跳绳的消息,可我想:只要我把这个游戏坚持下去,相信会有更多的惊喜在等着我。第二天放学,我正在教室关门窗,一个平日里性格内向的孩子晓菁正在慢吞吞地整理书包。“要不要老师帮忙?”她低着头,不说话,我走到她身边,她红着脸低声说:“老师,我也要告诉你一个秘密,小A的跳绳是我拿的,你不要告诉别人,行吗?”我心里长长地吁了一口气:经过漫长而又短暂的三天等待,“借跳绳事件”终于可以结案。“知错敢于承认,你真是个了不起的孩子!那你准备怎么办呢?”“我不敢自己还给她”。“明天你悄悄把跳绳放在老师讲台的抽屉里,我帮你还。不过,以后借东西时,一定要先征得别人的同意,好吗?”她使劲地点点头,我笑了,她也笑了……
案例反思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每朵花的成长都有一个过程。我们之所以会犯错,就是因为过重的功利心让我们等不到花儿开放的那一刻,等不及孩子经历完成长的过程;就是因为浮躁的态度让我们少了一种宽容的胸怀,少了一双智慧的眼睛。而今,我回过头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回味这一切的时候,却发现那微笑的瞬间,我品尝到了教育的喜悦。这一次成功的教育案例给了我很多思考。
我明白教育的等待并非守株待兔,它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无声呼唤,是一种智慧的等待。“孩子犯错,就是上帝也会原谅”,更何况是孩子眼中神圣的教师?我们怎么有理由不去耐心等待呢?等待是一种爱——一种需要爱心与信心的爱。很多时候,孩子的豁然开朗、顿悟清醒,也许就在我们耐心等待的一刹那之后。对于晓菁的这份等待,是我对她犯错的宽容,更是对她自尊的呵护。正是这份等待让她在愧疚之后能够平静而从容地抬起头……也正是在等待中,我享受到了别样的幸福。
其实,一个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是一个过程,我们不能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不能用同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孩子。对于有些孩子来说,成长的过程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放慢爱的脚步,用我们的真诚、宽容、耐心、期待、信任、尊重……学会等待,在等待中守候花开。
掩卷反思,教育是一个等待的过程,而等待也是一个教育的过程,在等待中付出必然能在等待中收获。种子会慢慢地发芽,花儿会悄悄地开放,我会静静地等待。我要用汗水浇灌校园沃土中的每一种植物,耐心等待每一株鲜花争奇斗艳、每一棵小草勃发生机。我将用我的等待引领每一个孩子都揣着自信,走向成功!让我们一起耐心等待,倾听花开的声音,守候花开的幸福……
王希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我已在教育的广阔舞台上辛勤耕耘数载。在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我始终秉持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发挥集体成长的力量,也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性,让他们在数学的小天地里茁壮成长。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也深刻的认识到:数学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也是心灵的启迪和人格的塑造,是育人的一方阵地。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除了知识,还应该逐渐形成基本的学科素养与品德价值观。
记得低年级教学“认识图形”那阵子,我想在日常课堂中融入新课标理念,联系生活情境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于是便找来魔方、乒乓球、易拉罐这些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拿到课堂上让孩子们好好观察它们的模样。这招直观教学法还真管用,孩子们通过看这些实物,一下子就对不同图形的特征有了认识,学习兴趣也蹭蹭往上涨。
创造学习环节,我把孩子们分成几个小组,布置活动任务——用图形卡片拼出漂亮的图案。这下子,孩子们可兴奋了,热烈地讨论着怎么设计。不一会儿,有的小组拼出了好看的房子,有的小组做出了可爱的小动物。在这个过程里,孩子们不仅加深了对图形的认识,初步形成了空间观念,还学会了团队合作,创造力也被激发了出来。大家一起商量着解决问题,这让他们在学数学的时候,提高了和小伙伴交往的能力。
在课堂里,集体的智慧是闪耀的,每个个体也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我会留意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有次,学生小A的情况让我印象深刻。小A一开始对数学兴致不高,上课总是走神。一堂数学课上,我正在讲解“乘法口诀”,突然发现他在偷偷画画。我没有立刻批评他,而是轻轻地走到他身边,看了看他的画。画里有一个色彩斑斓的花园,还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我微笑着对他说:“你的画真漂亮!老师知道你很有想象力。不过,现在是数学课时间哦,我们一起把数学也变得像你的画一样有趣好不好?”小A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从那以后,我开始关注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把数学知识和他们喜欢的事物结合起来。比如,在学习图形的时候,我让小A用画笔描绘出各种不同的图形,然后一起讨论它们的特点。渐渐地,小A对数学产生了兴趣,上课也认真起来。通过不断地鼓励和引导,小A的数学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教育是一场漫长的旅程,需要用爱去开启每一扇心灵之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用心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挖掘孩子们的潜力,点燃孩子们心中的希望,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快乐成长。我相信,长此以往,每个孩子都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回头看看这些年的教育历程,那些和孩子们一起的时光,那些充满挑战和惊喜的瞬间,都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创新,为孩子们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也会在数学这个小天地里,持续践行我的教育理念,搭建起育人大舞台,和孩子们一起书写更多精彩的故事。
陈丹丹
鼓励是心灵的良药,是前行的动力。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都需要那份来自外界的鼓励,而我的学生们,这群单纯活泼的孩子们,他们亦是如此。苏格拉底说:“每个人身上都有阳光,只要让他发光。”作为老师,我们就是那个让他们发光的人。
这学期3班转来了一位新同学,是一个小男生。面对新的老师,新的同学,以及新的学习环境,刚来的他显得有些拘谨和腼腆。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他跟同学们逐渐熟悉,课间也能跟同学们嬉笑打闹,但是课堂上还是比较安静,面对老师的问题,很少举手发言,回答问题时,声音也比较小但是总能回答正确。不难看出,他有在认真听课,也会思考,是个聪明孩子,但是却不够自信。
直到有一节课,我抛出一个比较简单,但是容易被同学们忽视的问题。问题一说出,很快好几个孩子立刻高高的举起了手,但是并没有回答到关键的要点,虽然回答的不对,但是我还是一如既往的对他们提出了表扬。久久没有同学回答出来,我便做着急状还在不停的发问,孩子们也都皱着眉头思索,这时我听到左边传来小小的声音,正是我想要的正确答案。在看到是他在回答时,我又故意朝着他的方向又问了一遍:“我已经听到有同学说出正确答案了,能不能举手站起来大声告诉老师呢?”他缓缓将手举了一半,又悄悄放下了,举了一半,又停住了开始摸头发。我向他投去期待的目光,他终于半推半就的举手了,回答的很完美,班级的同学们跟我一起给他点赞,他虽然低下了头,但是却能看到他压不住的嘴角。后来的几次课上,每次提问,他不再逃避我的目光,而是能越来越果断的举手,并直呼:“老师这题我会!”。我很高兴他能有这样的转变。他好像也慢慢看到了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越来越自信了,不仅仅是下课,上课的他也是神采奕奕。
朝气蓬勃的孩子们都拥有着属于自己的光和热,只是需要作为老师,作为家长,作为朋友的鼓励和肯定。被鼓励的孩子是自信的,被肯定的孩子是他也会赞赏他人,被认同的孩子,他就会爱惜自己。一次简单的鼓励,也会促成孩子成长,成长的路上我们要一直且行且思考。
杨玉莹
“老师,刚刚小H把两个同学压在地上打!”一位同学急急忙忙地来告状。刚走进教室的我一听这话,吓了一跳,连忙去了解情况。三个同学都没有受伤,小H闷声不响坐在椅子上。松了一口气的我刚要问问怎么回事,又有同学举起小手。“老师,他也打我了!”压人事件和小Q的话让我心火直烧。
我努力控制着情绪,看向小H。小H是很活泼的小朋友,经常用手拍拍这个人,捏捏那个人,不太会礼貌交往,在表达需求时喜欢肢体接触,之前也因此跟很多同学闹过矛盾。
“孩子,你有用手碰小Q吗?”小H以茫然眼神四处张望,我努力吸引他的注意力,向他和小Q问清事情经过。原来是他想跟小Q玩,但小Q之前跟他玩耍时被弄疼过,就不再想跟小H一起了。小H就想“抓”住小Q一起玩,结果让小Q觉得这是“打”。在还原事情经过后,我跟小H和小Q继续沟通,他们也慢慢明白了自己都有不对的地方。小H如果想跟同学交朋友,要用更文明的方式,尊重爱护身边的小伙伴,小伙伴才能尊重爱护自己。而小Q应该对伙伴的一些不足多一点包容和帮助,发现伙伴身上的闪光点。说到这里,小H眼神中的茫然慢慢褪去,纯净的眼睛里开始流露出后悔,头也慢慢低下去了。
此时我接着问起“压人事件”,谁知小H突然抬起头,红了眼眶,有点语无伦次地说着事情经过。入学一年多了,这是我第一次看见他这么激动,这么主动地表达。结合另外两位同学的描述,我才知道其实“压人事件”中三人是在一起玩“木头人”,只是不小心拌在一起了,三个人玩得很开心,不存在压人打人。我跟三人再次强调了怎样安全游戏后也找来了最初“告状”的同学,一方面表扬他能够关心同学安全,另一方面也引导他不要在还没了解事情始末的情况下,随意说同学做了某些不好的事,被冤枉的滋味委屈又难过。
孩子们的世界那么纯粹美好,前一秒还面红耳赤,后一秒就拉手释怀了。这场小风波虽然过去了,但我始终忘不了小H那双委屈巴巴的眼睛。
我不禁在想,一所所学校中有一个个班级,一个个班级中又有多少个小H呢?小H好像是众多班级中所谓的“调皮孩子”的缩影,当他们处在矛盾的漩涡时,身边的同伴甚至老师常会先入为主地觉得他们又捣蛋了。比起宣泄情绪的指责,我们是不是能多花一些时间引导他们把心里话说出来再进行细水长流式的教育?在引导像小H一样的学生时,我们或许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首先需要深化对他们的理解与沟通。这意味着要给予他们充分的机会去表达内心的想法和感受,无论是通过直接的对话还是间接的方式(如:心情日记)。
2. 建立信任关系同样至关重要。这要求教师和家长不仅要成为他们的引导者,更要成为他们的朋友和倾听者,通过共同参与活动、分享个人经历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另外,也要关注同伴的信任关系,引导同学们友好相处,互帮互助。
3. 我们应积极引导他们展现出正面行为。可以通过设立正向激励机制,如表扬、小礼物或特殊任务等,来鼓励孩子的积极表现。
4. 团队建设活动也是不可或缺的。它们不仅能帮助孩子学会团队合作和承担责任,还能提升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
5. 在提升孩子的认知与情绪管理能力方面,情绪教育和认知拓展同样重要。我们可以教授孩子识别、表达和调节情绪的方法,如深呼吸、冥想等,并拓宽他们的视野和思维方式,帮助他们更全面地看待问题。引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感受和立场,也是提升他们社交技能的关键。
6. 家校合作与社区支持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加强家校沟通,定期召开家长会,分享孩子的在校表现和家庭情况,共同制定教育策略。或是在必要时及时与家长点对点沟通学生进步点和改进方向、策略。同时,如果能与社区机构合作,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就更好了。这不仅能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学习和成长机会,还能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7. 持续评估与调整教育方案。定期评估孩子的行为、情绪、学习等方面的情况,了解他们的成长需求和变化。根据评估结果,灵活调整教育策略和方法,为孩子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支持。
通过深化理解与沟通、引导正面行为、提升认知与情绪管理能力、家校合作与社区支持以及持续评估与调整教育方案等多方面的努力,我们可以为像小H这样的“调皮孩子”创造一个更加包容、理解和支持的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在孩子的世界里,每一笔都蕴含着无限可能,每一划都期待着我们以温柔与智慧去引导,去启迪。我们应摒弃先入为主的成见,视孩子如未经点染的白纸,以纯净之心,绘其未来。愿我们以一颗赤子之心,去感知他们纯真无邪的灵魂,用爱与理解,为他们铺设一条通往美好未来的道路。
张心涵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同孩子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教育,你们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儿童他们怎样穿戴,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笑,这一切对儿童有重要好处”。可见,老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务必做到。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对学生讲十次道理所产生的正面影响也抵不上一次反面行为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来的大。如果要求学生不乱插嘴,那教师就不应粗暴地打断学生的话;要求学生随手捡起地上的废纸,难道教师就不能也弯弯腰吗?如果每个班老师都有一股“让全班学生向我看齐的勇气”,那么“身正为范”就真正得以体现了。
一次课间,我顺手拿起粉笔盒里好长时间没人认领的一块橡皮丢进了垃圾桶,谁知有学生突然问我:“老师,这块橡皮是我拾到的,没有人要,能不能再问问是谁的?”听到这话,我猛然一愣,似乎意识到什么。看到他脸上期待的神情,我的内心有点自责,及时说好的并急忙拣出来又放进了粉笔盒。
在学校里,我们常教育学生拾金不昧,而捡到一块橡皮、一支铅笔,却经常受到我们的冷落。是啊,仅从经济价值来看待这些东西,的确没有多大意义,然而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我们是不能单用这一价值来估量的。像这样对孩子捡到的东西置之不理,冷落了多少孩子的心,一个孩子做了一件不起眼的好事,得不到肯定、表扬和激励,还会去继续做好事吗?良好的品行如何去养成呢?
通过这件事,使我深受启发,因为我们教师是孩子的领路人,肩负着育人的责任,我们要时刻以敏锐的洞察力,及时解决实质性的问题。让孩子们在我们的精心培育下健康茁壮地成长。
总之,老师应对的是几十个性格各异的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与引导,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去摸索、去探讨。我想,只有怀着一颗爱心,一种职责感,有科学的管理和教育方法,才能体现出“亲其师,信其道,受其术”的效果。
文稿:开创营教师
制作:孙丹文
一审:唐婧
二审:杨婷
终审:赵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