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方藏
在中国古代人物绘画的长廊里,货郎是一个十分特别而有趣的形象。很显然,他来自民间,本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但是他那担子上丰富的货品,琳琅满目,自成乾坤,不仅引画中的孩子们心生向往,令当时画外的观者视为富足的象征,也使画外的我们得以一窥古代人生活的具体面向。
01
市井入画
研究者一般将货郎画划入风俗画领域。所谓风俗,也就是庙堂和皇室之外的生活景象,但是,这些景象并不是一开始就进入中国古代绘画领域的。
真正将民间的生活情态纳入绘画,始于北宋时期。儒学风俗观的复兴,再加上北宋皇室对于绘画的重视(北宋建立了宫廷画院,将画家纳入正式的官僚系统),两相结合使唐代就已经建立的通过绘画观风俗以助王者治理的观念进一步加强。
02
宋代货郎图:
写实的外观,玩赏的内里
所以,宋代最著名的表现市井的图像,出现在北宋宫廷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张择端在北宋宣和年间任翰林待诏,是名副其实的宫廷画师。他的这幅名作,无需多言,以长卷的形式将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以全景的方式尽收。画中船只往返、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当中出现了众多的市井形象,而中国古代绘画中最早的货郎形象也位列其中。
03
明代货郎图:
时令绘画中的物富象征
吕文英的这四幅时令货郎图依然画的是货郎、货担和孩子们,为了暗示时令的不同,以背景中的四时植物和售卖的不同货物来区别季节。有研究者对其细节做出了细致的解读,认为四张绘画分别对应的是当季的一个节日——春季的元宵节、夏季的端午节、秋季的重阳节、冬季的冬至日。
春景图在背景上对应的植物是牡丹花、桃花,货物则是元宵节悬挂的各色灯笼;在夏景图中,以椿、蜀葵和柳树暗示季节,售卖的货品是用于端午节驱虫和驱邪的香包;秋景图中,以桂花、芙蓉花、菊花和梧桐暗示季节,售卖的物品是鹦鹉,图中前景还画了丹顶鹤,鹦鹉和丹顶鹤都是长寿鸟,道教更视丹顶鹤为仙人的坐骑或化身,应了重阳节求取高寿之意;冬景图,背景以梅花、松树、竹、山茶来暗示,售卖的物品则主要是丝竹管弦,以象征冬至日祭祖所行的礼乐之教。
这四幅时令图,总体来说,具有更成熟的院体风格,将雅致与轻灵融为一体,它不像计盛那样过于优雅,以至于有点呆板,但又比李嵩含蓄轻盈,具有纤细敏感的风格。
04
清代货郎图:盛世的平庸
明代的单幅货郎图应用于更加具有装饰性的目的,因而风格较为艳丽。至清代,货郎图的这一功用似乎衰落了。我们不再看到单幅货郎图的翩跹之作,仅存的几幅,都质量不高。货郎再次融入集体景观,以长卷的形式,成为帝国宏大象征体系的一个很小部分,最著名的是丁观鹏绘制的《太平春市图卷》。
整个画面,人物和谐流畅,布局合理,但和所有清代类似的人物群体图绘一样,严整但缺少生气。它既没有宋代货郎图的生动写实,也缺少明代货郎图时而得宋代神韵的轻灵优雅,时而对民间装饰性风格之繁密和艳丽的热爱。这的确是一幅太平盛世,但却是一个过于宁静完美的世界,整个社会缺少活力的征兆已经显现。
了解更多精彩选题,欢迎点击本封面订阅文明杂志
公众号|大美V视
dameimv2017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点击下图订阅2025全年杂志
点击购买最新《文明》杂志
点击购买
《北京中轴线 · 人文大时空》特刊
点击购买
《中华文明的瑰宝 · 中国世界遗产》特刊
▼ 点击下图购买
“国际传播力”培训学习高端读本
▼ 点击下图购买
“奥林匹克文化”系列珍藏特刊
《文明》杂志淘宝店订阅
打开淘宝app,复制链接并搜索进入店铺,即刻订阅各期文明杂志
https://shop177692594.taobao.com/search.htm?spm=a1z10.1-c.0.0.3a613a27JW5D4Z&searc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