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中山 供图、支持/浙江省博物馆
古代希腊货币及其文化,随着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影响波及丝绸之路上的印度、中亚,并与从东而来的古代中国货币体系相遇,生动见证着丝路上的贸易和文化。
19世纪的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在地图上画的一条线揭开了丝绸之路的神秘面纱,在《中国——亲身旅行的成果和以之为根据的研究》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河中地区以及中国与印度之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西域交通路线”,称作“丝绸之路”。
之后,德国历史学家阿尔巴特·赫尔曼在《中国与叙利亚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一书中主张,应该“把这一名称的含义一直延长到通向遥远西方叙利亚的道路上去”,因为“尽管叙利亚不是中国生丝的最大市场,但也是较大的市场之一,而叙利亚主要就是依靠通过内陆亚洲及伊朗的这条道路获得生丝的”。这就把丝绸之路的概念拓展到丝绸等商品能达到的国家和地区,从地理上延伸到地中海和小亚细亚,即古代至中世纪中国经中亚通往南亚、西亚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通道。
吕底亚:
琥珀金币和克罗伊斯
希罗多德《历史》中称:“吕底亚人是最早制造和使用金银钱币的人,也是第一个在固定地点建立零售商铺的人。”那么,吕底亚人来自哪里?据考,吕底亚人的祖先最初居住在黑海沿岸,后来越过高加索山脉,进人小亚细亚安纳托利亚高原,在和当地居民交流融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吕底亚人。
公元前7世纪晚期,小亚细亚半岛西部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希腊城邦,吕底亚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在与这些希腊城邦的贸易往来中,不断发展壮大,定都萨第斯。萨第斯位于小亚细亚半岛西部特莫卢斯山脉的中央地带,向北俯临盖狄兹河河谷,境内横贯多条大道,不但因其天然屏障具有重要的军事地位,而且因河谷肥洪的上壤成为畜牧和农业的黄金地带,是当时的商业、文化和宗教中心之一。
早期的盖狄兹河流中含有金沙。这种金沙里面包含金银两种元素,比例为3:1,俗称“琥珀金”。公元前640年,吕底亚人用这些金沙制造了世界上最早的钱币——琥珀金币,标准单位是斯塔特 (Stater),重量大约合现代的14克,相当于当时一个士兵一个月的饷金。希罗多德所谓的 “金银钱币”应该是指这种琥珀金币。
虽然吕底亚人最早制造和使用金银钱币己成为共识,但钱币诞生的具体时间却是古代钱币研究领域经常争论的话题之一,一般认为集中在公元前700年至公元前500年之间。1904年至1905年,大英博物馆在小亚细亚海岸以弗所的阿耳特弥斯神庙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近100枚早期钱币。根据对同批出士的相关文物所做的考证,这批钱币的埋藏时间不晚于公元前6世纪中期,甚至更早。
以弗所和萨第斯都是当时著名的沿海城市。以弗所位于萨第斯西南80公里处,吕底亚最后一位国王克罗伊斯统治期间(公元前560年一前546年),把以弗所和士每拿纳入其管辖之下, 吕底亚王国的发展达至全盛阶段。
正是在此期间,吕底亚人掌握了金银分离技术,克罗伊斯发行了第一批具有标准化纯度的纯金币克罗伊西德(Croeseid),用于普遍流通,克罗伊斯这个名字也成为“有钱人”的标志,直到今天,在很多英语国家的古老谚语中,还经常用“像克罗伊斯一样富有”或“比克罗伊斯还要富有”形容一个人非常有钱。
希腊:
德拉克马和亚历山大
克罗伊斯推行的钱币标准化有利于促进生产和商业活动,所以随着贸易往来很快传播到希腊的各个城邦。前大英博物馆钱币徽章部主任、吉代近东钱币馆馆长伊恩·卡拉代斯在他的专著《古希腊货币史》中说:“截至公元前6世纪晚期,在爱琴海诸岛和希腊大陆部分,向北至马其顿和色雷斯,向西至南意大利和西西里岛的希腊定居地,向东至塞浦路斯岛和北非海岸昔兰尼,都在打造银币。”
在这个过程中,希腊人创建了德拉克马货币制度。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石俊志的研究,“德拉克马是重量单位,也是货币单位。在古希腊语中,德拉克马的意思是
‘一把’,应该是指一把麦粒的重量。”在古代,重量制度源于人们对谷物的测量,一把麦粒究竟能抓多少颗?这和手的大小等因素有关,所以古希腊各城邦有着各自不同的德拉克马重量标准:在小亚细亚西部沿海的一些希腊城邦和邻近的萨摩斯岛上,1德拉克马的重量为3.33克;在阿提卡地区的雅典城邦,1德拉克马的重量是4.37克,相当于94颗麦粒的重量;其他地区标准也各异。不同标准之间,各自独立又彼此影响,这也是当时希腊诸城邦之间关系的一种反映,其中,雅典因为独特的政治和文化地位,影响更大一些。
公元前5世纪,雅典发行了4德拉克马银币,正面是雅典城邦守护神雅典娜,背面是雅典城邦守护鸟猫头鹰,钱币边缘还有为了印证纯银而剪开的缺口。在实行民主政治、取得波斯战争的胜利以及伯里克利统治下盛极一时的各个时期,这个图案的银币广为流传,成为雅典城邦繁菜的象征,也许苏格拉底也曾使用过它。
与此同时,从公元前480年开始一直到公元5世纪末,西西里和意大利南部的希腊城邦也铸造出了大量精美的货币。锡拉库萨(又译叙拉古)著名的钱币设计师欧埃那陀斯设计的“泰特拉德克拉马”,就是公元前413年锡拉库萨战胜雅典后,在为庆祝胜利而举办的运动会上颁发给胜者的一种奖赏。
古希腊制币的高峰一直持续到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4世纪后半叶,马其顿的腓力二世统一了古希腊各城邦,最初仍然允许各城邦使用过去发行的钱币,后来逐渐被国家统一制造的钱币取代。公元前356年,腓力二世征服马其顿东部的革税尼迪士,并将其改名为“腓立比”,派遣了一支强大的驻军看守那里的金矿,发行广泛流通的金币,为自己的军事行动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公元前334年春,腓力二世的儿子亚历山大渡过达达尼尔海峡,一路向东,开始了长达
十年的东征之战;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征服中亚巴克特里亚地区,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后,他手下的将军瓜分继承了帝国的土地,其中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小亚细亚一带被塞琉古一世获得,建立塞琉古帝国,即中国古书中的“条枝”。
在东方征服之地,亚历山大建立了一系列“希腊化城市”。在这些希腊化城市的建造过程中,希腊的制币技术也传到那里,产生了许多深受影晌的希腊化钱币,如希腊一巴克特里亚钱币、贵霜钱币、印度一希腊钱币等等,成为研究希腊化世界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重要实物资料之一。
希腊一巴克特里亚:
绝 城 中 亚 与 张 骞 凿 空
塞琉古帝国建立后,将帝国划分为各个不同的“总督区”,希腊一巴克特里亚位于塞琉古帝国的东部边界,实力也最雄厚。公元前245年前后,巴克特里亚总督狄奥多特正式脱离塞琉古帝国,宣告自己为希腊一巴克特里亚王国国王,即狄奥多特一世,希腊一巴克特里亚王国成立。在此之前,公元前256年至公元前248年,由艾哈农造币厂打制的1斯塔特金币上,正面国王束头带,背面宙斯左手托神盾,右手持霹秀,左右希腊文“安条克国王”——当时,希腊一巴克特里亚还是塞琉古帝国的行省,所以仍以安条克的名义制造钱币。
公元前230年前后,狄奥多特的儿子狄奥多特二世被欧西德莫斯推翻。欧西德莫斯统治期间(公元前223一约前200年),扩大了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的边界,把粟特、费尔干纳和绝域亚历山大里亚城(位于今塔吉克斯坦索格特州首府苦盏)纳入王国的统治范围,统治了所有希腊化的中亚城市,迎来希腊一巴克特里亚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80年代,苏联学者在费尔干纳附近的古墓中发掘出土了一些汉代五铢钱。
公元前140年,西汉建元元年,汉武帝欲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张骞应募担任汉朝使者;建元三年,张骞出使西域,到访巴克特里亚的市场,记录了那里丰富的商品给他留下的深刻印象,其中有不少来自中国。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虽然没有达到,但却开辟了一条经河西走廊,进人西域,连接中亚、西亚、南亚,直到北非、地中海各国的横贯东西的大通道——丝绸之路。公元前125年前后,大月氏入侵巴克特里亚地区,希腊一巴克特里亚帝国灭亡。但他们制造发行的希腊化钱币,在经济之外,产生了深远的文化影响。
几乎与希腊一巴克特里亚脱离塞琉古帝国同时,公元前247年,阿萨息斯率兵从塞琉古
帝国脱离,建立帕提亚帝国。帕提亚帝国钱币承袭了古希腊币制,主要使用德拉克马银币,并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征:钱币正面只有国王肖像,币文刻印在背面,早期左右两行竖直排列,后演变为左石下方框形排列:背面图案也以持弓牧人形象居多,且数百年保持
不变。
贵霜:
钱币载史与和田马钱
贵霜原是古代居住在中国境内甘肃祁连山、敦煌和新疆塔里木盆地一带的月氏游牧部落中的一支,公元前176年前后,被匈奴冒顿单于击败后,其中一部分西迁至中亚的索格底亚那地区,成为后来的大月氏,其他留在祁连山地区的,则是后来的小月氏。公元1世纪初,大月氏五翕侯之一贵霜翕侯丘就却(公元30-80年在位,翕侯意即“首领”,地位仅次于国王)吞并其他四个翁侯,自立为王,定都迦毕试(今阿富汗贝格拉姆),国号贵霜。
公元1至3世纪,丝路上的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非常活跃。由于地处丝路交通要道,贵
霜在频繁的商贸往来中积累了大量财富,迅速崛起,成为与西部罗马帝国、东部东汉帝国,以及北部帕提亚帝国并存的丝路四大政治力量之一。
不过,和很多游牧民族一样,贵霜没有自己的文字,统治初期借用佉卢文为官方文字,后来改用婆罗米文,这造成贵霜历史文献的缺乏,好在当时发行了数量众多的钱币。不难想象,对于没有造币传统的游牧民族而言,大月氏时期的钱币基本都在模仿希腊一巴克特里亚钱币的样式,有的甚至直接在他们的钱币上打上贵霜的标志。英国钱币学家珀西•加尔德纳指出,这些标志的主人,都是“大赫劳斯、希尔科德斯、萨帕德比泽斯和阿诗塔姆”等当时大月氏部落首领的名字,包括丘就却统一其他翕侯之前,钱币上的称号也是“贵霜翕侯丘就却”。
统一各部后,帝国建立之初,由于与罗马帝国的贸易往来,大量罗马钱币流人贵霜,贵霜钱币在希腊一巴克特里亚样式之外,开始接受更多样式的影响。丘就却之子阎膏珍(113-127年在位)时期,贵霜钱币体系经历了第一次大的改革,开始发行金币,不但数量大,而且制作工艺精美、图案相当恢弘,人物形象或从群山中现出身形,或端坐于山峰之上,或双肩上冒出火焰,无不展现了当时人的观念与想象力。
加腻色伽一世 (127一151年在位)时期,贵霜钱币铭文中不再使用佉卢文,迦腻色伽本人虽以佛教的保护者而闻名,但他发行的钱币上,却有着希腊众神、波斯众神和印度众神的形象。
19世纪末,英国考古学家亚历山大•卡宁厄姆提出“后期贵霜”的概念,主要指韦苏提婆一世(公元190-230年在位)以后的贵霜历史。这段历史时期的许多现象都比较模糊、众说纷纭,贵霜钱币也没有了之前的风采,比较简单,缺乏想象力,国王形象基本都是一个姿势。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新疆和田出士了不少汉佉二体钱(又称和田马钱),钱币上有汉文和佉卢文两种文字,中部为打压的马或骆驼图案,根据大小、字体、铭文、图案等不同,可分13种类型,时代约为公元1世纪,发行时间100多年。汉佉二体钱使用的是贵霜钱币的铸造方式,在部分钱币上,还发现了佉卢文称号“王中之王”。
唐朝:
安史之乱与历史转折
公元3世纪初,东汉与帕提亚灭亡;后期贵霜在烽烟四起、邦国林立的动荡中维系着,西罗马也在蛮族的步步紧逼下,迁都拜占庭,开启了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时代。此时,粟特商人登上丝绸之路的舞台。在此之前,粟特人所在区域由于与希腊一巴克特里亚接近,所以也受到了希腊化的影晌,并通过仿造,出现了大规模的造币活动。后来,随着希腊一巴克特里亚统治重心的逐渐南移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粟特与希腊化的联系日渐疏远,希腊化钱币因素对粟特钱币的影响越来越淡,萨珊波斯、中国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强。通过对出土粟特钱币上徽记的研究,这些徽记体现了粟特人对中国的一种认同和归属。
公元313年,粟特商人以中亚索格底亚那为中心,构建了东起中原,中经萨珊波斯,北达东西突厥,南抵印度,西至拜占庭的庞大丝绸之路商贸网络,萨珊波斯钱币在粟特商人的带动下,逐渐成为丝绸之路沿线各国通行的货币。萨珊波斯钱币体现了浓郁的波斯风格,钱币正面国王的胡须、发髻和服饰,都是波斯式的,铭文也是钵罗婆字母的波斯体。在中国新疆库车、青海西宁、陕西西安、河南洛阳、山西太原、河北定县、广东英德和曲江,都发现过萨珊波斯钱币。
唐朝,相继消灭了东西突厥,640年安西都护府(今吐鲁番交河故城,后迁往今库车龟兹)设立,702年北庭都护府(今吉木萨尔县北庭故城)设立,唐朝势力深入西域。为商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丝绸之路贸易空前繁盛,从长安、洛阳至拜占庭的商贸络绎不绝。开元通宝成为西域的基础货币,除商贸之用外,也用来支付唐朝在西域官兵的薪饷。1979年,在罗布泊一次就有970枚开元通宝出土;1992年,库车苏巴什遗址发现大历元宝、建中通宝。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在渔阳发动叛乱,唐朝调西域驻军赴中原平叛,西域空虛,吐蕃趁机占领陇右、河西和西域,阻绝了中原与西域的丝路商贸交流;与此同时,由于安禄山的粟特血统,唐朝对胡人的信任发生变化,大量胡人死于安史之乱中,丝绸之路上的钱币,由东方的圆形方孔钱,逐渐为阿拉伯钱币所取代,历史即将翻开新的一页。
了解更多精彩选题,欢迎点击本封面订阅文明杂志
公众号|大美V视
dameimv2017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点击下图订阅2025全年杂志
点击购买最新《文明》杂志
点击购买
《北京中轴线 · 人文大时空》特刊
点击购买
《中华文明的瑰宝 · 中国世界遗产》特刊
▼ 点击下图购买
“国际传播力”培训学习高端读本
▼ 点击下图购买
“奥林匹克文化”系列珍藏特刊
《文明》杂志淘宝店订阅
打开淘宝app,复制链接并搜索进入店铺,即刻订阅各期文明杂志
https://shop177692594.taobao.com/search.htm?spm=a1z10.1-c.0.0.3a613a27JW5D4Z&search=y